ICC讯 近日,上海剑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剑桥科技”或“公司”)举行特定对象投资者关系活动,接待多家机构调研。
剑桥科技介绍:公司本年第三季度报告披露的较早,主要是由于与公司业务紧密合作的大客户希望尽快了解核心供应商的业绩(三季度末是他们的财年末),所以我们三季报披露早晚与业绩好坏无关。公司产品的主要产地为西安、武汉、上海和马来西亚,上述四地之前先后都曾受疫情影响,其中上海疫情对我们的影响最大。所以一、二季度业绩不佳,三季度基本但仍未完全恢复,发掉了一、二季度的一些存货,确认了一部分收入。第三季度整体的净利润为 1.61 亿元,扣非净利润是 1.60 亿元,其中汇兑损益贡献的利润规模约 4,387.09 万元,会计估计变更影响近 3,598.66 万元(详见公司于 2022 年 8 月 12 日披露的临时公告),约有 3 千万元来自于一、二季度的存货交付,扣除上述三项贡献的净利润至少是 5 千万元,恢复情况还是不错的。
以下为本次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Q:请对前三季度业务板块进行拆分,介绍各个板块的收入及贡献情况
A:公司 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没有披露分业务的拆分情况。报告期的业务增长主要体现在高速光模块、无线家庭路由器、海外 5G 小基站和电信宽带这几个方面,毛利率基本也是按这个顺序排列。前三季度总营收增速为 38%左右,净利润增速为 82%左右。高速光模块、无线家庭路由器、5G 小基站主要是海外市场,电信宽带大部分也是海外市场。机会窗口包括 10G PON 和 Wi-Fi 5 切换为 Wi-Fi 6,我们的家庭无线路由器很有竞争力;海外 5G 小基站的基数较低,但是增长迅速。
Q:请具体介绍会计估计变更带来的一次性收入
A:公司原本实行多年的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一年以内(含 1 年)是 5%。但是随着公司近年来业务的变化,我们更加聚焦头部客户和海外客户,没有坏账并且很少有拖欠账款的情况。考虑到未来业务可能继续增长,公司参考业界同行的做法,经与年审会计事务所和监管机构沟通,将一年以内(含 1 年)应收账款的坏账计提比例作了适度调整,从 5%变更为 0-6 个月计提 1%、7-12 个月计提 2.5%,本次调整产生的影响是一次性的。
Q:三季度除去汇兑损益、会计变更以及一二季度的存货交付收入后,正常经营性利润为五千万左右,目前看四季度是否会有所增长?
A:从市场大环境看,四季度的供货需求较为稳定。
Q:展望一下全年以及四季度和明年的营收以及净利润的指引?
A:今年我们股权激励的公司层面业绩目标是达成 1.05 亿元的净利润,目前看比较接近实现这个目标。
Q:公司未来三年内业绩和增速发展目标?
A:我们秉持抵御风险、平衡发展的理念,希望未来能够持续增长。公司主要还是着重自身稳健,保证各项业务均衡持续发展,增加抗风险能力。公司研发投入比较大,占比超过 10%。
Q:光模块中数通和电信业务各自营收占比、收入增速情况?
A:公司在电信和数通领域都有相当份额的业务。目前是给头部的几个设备商、多个二级数通客户和一个超算客户规模发货 。LightCounting 将 市 场 分 Cloud,Telecom 和 Enterprise。 Telecom 含电信和数通应用。公司传统 100G 和一些 400G 产品发货比较多,例如用 LightCounting 数据计算,CWDM4 和 100G LR4 光模块的发货量占市场比例均为 10%左右。ER4、ER4-L、 ZR4 的市场最近起量比较快。400G FR4 和 400G LR4 的市场占比用同样的计算方法也在 10%-15%左右。
公司的主要客户如设备厂商思科和 Juniper 除了电信市场以外也直接做数通市场,所以很难区分公司的产品到底是数通还是电信。
Q:机构将今年光模块需求预期增速从 22%下调到 8%,该数据是否有借鉴意义?
A:需求下降不光是 2021 年,从机构预测的 2022 年和 2023 年趋势来看增速也很低。下降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是之前增长太快了;第二是交换机的芯片没到位,影响交换机交付;第三是以前一些光模块芯片短缺,客户会超额预测,现在芯片不短缺了,所以预测要回调一下;第四是预测下调后,一些供应商比较着急,就开始卷起来了,价格竞相下降导致营收减少。另外,从历史上看 LightCounting 预测数据中的出货量还是比较准确的,但是营收不太准确。
设备厂商对光模块的需求基本平稳,数通总体量很大但是波动也很大。我们主要是面向设备厂商,总体占数通份额不大,所以波动较小。
Q:从公司角度来看,三季度光模块需求旺盛,该需求是否能够延续?
