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WCDMA与WiMAX系统共存干扰分析(3)

摘要:本文根据IEEE802.16d和WCDMA的标准规范,结合实际网络的组网情况,通过计算机仿真,对WCDMA与WiMAX系统在同一地理区域共存可能存在的干扰类型和干扰大小进行分析,文章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系统共存研究的方法和相应的仿真流程,并给出了由于系统间干扰引起的WCDMA系统容量损失和WiMAX系统性能下降的分析结果,最后给出了减少干扰所需的措施。

4、仿真结果

  4.1 WiMAX系统对WCDMA系统的干扰

  由前面的功率控制可以看出,由于WCDMAWiMAX帧结构的不同,WCDMA在进行功率控制时要同时考虑WiMAX上/下行对其的干扰。

  (1)WiMAX系统上/下行对WCDMA系统上行的干扰

  为了便于比较,WiMAX系统上/下行干扰WCDMA系统上行的仿真结果如图4~6所示。


图4 WCDMA上行容量损失与A CIR的关系


图5 WCDMA上行容量损失与基站间距的关系


图6 WCDMA上行容量损失与MCL的关系

  由以上结果可以清晰地看出:

  WiMAX上行干扰WCDMA上行和WiMAX下行干扰WCDMA上行两种情况下的ACIR对WCDMA的容量都有影响。由图4可以看出,随着ACIR的增大,WiMAX系统对WCDMA系统上行的干扰减小,WCDMA系统容量损失随之减小。要想保证WCDMA系统损失小于5%,要求WiMAX上行干扰WCDMA上行和WiMAX下行干扰WCDMA上行的ACIR值分别为60 dB和95 dB。相对于标准设备情况下ACIR值分别提高了23 dB和50 dB左右。

  在相同ACIR的情况下,随着WiMAXWCDMA基站距离偏移量的由0增大为288.5 m和577 m时,WiMAX系统对WCDMA基站的干扰相应减小。由图5可以看出,随基站间距离增大,仿真曲线距离相距逐渐减小,说明干扰抑制改善效果逐渐减弱。

  在WiMAX系统和WCDMA系统基站共站址的情况下,增大最小耦合损耗(MCL),看到WCDMA系统受到的干扰和容量损失相应减小(见图6)。原因是增大MCL相当于两系统基站之间增大了保护间隔。增加了干扰链路的链路损耗,从而降低了干扰。

  (2)WiMAX系统上/下行对WCDMA系统下行的干扰

  经过仿真得到,WiMAX上/下行对WCDMA下行的干扰造成的WCDMA系统容量的损失,在不同的系统布局下都小于3%。如果对设备指标加以限制,WCDMA系统容量的损失将近似可以忽略。

  4.2 WCDMA系统对WiMAX系统的干扰

  (1)WCDMA系统上行对WiMAX系统上行的干扰经过仿真得到,WCDMA上行对WiMAX上行的干扰造成的WiMAX系统频谱效率的损失,在不同的系统布局下都小于4%。

  (2)WCDMA系统下行对WiMAX系统上行的干扰

  从图7可以看出,随着ACIR的增大,WCDMA系统下行对WiMAX系统上行的干扰减小,WiMAX系统频谱效率损失随之减小。在相同ACIR的情况下,随着WiMAXWCDMA基站距离偏移量的增大为288.5 m和577 m时,由于WCDMA系统的干扰引起的WiMAX频谱效率的损失逐渐降低。


图7 WiMAX上行频谱效率与基站间距的变化

  (3)WCDMA系统上行对WiMAX系统下行的干扰

  经过仿真得到,WCDMA上行对WiMAX下行的干扰造成的WiMAX系统频谱效率的损失,在不同的系统布局下都小于2%。

  (4)WCDMA系统下行对WiMAX系统下行的干扰

  经过仿真得到,WCDMA下行对WiMAX下行的干扰造成的WiMAX系统频谱效率的损失,在不同的系统布局下都小于3%。

5、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确定在不同网络布局情况下,两系统之间共存对WCDMA系统容量和WiMAX系统频谱效率的影响。在共站情况下的WiMAX下行对WCDMA上行的干扰和WCDMA下行对WiMAX上行的干扰是最严重的两种情况。仿真中通过严格设备参数提高ACIR、增大地理偏移距离、提高MCL的方法降低干扰到可以接受的水平。在实际的工程中,对于干扰严重的情况,还可以采用通过附加滤波器和线性化功率放大器、使用保护带宽等方法来减小系统间干扰。

 

*   WCDMAWiMAX系统共存干扰分析(1)
*   WCDMAWiMAX系统共存干扰分析(2)
*   WCDMAWiMAX系统共存干扰分析(3)

内容来自:泰尔网a5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07/12/20/20071220014657859375.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WCDMA WiMAX 系统干扰研究
文章标题:WCDMA与WiMAX系统共存干扰分析(3)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88   deb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