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国际电信联盟报告:全球电信业呈现新格局

摘要: 本文是ITU发表于日内瓦电信展第一天展场日报的背景报告,从固话、移动、互联网和宽带等各方面对当前全球电信业的发展状况作了概述,包括ITU最新的统计数据。
    本文是ITU发表于日内瓦电信展第一天展场日报的背景报告,从固话、移动、互联网和宽带等各方面对当前全球电信业的发展状况作了概述,包括ITU最新的统计数据。其结论是:增幅下降、股市低迷只是电信业在过去四年中表现的一个方面,从最简单的衡量手段——用户数和电信收入——来看,这个行业的情况好得让人吃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不仅能每天使用电信服务,也有能力为服务付费,电信业仍然是一个领先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             
  在新世纪的开端,紧随着dot.com泡沫的破裂,电信业和互联网的暴发户一起走上了快速下滑的斜坡。大批投资者输掉了衬衫,数十万电信业的员工丢掉了工作,整个科技股市场蒸发了成百上千亿美元的价值。运营商和制造商发现自己背上了债务的大山,又受到了金融市场的冷遇。在此期间,对第三代移动通信服务(3G)的狂热期待在不知不觉中让位给一种相对而言更令人沮丧的现实,那就是至少在当前,第二代服务(2G)已足够满足世界上绝大多数用户的需要。
  但是,以上种种只不过是硬币的一面。在过去的4年中,电信业的故事还可以用另一种口气来述说,从最简单的衡量手段——用户数和电信收入——来看,这个行业的情况好得让人吃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不仅能每天使用电信服务,也有能力为服务付费。通过大规模的冲销和行业整合,电信行业的债务担子也日渐减轻。
  10亿——用户数增长单位
   1999年是电信业的好日子,当1999年的ITU世界电信展结束的时候,全球的电信用户总数将近14亿,其中有9.05亿的固定用户和4.9亿的移动用户。仅在3年之后,到2002年年底,电信用户总数就达到了22亿,固定用户数略低于11亿,移动用户数略高于11亿。这就是说,全球的电信用户总数在3年中增长了8亿,增长率接近60%。
   回溯到1995年,也就是两届世界电信展之前,有一个“流行”的现象——业界人士经常在演讲时提醒听众,这个世界上还有超过一半的人从来没有打过电话。而今天,这个星球上的61亿居民中已有绝大部分的人在电话服务的覆盖范围内——只有非洲撒哈拉地区的少数人口除外。从历史上看,全球电话用户数超过家庭数目,是一个具有突破性的进步。
   截至去年年底,全球固定和移动行业综合的电信密度——每100人中的用户数——超过了36%,而且有望在5年内达到50%。甚至在那些电信密度相对较低的国家,大多数的人都能获得基础的电话线接入。例如在印度,虽然在20个居民中才有一个电话用户,但是,全国的10亿人口中,98%以上的人都能获得一定的电话服务。
   当然,这些全球的数字隐藏了不同地区间巨大的不平等,即便是在一个地区中,发展步伐也有着显著的差异。世界平均电信密度在去年年底已达到36.4%,但是在非洲只有6.6%,亚洲只有23.9%,而在美洲国家这一数字是64.9%,欧洲更是高达89.8%。
   单个国家也存在这种现象。美国拥有整个美洲地区60%的用户,而其人口却只占该地区的34%。中国的人口占亚洲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但是却拥有该地区全部电信服务用户的一半,并且其新增用户比例还在不断扩大。南非的居民可能只有非洲总数的二十分之一,但是却包含了非洲大陆三分之一强的电话用户。
  确实,在今天的世界,非洲的电话接入分布不均衡的矛盾是最为突出的,撒哈拉地区的20个国家中,平均每50人还不到一根电话线。每千人拥有电话线还不到两根的尼日尔可谓是地球上电信业最不发达的地区。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非洲的电话线大多布设在主要的城市中,农村的电信密度仍然很低。
    业务市场巨大
    然而,电信业务收入的增长可能赶不上用户数攀升的速度。从全球范围看,从1999年起电信业务收入的增长幅度并不大,1999年年底为1.1万亿美元,而去年年底为1.3万亿美元。在此期间,大多数电信公司的股票市值下滑了50%以上,许多企业破产出局,然而整个电信业在过去的3年中仍然获得了1720亿美元的增长。
    20世纪90年代那种两位数增长的黄金年代已经过去了,但是发展并没有停止。不管金融市场如何痛苦呻吟,地球上还有几十亿人口已经准备好使用电信服务。
    固定线路——稳定增长
    2001年的某一天,世界上第10亿个固定线路用户连入了全球电话网络。到去年年底,又有1亿条电话主线被布设到全球。这样,从1995年年底到2002年年底,固定线路用户总数增长了4亿,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6.9%,超过了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同期全球的GDP复合年增长率低于3%)。
    自然地,不同的地区增长速度也不尽相同,很明显亚洲在这段时间是最大的赢家(复合年增长率达13.4%——主要由中国驱动),而美洲、欧洲、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增速反而较为缓慢。在某些国家,移动通信发展极为神速,固定线路的增长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几乎停滞,这种现象直到宽带互联网接入的需求上升才开始有所改变。
    从固定线路用户的角度看,去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用户最多的国家,而在1995年,中国只有4100万条固定线路,相当于今天的巴西或印度固定电话网的规模。到2002年年底,中国、美国、日本、德国等10个国家的固定线路用户超过了2500万,而非洲52个经济体的电话主线数之和还不到2500万,虽然非洲大陆上的用户数已经从1995年的1230万增长到2002年的2160万。
    移动通信——爆炸式发展
    如果说在过去的10年中,固定线路以高于总体经济发展速度的步伐稳步增长是一个确定的趋势,那么移动通信的起飞则不能不用“奇迹”一词来形容。
    电话用户发展到10亿户经历了大约120年的漫长岁月,到1997年年底才达到这一数字,正是有了移动通信的腾飞,第二个10亿户的出现仅仅用了4年时间。
