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青(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研究员):2003年度电信运营业整体发展规模良好,但结构不平衡的现象依然存在。从市场整体分析,网络竞争理念逐步走向服务竞争是2003年最大的亮点。运营商与制造商的紧密合作是今年市场的一个新气象,也代表了未来企业的发展方向,可以说运营商价值链的开放程度是未来决定企业发展的关键。
本报记者 薛枫
2003年对电信运营业市场来说是颇为不平凡的一年。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一直是做年度总结的不变模式,在此,记者请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的陶青对过去一年运营业市场做一下总结与分析。
记者:请您谈谈2003年度电信运营业整体的情况和发展态势。
陶青:总体而言,2003年的电信业保持了比较平稳的发展,预期完成电信收入4600亿左右,同比增长14%左右。固定电话用户将超过2.6亿,增长率在20%以上;移动电话用户接近2.65亿,增长率在30%以上。
同时,2003年电信运营业整体发展规模虽然良好,但是结构不平衡依然存在。在微观层面上每一个业务领域都存在显著的“量收不平衡”现象,意味着新增用户的边际收益继续下滑,市场的竞争比较激烈而企业并没有找到明显的业务增长点;宏观层面上东、中、西部的区域差异明显、城乡差距也有扩大的趋势。
从市场层面上看,移动与宽带两个市场有较令人关注的表现。在今年的下半年,移动电话用户数首次超过了固定电话用户数,据信产部统计,截至11月底,全国电话用户总数已达5.2332亿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达2.63亿户,固定电话用户达2.59亿户。移动通信是发展方向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固定电话用户有所增长实际上得归结于小灵通的起色,2003年小灵通的增长率达22%左右。目前分业经营的政策给固网运营商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障碍,全业经营应该是全球的大势所趋,分业经营的坚冰迟早要被打破。
另外,固定电话市场的激烈竞争也促使运营商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借于固网运营商的自有优势,发展宽带成了不二选择。数据表明,在去年的第四季度,宽带用户仅为392.5万,而截至到今年第三季度,我国的宽带用户已经达到了942.3万户,增长了549.8万户。而对宽带市场来说,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内容上的匮乏。
不仅仅是宽带市场是这样,运营商在开拓新业务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内容瓶颈,好比3G的发展就受到过缺少应用的质疑一样。解决内容瓶颈最终还是需要整个产业链的配合努力,在今年,电信运营商在这方面也有一些实质的动作,如中国电信为发展宽带而开设的互联星空业务平台就是此类例子,最近网通方面也有消息称要在明年开展类似于互联星空的网站。这也是今年运营市场的特点之一。
记者:您觉得2003年运营业市场中最大的亮点在哪里?
陶青:今年的运营业在经营模式上有了一些变化,尽管目前结果尚不明显,但十几年来“网络为王”的观念正在被颠覆。无论是“动感地带”、“神奇宝典”还是互联星空,都反映出运营商对服务价值的真正接受,其关注的焦点已经开始转向消费者的感受,而这才是电信服务业服务的应有之义。
今天的消费者要求的已经不再是话音或者数据这种功能性服务,他们所需要的是更多的感觉和文化服务。大多数运营商在2003年都为迎合这种需求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移动企业走得更快一些,在客户分类、渠道管理、行业应用等方面都伸出了触角。因此,可以说从网络竞争理念逐步走向服务竞争是2003年最大的亮点。
记者:价格战是今年市场的一大特点,也是运营业中许多深层矛盾的集中体现,这方面想请您从历史的情况综合分析一下?
陶青:2003年的价格战在移动与宽带领域表现地最为明显。从历史角度看,自1994年到2000年,移动领域的ARPU值都保持在相当稳定的状态,几年平均在1400元/人年-1600元/人年,甚至在2001年下降幅度也较小,说明当时的竞争还处于网络建设竞争阶段。而当网络建设完成后,两家企业提供的基本是同质化服务时,价格竞争就成为必然了,因此始于2002年的价格战并不出乎意料。
2004年随着国有出资人的到位,对各家企业的考核趋于严格,恶性价格战会得到制止;另一方面,企业从自身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从价格竞争走向服务竞争也是必然的选择,所以无论认为移动市场有2家还是3家甚至4家竞争者,其不计成本的价格大战不可能持续,而适度的价格竞争将长期存在。
总而言之,适当的价格竞争并不可怕,对其的管理应限定在其严重影响了竞争以及侵害产业发展的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价格竞争有利于培养企业成熟的竞争观念、消费者理性的消费态度和整个行业对运营模式的深刻反思,从这一意义上看,未尝不是好事。
记者:2003年运营企业开始注重与制造商的合作,并已经有这方面的案例,您怎么看待运营商这种转变思路的经营方式?
陶青:运营商与制造商的紧密合作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一方面设备行业的激烈竞争使制造商不得不提高其产品的附加价值来提高其竞争力;另一方面,从专业分工优势来说,制造商的研发能力要强于运营企业,而运营企业的优势在于服务平台,因此紧密合作对双方也是一种互补。
另外,今年运营商的相关动作也表明了未来运营价值链会变得更加开放,不仅是制造商、内容商,其他行业的服务也将渗透进来。运营企业的核心价值不仅在于传输或者本地的网络平台,还在于其拥有的巨大的用户网络。作为对用户的一个窗口,运营商提供的服务可以是生活的方方面面。运营商应结合金融服务、娱乐服务、位置服务等等。而这种与行业的结合要取得实际的收益取决于运营商开放合作的程度,谁能更快的、更持久的吸引其它行业应用进入自己的网络平台谁才能拥有竞争优势,闭网自守、漫天要价只能使网络趋于贬值。
记者:今年运营企业之间的竞争有何新情况,重组改革的竞争机制给今年的运营业市场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陶青:始于2001年11月的南北拆分的根本目的是试图打破本地接入的垄断状况,希望通过市场的结构调整来改变企业行为、提高运营效率。但从目前结果来看,预期中运营商之间大规模的南北相互进入并没有发生,这一方面既与本地环路的自然垄断性有关,也与网通集团重组工作尚未完全到位有关。
但是,潜在的竞争威胁和市场压力还是给今年的本地业务市场带来了不少新气象。最突出的表现是在南北各方的非主导运营商有明显的合作趋势,南方的网通与联通、铁通、广电正试图整合一些资源共同进入本地市场;而北方电信也与一些ISP合作、寻求进入本地电信业务的突破口。电信业竞争性政策迫使企业进行技术业务创新来争取市场,这无论对于行业、企业还是消费者都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