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IFOC 2021时光人物 | 青岛海信宽带董事长黄卫平

摘要:2021年9月14-15日,第20届讯石光纤通讯市场暨技术专题研讨会将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希尔顿酒店隆重举行。值此讯石二十周年之际,IFOC 2021为光通信行业意见领袖及代表人物开辟新的记录篇章,展现夺人风采。本篇采访青岛海信宽带董事长、创始人黄卫平先生,从专业的视角解答光通信和连接产业链关心的问题。

  ICC讯 2021年9月14-15日,第20届讯石光纤通讯市场暨技术专题研讨会(简称“讯石研讨会”,“IFOC 2021”)将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希尔顿酒店隆重举行。届时,来自运营商、设备商、网络服务商、光模块器件企业、芯片等领域的全球知名讲师团队将围绕七大专题展开深入探讨,热点全覆盖,解析新未来。

  值此讯石二十周年之际,IFOC 2021为光通信行业意见领袖及代表人物开辟新的记录篇章,展现夺人风采。本篇采访青岛海信宽带董事长、创始人黄卫平先生,从专业的视角解答行业关心的问题。

  黄卫平博士,1982年在山东大学电子系取得工程学士学位,并获得多项省级、国家级荣誉;于1984年在中国科技大学取得工程硕士学位;于1989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MIT) 取得博士学位。在主修光电科学与技术的同时,在Sloan商学院进修国际商务管理;1989-1996年间在加拿大滑铁卢(Waterloo)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担任过教授;1992-1993年在加拿大北方电讯 (Nortel) 从事研究工作 ;1995-1996年是日本电报电话公司 (NTT) 光电实验室的访问教授;自1999年,担任加拿大麦克麦斯特 (McMaster) 大学教授及光电子研究室主任。他还担任加拿大、美国、日本和中国的研究、工业和政府机构的访问、兼职及顾问职务。加拿大滑铁卢(Waterloo)大学及后来的麦克麦斯特 (McMaster) 大学的光电研究组在他的指导下,在集成光学与光电通讯等领域,得到了加拿大、美国及其它国家政府与企业的大量资助,进行了许多重要研究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科研成果。黄博士致力于光电技术在宽带网络和多媒体领域的研发、应用与推广, 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均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力与推动力。黄卫平博士以他在光器件、光集成和光通讯技术与应用的贡献和精通而闻名世界,他发表或与人合作已发表180多篇国际学术刊物专业论文、100多篇国际学术会议论文并持有7项美国专利。他是IEEE高级会员。黄博士被选为MIT电磁学会院士,并于1996年被美国传记协会授予“突出领导奖”,于2000年被中国教育部和香港李嘉诚基金会授予“长江学者”。

  以下为采访问答

  讯石记者问:曾听您在讯石往届研讨会上表示,光模块企业更换赛道向集成芯片发展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您如何看目前国内芯片发展潮,海信宽带在芯片方面的进展如何?

  黄卫平:国内在光电子芯片产业化方面过去5年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10G及以下速率的激光器和探测器方面基本实现国产化,成为市场主流。25G及50G以及波长可调等高端光电子芯片也开始进入市场。目前海信在光电子芯片年产销量已经达到3千万颗量级,产品覆盖全线DFB、EML、可调谐激光器、大功率激光器等,其中56G EML和无制冷大功率激光器等芯片都会在今年进入量产,助力正在崛起的400G数据中心市场。另外,海信在硅光混合集成和先进封装等方面也做了长期持续的投入,与现有的铟磷光电子成为推动下一代集成技术和应用进步和发展的“双驱动引擎”。

  讯石记者问:5G全面部署在国内有两年了,您认为5G的部署给光模块行业带来的需求是否达到预期,如何看待5G未来的发展给行业的带动作用?

