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讯 近年来,受到政策的驱动,半导体行业资本市场异常火爆,而近期包括中美关系、供应链安全与科创板的开设等,又成为半导体投融资领域的催化剂。在今年的集微峰会上,也设立投融资相关的专场论坛,邀请中科创星、闪亿半导体、华泰联合证券、中芯聚源、海通证券、云岫资本等行业机构,对目前资本市场及细分领域进行深入阐述。
今日,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在会上接受集微网专访时表示,今年以半导体为代表的“硬科技”资本市场出现拐点,呈现出火热之势,但随着资本的迅猛涌入,造成了部分项目估值虚高的现象,米磊呼吁半导体产业投资要理性对待。同时,米磊认为,光电芯片引领人工智能革命,是5G与物联网的基石。
半导体投资迎历史性拐点
在米磊看来,今年对于半导体投资领域是一个历史性的拐点。从清科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各行业投资同比数据上看, “半导体及电子设备”的投资金额是上升幅度最大的。半导体投资首次超过互联网成为第一大投资方向。
“一级市场的资金在退潮,而留存资金又都纷纷涌入半导体等硬科技领域。”米磊说。
作为国内较早从事半导体等“硬科技”投资行业的中科创星而言,其在2014年便开始了对于国内芯片企业的投资。截至目前,已经投资90余家半导体企业。在米磊看来,之前的中国投资行业更多关注的领域还是偏重互联网模式创新,真正投硬科技的资金较少,而如今半导体投资领域的变化有些超出了他的预期。
米磊分析称,近年来随着半导体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国家政策的陆续出台,整个产业的投资热情被拉升,使得国家、地方、产业、社会等各方面的资本纷纷涌入半导体领域,此后,包括科创板的设立,中兴华为事件以及中美科技冷战等原因,使得半导体等“硬科技”领域得到更多投资方面的支持。
“半导体领域投资周期长,前期回报慢,包括科创板等鼓励措施的出台,让市场意识到了硬科技的价值,因此很多投资机构都开始关注硬科技领域。”米磊说。
米磊认为,目前国际政治格局导致了国内的芯片产业迎来巨大机遇,是中国芯片发展的最好时机。
“以前国内头部公司会因为性能等原因不给国产芯片机会,现在愿意扶持和培养国内半导体产业链,愿意使用国内芯片,这等于释放出巨大的市场空间,会有很多公司去填补,从投资的角度意味着机会更多。”米磊说。
但同时米磊也指出,目前半导体投资领域资金的涌入过猛,质地一般或者较差的项目也能获得资金支持,造成部分项目估值虚高,由于估值太高已经不具备投资价值,米磊呼吁要理性看待国内半导体投资。
米磊认为,财务指标在过去的投资逻辑中是首选指标,而在科创板出台之后,“硬科技”则成为国家战略目标。从这个角度而言,半导体领域的投资逻辑首先是重要性、战略性;其次是稀缺性;第三才是经济性和财务指标。
“中科创星要投一家公司不是纯看经济回报,要投硬科技领域的冠军企业,细分领域的行业第一。我们的使命是做产业扶持和科技成果转化,为国家和产业解决安全问题,这是中科创星投资半导体的初心。”米磊坦言。
光电芯片引领硬科技革命
在米磊看来,如今信息化带来的移动互联网红利已经衰退,当前整个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处在“从电到光”的转换过程。
相对集成电路,光子芯片有超高速率、超低功耗等特点,利用光信号进行数据获取、传输、计算、存储和显示的光子芯片,未来将成为 5G 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关键基础设施。
基于多年在产学界的深厚积累和丰富经验,2016年,米磊提出了他的“米70定律”:光学成本占未来所有科技产品成本70%; 光学技术成为科技产品的关键瓶颈技术, 解决光学技术是推动科技进步的核心。
从市场上看,消费光子时代来临。集成电路将走向集成光路时代,突破”摩尔定律”瓶颈。消费电子时代将过渡到”消费光子”时代,将带来万亿美金市场。光电芯片成为”消费光子”时代的核心基础。从大企业的行动上看,苹果、华为、英特尔、思科、IBM等国际顶尖公司纷纷布局光电芯片,体现出行业对于光电芯片的重视和投入。
在光电芯片领域,早在2014年,中科创星便已侧重在光电领域的布局,以突破“卡脖子”技术为目标,在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计算、显示与交互等细分领域持续组网“修路”。目前已经累计投资了源杰半导体、鲲游光电、鲁汶仪器、曦智科技、阿达智能、橙科微电子、锐思智芯、芯声智能、本源量子、洛微科技、赛福乐斯等在内的90余家半导体企业。
米磊介绍,目前中科创星通过“平台+资金”双轮驱动的方式,积极推进光电产业的集聚和发展。在“筑巢引凤”的同时,希望能“固巢留凤”。
在平台方面,瞄准未来的硅光平台、第三代半导体平台等,打造光电产业集聚区。在基金方面,2019年,中科创星成功募集完成了一支规模10亿人民币的陕西光电子集成先导基金,这支基金主要围绕5G、人工智能和物联网领域所需的光电芯片进行布局和投资,具体包括光传感、光通信、光计算、光显示等领域的光电芯片,侧重于早期、初创期的科技型企业项目,兼顾成长期项目。
“21世纪是光学的世纪,将从电子集成过渡到光电集成,再到光子集成。在所有新产业的布局中抓住光学技术的核心,就能抓住硬科技产业的核心,光电芯片将引领硬科技革命。”米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