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多数
光纤到户仍采用小区分享带宽的过渡方案,北京奥运将大幅促进
光纤普及
目前多数
光纤到户仍采用小区分享带宽的过渡方案,北京奥运将大幅促进
光纤普及
北京奥运会200天左右后就将开幕,想抽中奥运门票的几率比中签新股的概率还低,不过最新的
光纤到户技术却能让你在电脑上亲临奥运会现场,想看哪里看哪里。
高清晰、大容量的影像或文件传输要求有更多的带宽以保证速度,要求有更低的损耗以保证质量。而这一切,
光纤传输都可以满足。
北京奥运会可以说给了我们一个契机,让用户对
光纤到户有了更多的渴求,让服务商将
光纤普及加速提上日程。
光纤到户源于英文的“Fiber To The Home”,缩写是FTTH(以下也将使用这个简称),其含义是通讯线路从局端到用户家庭,全部使用
光纤线路,不再使用铜线。当然,这里说的“家庭”,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家庭,还包括家庭办公室或小型办公室。
家庭网络用户在历经了拨号、ISDN窄带、ADSL宽带数个时代之后,面对着日益丰富的互联网应用,要求网络带宽实现质的飞跃。而
光纤到户技术的接入带宽上行下行都可以达到100MB甚至1000MB,最高可达到现在常用的ADSL带宽速率的千倍。
中国电信的调查数据显示,到2010年高端用户的下行接入带宽需求将会达到20MB-30MB,而到2015年则需要50MB-100MB的带宽,用户才可以在网上直接观看高清电影。
光纤除了具有可高速传输海量数据的优势外,其在远距离传输、传输稳定性以及信息的保密性等方面有着铜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一些信息点传输距离大于100米时,在使用铜缆的情况下就必须添加中继器或增加网络设备和弱电间,这不仅使成本急速提高,而且增加了故障点,而使用
光纤可以轻易规避这些问题。
此外
光纤既可以不受电磁干扰,也不存在电磁泄漏的问题,要探测
光纤中传输的信号是非常困难的。
预计2009年年底全球的FTTH光纤宽带用户将会高达1380万户,其中有82%的用户集中在亚太地区;而到2011年的时候,全球光纤用户可达8600万户。

2005年,江苏镇江在国内首次实现社区光纤到户

光纤“进”入寻常百姓家
香港特区 香港特区政府去年1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香港
光纤到户及
光纤到楼加局域网的普及率已达到21.2%,超过韩国和日本,成为全球之冠。
日本 是推广FTTH项目力度最大的国家,该国政府将FTTH普及率视为国家信息化先进程度的标志,将2003年定为
光纤上网元年,制定e-Japan计划推动FTTH的发展。去年第三季度日本的
光纤宽带用户已经高达1050万户。日本计划在2010年实现100%的
光纤覆盖率。
韩国 是世界上家庭宽带普及率最高的国家(76.4%以上),目前该国许多城市公寓都预先铺设FTTH网络,不少网吧也已采用高速稳定的FTTH系统。
美国 是全球最早推出FTTH服务的国家。1995年,该国电信运营商开始推动FTTH。2007年美国
光纤到户接入用户比2006年翻了一番,超过了200万户大关。到9月30日为止,214万户美国家庭可以接入
光纤,几乎是去年的两倍。目前的美国
光纤铺设年增长率为112%。
中国的“光进铜退”计划
当“光纤到户”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时,市场预计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将会是中国宽带全面部署和提速的助推器。
作为2008北京奥运会固定通信的合作伙伴,中国网通已经对
光纤到户进行了试验,其将在北京布设几个高品质的奥运
光纤网络,采用直接
光纤到桌面的技术,实现“用户桌面”的带宽达到2.5GB。
为此网通将需要大量的
光纤来进行网络铺设,这能够高效测试FTTH的网络性能,并让许多具备条件的用户提前感受到FTTH的高速服务。实际上此前中国网通已在北京多个小区建立
光纤网络,用户容量已达1.5万户。
在网通“盘算”着借助新科技转型为先进的宽带通信与多媒体服务提供商之际,中国电信也绝不示弱。他们的“光进铜退”计划也在紧锣密鼓地实施当中:
其中武汉试点地区已将FTTH每户接入成本降至1800元,用户数也超过2万户,可提供8MB-10MB的入户带宽,终端用户能够享受数字语音、高速宽带上网、CATV有线电视等综合业务。
在国内市场DSL类宽带服务还是主流的情况下,
光纤到户在中国2007年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5亿元人民币,烽火通信、中兴通讯和UT斯达康在此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共占据国内FTTH市场80%左右的份额。
当前,我国各省、区、市均有FTTH的试点、试运营和商用网络,目前全国FTTH用户已超过10万户,预计2008年将达到三四十万万户。
“最后一公里”之前的障碍
由于FTTH的关键架设主要是在从干网到小区、家庭间的最后接入网阶段,因此又被称为“最后一公里”。而应用方面最大的障碍恰恰也在此处。
众所周知,目前FTTH的设备价格还非常高昂,往往一线售价近1000美元,但在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仍然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其原因之一就是其电信运营商可以向用户收取较高的服务费。
据了解,在日本电信运营商向FTTH用户每月收取5000日元-6000日元服务费(折合人民币约400元-500元),而在美国FTTH用户每户每月服务费也约为80美元-100美元,电信运营商的FTTH网络一般两三年可以收回投资,这种投资效益显然是不错的。
但在中国,情况则完全不同。目前消费者可以接受的宽带接入服务的资费水平根本无法支撑FTTH网络建设和运营。FTTH的架设包括设备成本、施工成本等,国内平均每线的安装成本约为4000元-5000元人民币,现在虽然有所降低,但仍在2000元以上。而相比之下,ADSL宽带接入的安装费用现在几乎全免,每个月仅收取100元左右的使用费。
所谓的低成本FTTH应该是每线低于人民币2000元甚至1000元,只有这样,FTTH才可能在我国大规模普及和发展。
因此,对于
光纤到户,中国的策略并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尽力挖掘铜缆资源,以FTTN+DSL(
光纤到节点+各种DSL技术)方案为主。
目前大多数号称使用了FTTH技术的,其实只是FTTB+LAN(
光纤到楼+局域网),属于“伪到户”。与FTTH用户独享一个ONU(光网络单元)不同的是,FTTB+LAN的用户必须和楼道内的邻居们共用ONU,在带宽上与真正的
光纤到户相差甚远,但即便这样其安装价格也在1000元左右,月使用费也比ADSL包月费高出几十元。
并且安装了FTTB+LAN解决方案,网速也并不一定就能比ADSL快。由于
光纤传输最后是到小区或是单元楼里的ONU上而不是到桌面,必须考虑到共享带宽的问题,如果假设100MB
光纤在小区内有300个电脑同时使用,那每户的网速还是很慢,平均就300KB左右,这还不如现在的每户1MB ADSL独享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