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5G光模块技术及方案对比

摘要:论述了5G光模块的技术和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了4种波分复用技术应用于5G前传网络的优缺点,给出了后续5G光模块发展的策略建议。

  5G国家战略的实施,为国内5G通信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在交通、医疗等多个行业也形成了上百个5G创新应用场景,后续5G与各行各业之间的持续深度融合,将会催生出更多新需求,创建出新业态和新模式。

  光模块是5G网络中实现光电相互转换的基础单元,广泛应用于无线及传输设备,是5G建设的重要部分。5G建设的资金压力导致成本敏感,而光模块成本在5G前传部分设备中的占比高达50%以上。当前,业界纷纷开展5G光模块的低成本方案研究,5G光模块取得了长足进展,涌现出多种解决方案。

  5G光模块的技术和产业化进展

  随着5G技术的提出,国内外各个产业化平台纷纷开始进行5G光模块技术研究。2018年,新一代光传送网发展论坛(NGOF)开展了25 Gbit/s BIDI技术研究,该技术具有节省50%光纤资源、高精度时间同步等优势,契合5G业务需求,并可沿用10 Gbit/s时代业界广泛采用的1330 nm和1270 nm上下行波长组合方案,产业链成熟度高,方便产品的快速产业化。光模块上下游产业链共同推动,快速完成了25 Gbit/s BIDI光模块的标准化,推进指导了光模块厂家产业化进程。IMT-2020也同期开展了5G承载光模块研究工作,并根据5G发展进程,及时发布了《5G承载光模块白皮书》。现阶段,O-RAN联盟和IMT-2020也在积极推进MWDM和LWDM波分技术应用于5G前传的研究工作。

  据Lightcounting预测,5G前传光模块将在未来几年内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根据《5G承载光模块白皮书》的分析,在5G建设初期,宜选用施工和维护管理比较简单的光纤直驱方案,采用25 Gbit/s双纤双向灰光模块和25 Gbit/s BIDI光模块。但是,随着5G的深入发展,光纤资源紧张的问题将逐步凸显。因此,业界正在研发各种WDM解决方案。这些方案,根据其中是否采用有源设备,还可被细分为无源型、有源型和半有源型3种。5G前传典型应用方案[1]如图1所示,其特点对比详情见表1。

图1 5G前传典型应用方案

表1 5G前传应用方案特点对比(对应1个基站)

  基于建设成本、功能实现等多方面的综合考虑,在实践中选择半有源型场景已经成为业内共识。而在这种场景中根据实现波长的不同,也存在4种方案。

  (1)DWDM:参考ITU-T G.698.4(原G.metro),通道间隔为100GHz和50GHz,支持40/80个波长。

  (2)CWDM:参考ITU-T G.694.2,通道间隔为20 nm,支持18个波长。

  (3)LWDM:参考IEEE 802.3,通道间隔为800 GHz,扩展后支持12个波长。

  (4)MWDM:基于CWDM的波长进行左右偏移,采用非均匀的波长间隔,支持12个波长。

  在各方案研究中,为了便于运维管理,陆续开发、应用了一些新的技术。例如,为了实现前传网络的监控运维,业界正在光模块中开发基于调顶方式实现监控信息通道的功能,这样可以无需进行额外的前传来独立管理通道建设[2]。

  5G光模块的产业化进程重点依赖其中使用的核心光/电芯片,当前国内厂家在国家政策的扶植和各厂家的持续投入下,相关重要光电芯片的产品化程度虽然与国外有一定差距,但整体差距不大。国内外典型厂商光/电芯片产品化进程[1]见表2。

表2 核心光/电芯片产品化进程

  xWDM方案在5G前传中的对比分析

  由于高带宽应用场景的存在, 以及中国移动2.6 GHz频谱160 MHz带宽和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共建共享方案200 MHz频谱带宽的需求,在前传解决方案中单个基站需要12个波长。基于这些新的应用需求,对4种WDM技术方案进行分析。

