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当中国移动电话服务开始蓬勃兴起时,20家国内公司迅速进军手机生产领域。如今,随着一种成本较低的无线服务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多家公司又在所适用手机的生产领域展开了角逐。
由中国固定电话运营商中国电信(China Telecom)和中国网通(China Netcom)提供的这种服务名为无线个人接入系统(Access System)或个人手持电话系统(PHS),俗称“
小灵通”。
小灵通每分钟的话费约为1.5美分,而手机话费一般都不低于5美分。
小灵通手机的价格约为50到100美元,而普通手机的平均价格达200美元。
小灵通以固定电话网络为基础,通过用户附近的基站接收无线信号。
此项服务的覆盖范围仅有数公里,但这对许多人来说已经足够。
小灵通在中国率先获得大规模应用,但目前在越南和印度等国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美国的UT斯达康(UTStarcom)和朗讯科技(Lucent Technologies)以及中国深圳的中兴通讯(ZTE Corp.)是
小灵通设备的主要生产商。UTS斯达康在中国
小灵通手机市场拥有70%的占有率,其余部分由中兴通讯和中国普天(China Putian)等其他国内公司拥有。但在北京上周举行的展览会上,至少又有10家公司推出了自己的
小灵通手机。深圳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就推出了3款手机,试图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求。
更多手机生产商的涌现可能对使UT斯达康面临激烈的竞争。在中国手机服务供应商中国移动(China Mobile)和中国联通(China Unicom)这两家对手的竞争压力下,
小灵通业务能否顺利开展下去让人感到怀疑,UT斯达康的股价因此一直大幅波动。该股目前在纽约证交所的价格约为33美元,较年初上涨65%,今年8月份该股曾升至46.45美元。
总部位于加州阿拉梅达的UT斯达康第三季度收入有57%来自
小灵通手机业务,33%来自服务供应商使用的设备。其毛利率达32%。
这对利润率通常只有一位数的中国电子企业来说可是个诱人的目标。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电信业分析师威廉.比恩(William Bao Bean)在关于上周展览会的报告中写道,一家新的
小灵通手机生产商计划通借助低价格来实现公司的整体战略。他没有透露这家公司的名称。
UT斯达康首席财务长迈克尔.索菲(Michael Sophie)在本月早先时候举行的一次行业会议上承认,中国市场上
小灵通手机以及
小灵通通讯设备这两项业务的竞争都在不断加剧。该公司在一段时间内仍可依赖规模效应和领先优势。据CCBN Street Events的记录显示,索菲在会上称,公司已实现了规模效应,而且还能够推进技术的进步。
但他同时表示,UT斯达康正在努力促进
小灵通在其他市场的推广,并预计2004年来自中国市场以外的收入为5亿美元,约占预期总收入的20%。
竞争压力对于中兴通讯来说要小一些,该公司来自
小灵通电话和相关设备的收入占总收入的30%。
几个月以来,分析人士不断向这两家公司追问,如果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如期在今年年底前获得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3G)牌照,它们将如何应对。
UT斯达康在那次展会上展示了基于3G技术的
小灵通手机,该产品具有下载图像等功能。但由于普通
小灵通用户已达到一定规模,且来自中国广大低收入者中的潜在用户还会多得多,因此这些固定电话运营商是否会突然放弃
小灵通还值得怀疑。
新加坡研究公司GfK Asia公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中国的
小灵通手机和普通手机的销量将分别有望达到2,100万和5,650万部左右。
北京的市场研究公司In-Stat/MDR估计,到年底时
小灵通用户可能达到2,600万。一些人的预期更高,认为今年年底时会达到3,000万户,2004年年底时将达到5,000万户。
股票经纪公司瑞银(UBS)预计今年年底时中国普通手机用户将达到1.74亿,明年年底将达2.1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