    今天,全世界的移动电话用户数已经超过固定电话用户数,这个速度是当初谁也预料不到的,1999年,ITU的预测是要到2009年移动通信才能超过固话。
    随着发达国家的市场日趋饱和,移动通信的发展速度最近已经减缓,但是新用户数的不断攀升仍然超过了任何一种服务。ITU在1999年所作的移动通信用户数将在2005年前超过10亿的预言实际上在去年年初就已实现。
    在2002年,移动用户数从9.55亿增加到11.45亿。在未来的5年中,移动通信行业有望再获得10亿用户,从而使全球的电信密度(固定加移动)增加到50%以上,这在5年或1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过去的10年,全球经济的平均年增长率低于3%,相对而言,移动通信用户的复合年增长率高得令人瞠目。从全球范围看,1995年到2002年间,移动通信用户的复合年增长率高达43.6%,在非洲等低起点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一速度还要高。到去年年底,非洲的移动通信用户总数已达3360万,而1999年只有240万。
    推动移动话音服务在全球快速增长的一大创新因素就是预付费注册。预付费注册服务最先由葡萄牙运营商TMN在1995年推出,这个主意来自瞬间的灵感。而在全世界有预付费移动通信服务的地区,新用户的增长大部分为预付费用户,而不是后付费的合同用户。
    有了预付费服务,运营商不用再担心用户的信用问题,虽然他们可能会面临平均每位用户账单额(ARPU)较低的难题。但是,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时很难鉴别用户的信用,这时预付费服务是最为诱人的,因为消费者自己能够确切地知道他们花费了多少,而又不用被合同所束缚。
    统计数据证明了这一点。在1995年中,世界上只有两个最富裕的国家——美国和日本的移动通信用户数超过了1000万。但是在去年年底,用户数在1000万以上的国家有23个,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南非、泰国和土耳其。有11个国家的移动通信用户数超过了2500万,这11个国家的用户总数高达7.5亿,而在这一阵营中,中国的用户数就占了四分之一强。
    从技术的角度看,世界上差不多有四分之三的移动通信用户使用的是GSM技术。以用户数计,最大的20家移动通信运营商中有15家采用的是GSM技术。这一开放性的技术最早是由欧洲开发的,以后在全球开花。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新GSM用户都来自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过去的两到三年中每个月新增的用户数都接近500万。
    与GSM竞争的是CDMA标准。据CDMA发展集团的统计,该标准到2002年年底在全球共有1.5亿用户,绝大多数(9000万)分布在美国。此外,亚洲也是一个日益重要的市场,特别是在cdma2000时代,CDMA发展集团称今年7月亚洲已有3000万cdma2000用户。
    以上都是关于2G的,而3G和移动互联网的情况究竟如何?为什么还没有大规模启动?
    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归于运营商身上的债务重担(实际上运营商被毁灭性的牌照拍卖逼到了濒临破产的境地),债务使他们延迟了基础设施的布设。何况,尽管3G一度被鼓吹得神乎其神,但是消费者却不愿意为这项服务掏钱。虽然全世界的人们都沉迷于短信(SMS)服务,但是要说人们都需要3G所提供的巨大带宽还是很困难的。
    互联网——跳跃式增长
   虽然Wi-Fi和蓝牙等无线技术显示的前景十分美妙,但是遗憾的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还没有真正到来。另一方面,固定线路的互联网服务却呈现出跳跃式的发展态势。
   全球互联网主机数从1999年的7150万台增加到2002年的1.45亿台,3年翻了一番。到今年年初时,全球的互联网网民数已达6亿。但世界上PC的数量增长相对来说较为缓慢,1999年为3.88亿台,2002年为5.44亿台。
   每千人中的互联网用户数从两年前的65增加到2002年年底的97,但是这个平均数掩盖了不同地区间的巨大差异。在美国,一半多的人口都能使用互联网,每千人中的用户数为538,整个美洲地区的每千人中的用户数为242。而在非洲的绝大多数国家,每200人中还不到一个0互联网用户,在布隆迪、乍得、刚果和埃塞俄比亚等国,每千人中的用户数少于1个。即便包括互联网市场高度发达的南非,整个非洲的每千人互联网用户数大约只有10个。 
    今天,在发达国家,最显著、最有影响力的互联网发展趋势是由宽带带来的革新性变化,这一趋势最终将导致行业大融合。
    根据ITU最新发布的“宽带的降生”报告,世界上的六千多万互联网用户中有十分之一是宽带用户,大多数人通过DSL上网,cable modem也较为普遍,另外,固定无线接入、无线局域网(WLAN)和城域以太网技术在某些地区也有应用。
  虽然全球宽带用户数表现出强劲增长的态势(2002年全球增长70%),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用户几乎都集中在世界上最为富裕的国家,这种现象在近期也不会有所改变,这是因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不但没有计算机,也不具备使用计算机的技能。不过,宽带的确是一个现实的趋势。
  目前,韩国在宽带普及和应用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五分之一的韩国人都能享受宽带接入服务。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一些欧洲的富裕小国在宽带方面表现得相当积极,宽带普及率甚至超过了美国。因此,宽带将如何改造未来的世界格局?可能三到四年后才能见分晓。      
内容来自:本站原创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03/12/11/20031211083000718750.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电信
文章标题:国际电信联盟报告:全球电信业呈现新格局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88   deb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