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讯(编辑:Aiur) 随着数轮5G网络测试相继进行,5G商用进程正不断向前发展。目前,全球几乎所有通信企业都推出了自己的5G网络解决方案及相关产品,向业界阐述企业对5G的理解与规划。5G网络承载网与光通信息息相关,9月28日,在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的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会上,亨通光电总工程师史惠萍博士发表《助力5G发展,打造坚强基础网络—亨通新型棒纤缆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演讲报告,讲述亨通光电在5G网络的当前布局和未来规划。
当前,业界公认5G网络将表现为三大应用场景:增强型移动宽带(eMMB)、关键业务型服务(uRLLC)和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
5G公认三大应用场景
5G是新一代的无线网络,需要满足广域覆盖和热点高容量,意味着移动终端间的联网需要千兆级数据传输速率与极致的容量能力,增强型移动宽带eMMB对应广覆盖和高容量需求。
其次是关键业务型服务,史惠萍博士认为uRLLC特点是低时延和高可靠性,能够满足汽车、机器人和医疗等场景对网络稳定性的要求,保障万物互联传输的安全与便捷。
第三是海量机器类通信,即当前的热点物联网(IoT),5G网络的高速率、大容量和低时延为万物互联奠定基础,让联网不在局限于传统通信设备如手机、电脑等,让数据传输延伸至更多可穿戴设备,固定设备,让家居、城市充满智慧。
前景与挑战并存,尽管5G网络会引发时代变革,但目前正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尤其是作为基础设施的光通信网络架构是5G发展的短板。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认为,5G不仅是无线,其99%以上是有线基础设施,主要是光纤网络,而光纤网络当前架构、速率、时延都不能满足5G网络的要求。
史惠萍博士认为5G网络需要更加灵活的网络基础,这迫使光通信网络进行重构,采用ROADM技术改善光网络架构。同时SDN/NFV的控制与转发解耦,让控制功能集中化、转发功能分布化、硬件IT化和标准化,实现控制面对转发面和接入面可编程控制的扁平化、敏捷化架构。5G网络逻辑架构将分为控制平面、接入平面和转发平面,而接入和转发必然离不开光纤光缆的支撑。因此,应对5G网络发展的挑战,尤其在高密集接入可以部署大量的光纤光缆。
史惠萍博士指出,全球光纤市场空间十分巨大,全球光纤覆盖仅约30%,国内如中国移动预计将进行4000亿以上的投资和5亿以上的FTTH端口覆盖,三大运营商对光网络投入将维持很长的时间。
自主核心技术让亨通走的更远
亨通光电完整的棒-纤-缆产品与方案
光纤网络作为5G发展的瓶颈正受到光通信产业链积极的攻关,亨通光电是中国光纤光缆代表之一,在核心技术光纤预制棒方面是国内为数不多具有自主产权的企业。亨通光电经过多年攻关、在光棒、光纤方面的申请量达354件,发明专利131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25%以上,具备各类新品光纤的研发能力。
史惠萍博士介绍,亨通光电全技术平台包含高稳定的CCVD沉积技术、200mm在线+离线RIC技术、OVD多喷灯工艺技术、2800m/min高速拉丝技术和智能化装备,实现芯棒与包层智能化选配以及研发出超低损耗光纤
目前,亨通光电采用超低耗关键技术,形成100G通信系统光纤、接入网光纤、海洋光纤和400G大容量通信系统四大系列产品与解决方案,性能满足5G对网络低时延和大容量要求。
史惠萍博士还向业界分享了亨通光电光纤光缆解决方案,其中5G前传拉远光缆技术方案,以5G基站演进方向为依据,将室内光缆的精细化制造技术延伸至室外,满足5G高密度接入的快速、可靠布线要求。
新技术和新产品商用成果展示
1、自主研发的陆地大容量长距离通信G.654.E单模光纤应用于宁沪量子保密干线中,是全球首次将G.654.E光纤的量子通信应用。
2、BoneCom G.654.E新型光纤光缆成功应用于新疆哈密-巴里坤国家大容量通信试验工程,为国家400G通信建设提供关键材料并在工程中率先通过联通国家干线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