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钰/(财经时报)
开拓3G市场相当于华为的二次创业,但进入香港3G市场,示范意义重过效益
2003年年末,距离总裁任正非花甲之年只剩不到一年的时间。此时,面对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为”)的漫漫3G之路,任正非必须开始着手盘活3G巨额投资了。一直以来,3G是华为的梦,也是华为的痛。
2003年12月18日,内地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在香港宣布,经过近一年的试验与测试,已击败中兴、爱立信、西门子和阿尔卡特,成功与香港持有3G牌照的移动运营商Sunday Communications Limited(下称“Sunday”,0866,HK)签下1亿美元订单,作为后者3G网络与业务设备独家供货商,共建香港WCDMA网络(基于GSM的3G技术),覆盖区域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以及各离岛。2004年年底,Sunday将推出3G,届时由华为提供3G手机。
有2.2万人的华为,在3G中投入了40多亿元的成本和近5000名研发人员,此次合作可称得上是华为3G商用的开山之作,订单一旦签下来,便是近9亿港元。
华为急欲收复失地
与和黄、香港移动通讯有限公司(CSL)和数码通相比,Sunday是四家3G牌照持有者中规模最小的一家,只有移动用户65万,主要集中在年轻低端消费群体。2003年上半年,Sunday营业额6.48亿港元,纯利1300万港元,资金面较差,尚欠银行及供货商贷款6.7亿港元。
此次合作颇有些拆东墙补西墙的无奈——作为本次合作的一项附加条款,华为还需向Sunday提供为期两年半的5亿港元无抵押贷款,用于偿还Sunday现有供货商贷款及银行贷款,分5期偿还。华为要求Sunday承诺,若合作协议由于Sunday过失未能顺利签订,将在6个月内偿还华为所有贷款。而Sunday则提出,如果中止原因不在己方,贷款约定维持不变。
华为冒着5亿元无担保借贷的风险与香港最小3G运营商签单的举动,足以表明这只执着的巨兽再无法承受多年来在3G上的投入,急于盘活这笔资金。
由于迟迟得不到政策垂青,华为3G业务一直不见起色。
三大3G标准中,华为在WCDMA的技术已然炉火纯青。公司早在2002年年底就推出了较为成熟的整套WCDMA商用版本产品参与Sunday的竞标,并在信产部和中国移动组织的几次3G厂商WCDMA测试中均名列前茅。
但这是一项只有投入,不见产出的游戏。在国内外同业竞争压力下,为维持其3G技术领先地位,华为仍不得不持续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维护与升级。按照华为每年抽出营业收入10%的资金用于研发,其中又有1/3用于3G的比例计算,2003年全年营收为300亿元,今年华为将拿出10亿元用于此道。
华为当年猛攻3G技术的机会成本高昂。中兴通讯(000063)与UT斯达康显然对小灵通青睐有加。1999年营业额只占华为营业额20%的中兴通讯,自主攻小灵通与CDMA设备以来,虽然64%的资产负债率仍高于华为的47%,但其2003年1-9月主营收入98亿元,净利润3亿元,分别以同比59.41%和72.42%的势头强势增长,预计全年营业额已经超过华为的1/2。
中国最大的小灵通设备供应商UT斯达康,更借着华为眼中的“过渡产品”打了个漂亮仗。2002年其净利润与毕马威对华为净利润的审计结果持平,同为1.08亿美元。有所区别的是,数字背后,UT斯达康同比增长89%,而华为缩水近58%。
40亿元研发资金的投向算不算一个失误,要等价值1万亿元人民币的内地3G启动之后方可断言。但如今的华为再不敢孤注一掷。2002年4月,任正非打破《华为基本法》不涉足信息服务业的承诺,与松下、NEC等手机制造商合资成立宇梦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涉足3G终端手机研发生产;2003年9月,与德国英飞凌科技公司合作,开发低成本WCDMA手机平台;11月再在国内外推出十多款自有品牌小灵通手机。华为小灵通发布伊始,销售额随即过亿。曾经令华为不屑的小灵通,成为现时可为其3G业务补血的良药。
但华为3G故事还在继续——2003年下半年,华为与西门子成立合资公司,研发TD-SCDMA的无线接入网络;与北电合作,完成国内首次跨厂商WCDMA系统间无线网络控制器接口的互联互通测试;与德国英飞凌科技公司合作开发低成本WCDMA手机平台;承建印度尼西亚BakrieTel CDMA2000网络。
但是,由于对当地运营情况不熟悉,设备商在国外开展项目所需成本通常高于国内,而收入又低于国内。2003年华为的海外营业收入约为10亿美元,占总收入的1/3。
香港的试管意义
香港市场规模甚微,新兴的Sunday用户数也不卓著,比起Sunday温吞的3G计划,在港拥有170万移动用户的和黄则更快一步。2003年年底,在英、奥等国推行3G并不顺利的和黄杀个回马枪,宣布本月在香港正式推出3G,届时将有100万台3G视频手机面市。
以市场份额计,Sunday与和黄的3G分别排在老么与老大,而资金实力与产品线调动能力也不可同日而语,更何况计划推出3G的时间比和黄晚一年。
而圈内更看重的是华为在港3G商用的示范意义。
“香港这个小市场对华为的业绩起不到多大影响。”民族证券的电信分析师蒋海评价道,“但Sunday不大的用户网络规模正好在华为的调控和维护能力范围之内,有利于华为进行3G实地磨合和规划,商用实验能够达到技术实验达不到的进步。”
香港是内地尝试3G的绝佳试管,谁能在香港推开产品,也就容易在内地赢得市场,运营经验势将成为内地镜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