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证监会自7月26日开始受理材料,但
创业板企业真正挂牌上市,还需要等到三个月左右的时间。
7月20日,证监会宣布,7月26日起将受理
创业板发行上市申请,这意味着等候十年之久的
创业板,正式进入实战阶段。

“我们计划上报5-10家企业的材料。”国信证券投行资本市场部总经理龙涌向《中国经营报》记者介绍,证监会摸底有50-100家企业准备好本周日的上市申请材料,而国信的目标是能占市场十分之一的份额。
据龙涌介绍,国信储备了多达30家
创业板拟上市项目,但很多企业的材料准备还不够充分,没办法在周日就能上报材料。“一方面,国信投行有内部审核程序,需要对拟上市企业优中选优;另一方面,企业的外部材料也还不齐全,包括验收、土地、项目的批文等。”
根据证监会的公告,
创业板发行人报送的申请文件中,财务资料的报告期为最近三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及最近一期,招股说明书和审计报告中最近一期会计数据的有效期(报送日至到期日)不少于3个月。这包括今年上半年财报。而企业的半年报是截止到6月30日,“会计事务所审计报表最快也要20天”,龙涌称,从时间上来说,投行要在7月26日上报材料,确实是有点赶。
跟国信一样,其他保荐机构都还处于快马加鞭准备材料的阶段。平安证券投行董事总经理龚寒汀直言,目前工作的重点就是“完备申报材料,不要出问题”。
在龚寒汀看来,
创业板跟中小板一样,上市项目都是小企业,但
创业板的招股说明书,并非可以套用中小板的模式,简单加上风险提示因素就行,而是另外一个版本。
“证监会对投行写创业报的招股说明书提了一个新的要求——保荐人必须在招股说明书中论证企业符合
创业板要求的原因,要对
创业板企业的特点理解得很透彻,将企业符合
创业板要求的内容论证得很充分。”龚寒汀表示,
创业板招股说明书的新要求,意味着保荐机构不能像撰写主板、中小板招股书的传统思路来准备材料,采用全新的思维来写材料。龙涌也亦认同这点,他认为,投行制作
创业板项目的招股说明书有一定的难度。“
创业板项目的风险因素、募集资金使用、行业特征、业务特点、资产状况,都跟中小板企业有明显的差异。”这就要求保荐人对企业特点的描述和关注点有所不同。
虽然证监会自7月26日开始受理材料,但
创业板企业真正挂牌上市,还需要等到三个月左右的时间。
“审一个企业要2-3个月的时间,7月底受理材料,中间不出其他的问题,顺利地往前推进的话,第一批
创业板企业的挂牌10月底或11月初是比较保险的。”7月14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在“
创业板发行审核培训座谈会”上如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