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TTH和三网融合快速发展的推动下,
PON技术正加速迈向10G时代。
随着电脑等终端的普及,用户对于宽带的需求越来越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我国宽带网民规模继续扩大,宽带普及率达到98.1%,宽带网民数为36381万。预计今后几年,用户对于带宽的需求还将持续增加,每用户的带宽需求将很快达到50Mbit/s至100Mbit/s。目前,不管是E
PON还是G
PON都无法满足这样的带宽需求,因此下一代
PON技术——10G
PON的发展引起了各方的普遍关注。
对于运营商而言,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还不得不担心升级网络的大量投资能否获得足够的回报。根据国外运营商的调查,网络带宽增加后,用户的在线时间将随之增加,然而新增的带宽往往会被不到20%的用户消耗掉,互联网免费的模式也注定了运营商如果只是简单地扩容网络很难获得与投资相匹配的收益。因此,运营商需要10G
PON这样的新技术来增加网络带宽,开通新的业务,寻求到新的增长点,实现收入的增加并且降低每比特的传输成本和运营成本。
由于FTTH和三网融合在我国的快速发展,10G
PON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标准研究所副所长敖立认为,在我国
三网融合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国内10G
PON技术将加速成熟,未来大规模商用的前景值得期待。
目前,10G
PON主要分为两个阵营——10G E
PON和10G G
PON。10G
PON的标准化工作进展顺利,IEEE、ITU-T、FSAN等多家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在进行10G E
PON和10G G
PON两种技术的标准化制定工作,我国的标准化组织——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也于2009年启动了相关10G
PON技术的研究工作。
中国联通国家工程实验室副总工程师唐雄燕指出,10G
PON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但 10G
PON尚处于研发、测试和小规模试用阶段,其规模商用还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包括业务需求、产品成熟度、成本、平滑升级和互通性等。目前,E
PON和 G
PON在中国市场已经形成了共同发展的局面,业界各方应该把握好10G
PON的发展节奏,不要揠苗助长,现阶段在积极推动10G
PON标准化和产业化的同时,应该做好E
PON和G
PON的商用部署工作,为10G
PON的大规模商用积累经验、奠定基础。
■ 小贴士
PON技术
经过早期A
PON、B
PON的探索,近几年,以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组织发起的E
PON标准和以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全业务接入网论坛(ITU-T/FSAN)标准组织发起的G
PON标准成为
PON技术的两大主流。
E
PON标准主要秉承以太网“简单唯美”的特点,凭借其成熟的产业链和优良的性价比,在日本、韩国等亚洲地区拥有大量的光纤接入(FTTx)用户;G
PON标准凭借与A
PON、B
PON一脉相承的特点,受到了欧洲、北美等众多运营商的青睐。
与1G
PON技术类似,10G
PON技术仍然分为10G E
PON和10G G
PON两大阵营。10G E
PON以IEEE802.3av标准为基础,而10G G
PON则以ITU-TG.987协议组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