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1.3μm波长通信激光器在日开发成功

摘要: 东京大学和富士通日前试制成功了适用于1.3μm波长光通信领域、可将温度导致的光功率变动幅度控制到原来1/6左右的半导体激光器。这是一种通过在尺寸约数十nm的大量半导体结晶(量子点)中导入电流来激发激

 东京大学和富士通日前试制成功了适用于1.3μm波长光通信领域、可将温度导致的光功率变动幅度控制到原来1/6左右的半导体激光器。这是一种通过在尺寸约数十nm的大量半导体结晶(量子点)中导入电流来激发激光的量子点激光器。在+20℃~+70℃范围内,不需对温度导致的光功率变动进行补偿就能发送10Gbit/秒的光信号。由于不需要温度补偿的外部电路,因此有利于降低光发送器的体积和生产成本。目标是2007年达到实用水平。今后还将大力开发应用范围更广的1.5μm波长量子点激光器。此项开发成果已在2004年9月9日于瑞典斯德歌尔摩举办的欧洲最大光通信展览会“ECOC(European Conference on Optical Communication)2004”上发表。

  此次开发的量子点激光器在GaAs底板上重叠了10层在P型GaAs层上配置InAs量子点的结构(见图1)。通过采用多个量子点结构层,可在室温范围内确保10GB/秒通信所需的光功率。除发光部分外,其他结构跟过去的量子井式面发光激光器相同。   

  利用InAs激发激光时,波长通常在1μm以下。而此次由于是在GaAs底板上形成量子点,因此InAs结晶产生变形后带隙就会变窄,从而可在1.3μm波长条件下发生振荡。与通过在底板中使用昂贵的InP来振荡出1.3μm~1.5μm激光的量子井式激光器相比,可降低材料费。至于生产成本,“只要找到适于量产的高成品率成膜条件,成本就会跟过去差不多。”(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纳米电子联合研究中心主任荒川泰彦)

  与过去在通信领域使用的量子井激光器相比,量子点激光器具有光功率在高温下降幅小(约为原来的1/2~1/3)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荒川通过调整涂在GaAs上的碳原子量,进一步降低了温度依赖特性。由于发现了通过增加涂料量使光功率在高温下上升的特点,因此消除了量子点对温度的依赖特性。   

  这样,元件温度由+20℃提高到+70℃时的光功率下降比例就控制到了5%左右。而量子井过去的下降比例约达30%。“不过,要想达到实用水平,必须进一步增大可使用的温度范围。首先将达到+0℃~+85℃的程度,最终要力争实现-40℃~+120℃的温度范围,以便在阿拉斯加的冬季等极寒气候条件下也能照常使用。”(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的荒川)   

  为了使量子点激光器达到实用水平,荒川准备在大学里创建一家风险企业,打算让包括富士通在内的更多企业出资。

  
摘自 日经BP社 
 

内容来自:本站原创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04/09/14/20040914091219281250.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华为
文章标题:1.3μm波长通信激光器在日开发成功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88   deb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