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亨通崔根良:向上下游两端延伸 争做世界领先

摘要:面对光纤入户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在国内光纤光缆领域占有一定市场的亨通集团,近两年来,将发展目标瞄向了海外,并确定了“531”国际化发展战略,即50%以上产品销往海外、30%以上资产为海外资产、10%以上人才为国际化人才。

  面对光纤入户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在国内光纤光缆领域占有一定市场的亨通集团,近两年来,将发展目标瞄向了海外,并确定了“531”国际化发展战略,即50%以上产品销往海外、30%以上资产为海外资产、10%以上人才为国际化人才。亨通集团董事长崔根良说:“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可挡,做百年亨通,没有国际化肯定做不成。”他还强调指出,亨通集团的国际化靠的是实力,这种实力来自核心技术和人才。

  坐落于江苏苏州市吴江区的亨通集团,历经20多年的经营发展,已从一个乡镇企业,成长为国内光纤光缆领域产品门类多、科技含量高、综合实力强的领军企业之一,并拥有两家上市公司,形成了光棒光纤光缆―光器件完整的产业链。2012年前8个月,亨通集团光通信产品产销量同比增幅较大,并且增长点主要来自国际市场。目前,亨通集团已在东欧、中东、南亚等区域设立18个海外营销中心,并在巴基斯坦、印度、巴西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商标注册,还在巴西南马托格罗索州的三湖市合资建设了首个海外工厂。该集团生产的产品现已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进入巴西电力、印度信实、英国电信等多个国家运营商供应链。

  据介绍,亨通国际化布局,不仅伴随着产能扩张,而且还伴随着技术提升。如果说产能扩张为进军国际市场提供了量的保证,那么技术提升则是出击海外市场质的保障。

  长期以来,全球光纤预制棒核心技术一直被日、美等国家掌握,国内光棒市场90%以上产品依赖进口。2005年,亨通集团光缆生产规模已达全国第三、综合实力保持全国第一,但崔根良并未因此陶醉,他一直在思考:“中国企业如果不能自主生产光棒,永远只能处于被动位置。”为打破国外技术封锁这个心结,2007年,崔根良破除各种争议和阻力,决定在亨通集团上马光纤预制棒研制项目。公司为此投入6亿元,经过4年潜心研究,相继攻破了一道道技术难题,实现了自有光纤预制棒核心技术的有效突破,一举扭转了国内光棒供应长期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奠定了中国在世界光通信领域的地位和话语权,也迅速提升了我国光纤光缆产业国际竞争力。

  2010年5月,亨通集团自主研发的光纤预制棒通过中科院等有关部门的权威鉴定,成为中国唯一掌握这项核心技术的本土化企业,并成为国际电信联盟(ITU)光通信标准制定的重要参与者。2011年,该集团光棒年产能折合光纤近千万芯公里,约占全国1/4市场。同年6月,几乎与亨通集团自主预制棒投产同步,享有世界顶级“光学创新中心”之誉的国际光纤业巨头美国OFS公司,主动向亨通抛来橄榄枝。双方合力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在满足供应国内光通信市场的同时,还将进军海外。这次合作,不仅使亨通集团拥有了高端技术平台和进军国际市场的“绿色通道”,而且使中国光纤企业首次与国际巨头实现技术上的平等对话与合作。

  在着手技术攻关的同时,亨通集团也深刻地认识到,国际化不仅是市场开拓,还要有一批拥有国际管理视野的人才来规划和布局企业发展。“事业的舞台有多大,关键看人才的能耐有多大。”崔根良深有感触地说。

  为此,亨通集团积极实施人才战略,最终达到“人尽其才”目的。从引进第一位本科生、第一位研究生、第一位总工,到引进第一位教授级高工、第一位MBA、第一位海归……目前,亨通已经汇聚了行业内诸多领军人才。近年来,亨通集团还积极引进国际化人才,并有针对性进行培养,推动了人才国际化的进程。目前,亨通集团的外籍员工队伍正日渐壮大,并开始尝试海外代表处人才本地化,以大大提高员工的国际化意识,使企业更具国际化视野,为开拓国外市场提供便利。

  “今后,亨通集团的发展将继续坚持走国际化道路,做国际化企业,把光通信向两端延伸,做成全球化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向上游,就是光棒做到世界领先;向下游,即光纤到户产品,也力争做到世界领先。”崔根良信心百倍地说。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88   deb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