  (1)25 Gbit/s DWDM方案包括两种不同的实现手段:一是采用波长可调谐光模块,该方案具有端口无关、波长自适应等优点,波长可调谐范围包括6波、12波、20波和40波等,可以一款光模块满足所有应用场景的需求,但可调谐光模块的高成本成为其推广、应用于5G前传中的瓶颈。业界现在也在积极开发低成本的窄带可调光模块,目前相关产品还处于验证阶段;二是采用固定波长光模块,该方案同样可以支持48波/96波,但整体运行维护更加复杂。从图2可以看出,DWDM波长处于色散代价[3]较高的区域,激光器仅能使用EML激光器方案,成本较高,其低成本的窄带可调方案仍处于验证阶段,无法在短时间内推向市场。

图2 波长色散代价

  (2)25 Gbit/s CWDM方案中的前6个波可采用无制冷DML激光器和PIN探测器的低成本配置,并且具有成熟的产业链支持,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可以很好地满足6波基站需求。但是,在面临12波应用需求时,CWDM方案的后6波也同样面临色散代价较大的问题,无法采用DML激光器,需要采用EML激光器或APD探测器来保证相同的链路功率预算;中间的6波由于早期光纤存在水峰效应,产业链供给相对空白。因此,在面临12波的应用需求时,该方案在成本控制上有较大难度,或者部分波长没有成熟的产业链支持。

  (3)25 Gbit/s MWDM方案在CWDM方案的前6波成熟产品的基础上,通过将这6波分别向左或右平移波长,从原有的6波扩展成12波,波长方案见表3。MWDM方案可以借鉴CWDM方案中DML激光器的成熟设计经验及工艺控制手段,激光器芯片的设计和制造难度不大,但是芯片重新设计的成本需要时间与规模化的应用来降低,器件设计也需要增加TEC温控来控制波长漂移,这是MWDM方案必须面对的问题。目前,中国移动正在组织产业链上下游进行MWDM技术方案及器件的研讨和开发。

表3 MWDM/LWDM中心波长

  (4)25 Gbit/s LWDM方案中的波长色散代价很小,采用PIN探测器接收就能很好地解决10 km甚至15 km的传输,但是目前LWDM方案仅有8个波长较为成熟。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共建共享5G基站,共站频谱带宽达到200 MHz,需要12波的解决方案,为此业内推出过多种方案,例如LWDM+CWDM混合、LWDM等距扩展配置等,最终选择按照800 GHz通道间隔上下扩展实现,具体的波长方案见表3。虽然在工温应用中,同样需要TEC控温来实现波长稳定,但此配置的8个波长激光器的产业链成熟。4个新扩展波长激光器,有一个借用25 Gbit/s CWDM 1291 nm,其余3个可在原有LWDM波长基础上扩展得到,因此在芯片技术方面不会有太多问题。但也需要产业链上游重新设计芯片,也存在规模化与成本之间的博弈。目前,中国电信正在组织产业链上下游进行LWDM的研讨和开发,初步预计将在2020年下半年完成在网的测试验证。

  不同的xWDM技术各有优缺点,当前主要的技术方向是6通道采用6波长CWDM配置;12通道采用12波长MWDM/LWDM配置;DWDM波长可调谐方案因为具有端口无关、波长自适应特性等其他方案无法取代的优点,所以后续如果低成本可调谐激光器技术成熟,DWDM方案也将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结束语

  5G网络建设的快速推进给光模块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活力。但是,多应用场景下不同技术解决方案的并存催生了多样化的光模块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5G光模块市场的碎片化。5G光模块市场的良性发展,需要尽快实现5G光模块技术解决方案的聚焦,通过标准化实现规模化效应,降低光模块成本和产业链风险,推动5G光模块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IMT2020. 5G承载光模块白皮书[R], 2019.

  [2] NGOF. 5G前传技术及应用白皮书[R], 2020.

  [3] ITU-T G.989.1.40-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NG-PON2): General requirements[S], 2013.

  文章作者

  宋梦洋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标准管理和光模块器件可靠性研究工作。

  李 岩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光传送网用光模块器件技术研究工作。

  蒋 波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光接入网用光模块器件技术研究工作。

  江 毅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技术战略规划、资本运作等工作。

内容来自: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20/06/25/20200625100400866543.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5G
文章标题:5G光模块技术及方案对比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68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