A:以前是因为客户担心芯片超长时间缺货而超额预测了需求。现在看来,并非是实际需求下降,全球光模块市场总体收入仍然呈现增长趋势。我们的客户比较分散,市场波动对公司的影响不大。公司客户明年的需求预测也是增长的。客户如果比较集中在少数几个,那波动就会大。
Q:公司光模块主打哪些产品?它们的价格在行业处于什么水平?
A:从历史上看,公司并购的日本 Oclaro 团队主打做电信。目前,日本团队聚焦于高端 400G、800G 和硅光产品的研发。最近,上海团队发展也很快,承接不少新的产品研发,包括 50G、非气密性的 100G 和 400G 进展很快。目前,日本团队和上海团队在共同攻关基于硅光的各种光模块,和主要客户在充分测试,不过主要客户比较谨慎。我们在 400G DR4 光模块中用的是 Acacia 的芯片,非常成熟,性能很好,开始爬坡,目前发货在几千只左右。800G 硅光光模块项目一开始比较着急,所以用的 EML方案,现在市场有点放缓(参见 LightCounting报告),后面如果大规模量产还是准备切换为硅光的,对成本、生产和良率帮助都很大。
Q:请问 100G LR4 和 CWDM4 现在有哪些客户,市场价格大致是多少?
A:公司 LR4 和 CWDM4 的下游客户基本都是一些设备厂商,涵盖美国主流设备厂商、二级数据中心,如 Akamai 等。 100G LR4 单价大概 230 美元左右,100G CWDM4 单价已经开始降到 75 美元左右。
Q:800G 量今年还比较少,对于明年的量分歧还是比较大,有些人认为明年其量会增大,有些人比较保守,您如何看待?
A:LightCounting 的 5 年预测,9 月版本同比 3 月版本下调最大的就是 800G 的营收。很多 800G 交付需求延迟到下一年,总发货量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但营收会下调,主要是因为价格会在延迟后下降。交换机交付的延迟(包括硬件上缺芯,软件上不成熟)影响光模块的出货。根据 LightCounting 预测,今年 800G 市场估计总共不到 10 万只,其中单模不到 9 万只。
Q:请问公司最近发布减持公告,目前进度如何,未来是否会有类似体量的减持?
A:根据 CIG 开曼披露的股份减持计划,其自 9月 27日起可以开始减持。公告不一定实际会减持。截至目前,CIG 开曼尚未减持。
Q:北美 10GPON 和小基站的需求如何展望,量和价格大概什么水平?
A:北美 10GPON 需求比较旺盛,利润不高但需求很强劲。公司只做 ONU,但业界都知道,如果想了解 PON 产品的 ONU 市场,只需要了解前一两年的 OLT 光模块市场,前两年 OLT 光模块市场非常好。现在海外10GPON的市场,不光北美,欧洲甚至东南亚的需求也很旺盛,预计未来 2.5GPON 在一定时间内大部分都会替换成 10GPON。海外小基站在逐步发展,不是突飞猛进。这两块业务现在都是两位数的增长。
Q:国内光模块需求低迷,是否有回暖趋势?
A:最近和客户沟通过,国内需求还是比较慢,实际上最近 200G 的需求也放缓了,接下来除了看 200G,也要看 400G 和 800G 的情况。
Q:未来一年是否不太可能出现缺芯问题?公司芯片采购是否有相应策略?
A:之前缺芯对我们确实影响很大。我们学到了一些应对策略,包括日本团队在应对的设计理念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缺芯主要是缺二级芯片,比如 MCU 等和汽车芯片比较相关的芯片。目前我们大部分这些芯片都换成了国产芯片,国产芯片厂家响应很快,看来在可预测时间内不会出现缺芯情况。公司目前会尽快解决前期因个别芯片短缺而造成的物料之间的备料不匹配“长短腿”问题。
Q:公司是否会发展新的业务方向?
A:我们有在关注新的业务方向,但目前仅在预研阶段。我们现在准备发货的一些产品也还处于刚开始阶段,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例如接下来的 Wi-Fi 6 和 7 路由器、5G 小基站、25GPON 等等,明年就会有25GPON发货。我们在关注短距相干光模块技术(Coherent-Lite)。
Q:现在中美关系比较紧张,北美客户倾向于供应商在海外建厂,请问公司是否在海外布置一些产能?
A:我们在马来西亚有合作工厂,已经耕耘多年,比较成熟,无线产品和宽带产品在大批量发货。最近,光模块也已在马来西亚开始出货。目前,公司准备在台湾开展一定数量的生产。客户希望在海外建厂主要由于关税和地缘政治因素,如果是关税的问题,国内人力成本虽然比东南亚高,但总体生产成本仍比东南亚要低,不管是光模块还是其他产品,国内生产相较马来西亚生产能够覆盖 7.5%的关税。如果是地缘政治因素,就没有办法。在马来西亚我们主要采用 co-location 模式:业主提供厂房和人力资源,管理本地政府关系,我们负责具体生产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