  黄卫平:无线通信从LTE到5G升级换代的大趋势不会改变。这不仅有市场需求的推动力,更是国家和产业的战略和方向。与以往情况不同的是在这次5G的部署和建设中,中国的运营商和设备商处于引领的位置,在技术标准规格和应用场景等方面需要创新和探索。在此过程中也必须做一些迭代和试错。坦率讲过去一年半5G的投入和建设有些过热,设备部署和供应链均有些过激。这一方面造成一些过剩和积压,另一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规模效应和良好的学习曲线。我相信经过这一番“折腾”和“绞杀”,行业变得更加成熟,企业的竞争力也更强,为下面5G的大规模部署和建设奠定了基础,也更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对此,我个人认为是达到了最初行业的预期。

  未来5G能给光模块产业带来更大更稳定的发展,还需要有更具价值潜力的应用出现才行,比如高带宽的需求,低延时的应用等,会去推动运营商加速5G的部署。对此,我并不担心,无非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是基于高新技术的基本设施先行更有利于赋能应用的创新。但值得注意的是,5G前传系统不同运营商制定和采用不同的技术标准,导致应用光模块种类繁多,不利于产业链的改善和成本的管控。也许不同的运营商光纤资源和应用场景不同需要不同的系统和器件,但若能尽量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归一到种类少而需求量大的解决方案,包括成本与质量,减少运营商的维护成本,会更有利于这项改变社会的革命性技术普及和发展。

讯石记者问:您认为未来高速光模块的发展和技术趋势怎样,如何看待硅光、CPO等技术?

  黄卫平:硅光集成技术是近些年来借助于微电子CMOS生态体系和行业模式发展起来一个高度集成化的光电子技术,在相干光通信以及100G数据中心等应用中取得了不凡的成就,也吸引了大量资本的投入和人才的涌入。随着系统带宽容量的不断提高,单纯依靠提高单元光电子芯片的速率很难满足需求。所以通过增加通信信道来提高容量成为必然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光器件和模块技术也许很难应付由此带来的系统复杂性,而硅光或其它混合集成以及光电合封等先进半导体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当然,要真正发挥和实现硅光集成和先进封装技术的优势和红利,还需要解决和克服一些技术和产业领域的问题和困难。我们目前密切注意硅光集成在400G/800G数据中心领域的表现,期待能够取得比100G更佳的业绩。具体来说,单路100G技术已经成熟,正在支撑着400G光模块的批量出货以及800G光模块的样品开发;单路200G技术正在趋于成熟,可能在部分800G光模块中最先获得应用,并将成为1.6T光模块的必备技术。处于功耗的考虑,CPO技术近年来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短期内,CPO技术仍需在标准制定、关键使能技术突破等方面进一步发展,长期看,CPO产品形态将与可插拔光模块共存。

  相干光模块正向800G、速率可调方向发展,数据中心之间的互连需求将成为相干光模块技术和市场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相干检测技术向中短距离应用场景下沉也是发展趋势之一,该技术何时能成为数据中心内部互连场景的必备技术是需要回答的问题。随着光模块速率的提升、通道数的增多,硅光技术的重要性将愈发凸显,并有可能成为CPO产品形态的主流技术。”


  结语

  正如黄博士所说,5G发展需要统一的行业标准,这样也能使产业、政府和消费者受益。无线通信从LTE到5G升级换代的大趋势不会改变。中国在5G网络规模、用户规模、终端的出货量、应用的多样性等各个方面都走在世界最前列。

  展望未来,我国的光通信和连接产业链将一步步加大核心领域攻关、提升自主可控能力。下一个五年到十年,我们既要警惕东西方产业阵营的分化,同时也要抓住产业升级的机遇,不断创新。

  感谢黄卫平博士接受讯石采访,同时讯石也向时光人物——黄卫平博士致敬。感恩时光人物毫无保留的经验分享,对行业的付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内容来自:讯石光通讯咨询网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21/07/28/20210728052810439308.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IFOC 时光人物 黄卫平
文章标题:IFOC 2021时光人物 | 青岛海信宽带董事长黄卫平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1、凡本网注明“来源:讯石光通讯网”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讯石光通讯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讯石光通讯网)”的作品,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因可能存在第三方转载无法确定原网地址,若作品内容、版权争议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本网,将第一时间删除。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68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