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华人“光纤之父” 高锟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摘要:10月6日,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瑞典皇家科学院揭晓,素有“光纤之父”之称的华人科学家高锟以“光通信领域涉及光纤传输的突破性成就”与两名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共同获得这一殊荣,以奖励他们在光纤和半导体领域上的开创性研究。


光纤之父高锟

  【光通讯咨询网消息】昨日,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瑞典皇家科学院揭晓,素有“光纤之父”之称的华人科学家高锟以“光通信领域涉及光纤传输的突破性成就”与两名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共同获得这一殊荣,以奖励他们在光纤和半导体领域上的开创性研究。

  瑞典皇家科学院说,高锟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他将获得今年物理学奖一半的奖金,共500万瑞典克朗(约合70万美元);博伊尔和史密斯发明了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将分享今年物理学奖另一半奖金。 

  评审委员会在声明中指出,三名获奖者“帮助塑造了当今网络社会的基础”,他们“为日常生活带来许多实用的创新,为科学探索提供了新工具”。 

  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审委员会主席约瑟夫•努德格伦用一根光纤电缆形象地解释了高锟的重要成就:早在1966年,高锟就取得了光纤物理学上的突破性成果,他计算出如何使光在光导纤维中进行远距离传输,这项成果最终促使光纤通信系统问世,而正是光纤通信为当今互联网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感言:“我很满足,拿不拿奖没什么意思” 

  此前高锟在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说,我心里觉得一个人有这样的好运,能够做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情,而且做出来的影响是非常非常大的……我感觉很满足。 

  他说,我有这个机会,来开创一个新的领域,而且这光纤的生成,使得世界又有很大的变化,好像那个时候印刷机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了解将来的影响是什么样,而你知道印刷机出来之后,所有老百姓都可以跟读书人一样,可以拿到印刷出来的书,那样他们可以增加知识,这样便把我们的知识时代,能够进一步地作了解跟应用,所以我觉得光纤的开始,至少把我们所有的信息,所有要传送的资料,都可以很快地送给人家。 

  高锟说:“所以我很满足,我拿到奖没有拿到奖,完全对我是没有什么意思。”

坚持心中的梦想 

  早在1966年,高锟就在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用玻璃纤维作为光波导用于通讯的理论。他当时的出发点是想改善传统的通讯系统,使它传输的信息量更多、速度更快。 

  对这个设想,许多人都认为高锟的想法匪夷所思,甚至认为他神经有问题。但高锟经过理论研究,充分论证了光导纤维的可行性。不过,他为寻找那种“没有杂质的玻璃”也费尽周折。为此,他去了许多玻璃工厂,到过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及日本、德国,跟人们讨论玻璃的制法。那段时间,他遭受到许多人的嘲笑,说世界上并不存在没有杂质的玻璃。但高锟的信心并没有丝毫的动摇。他说:所有的科学家都应该固执,都要觉得自己是对的,否则不会成功。 

  后来,他发明了石英玻璃,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根光导纤维,使科学界大为震惊。
 
  从此,光纤取代了体积庞大的千百万条铜线,成为传送容量接近无限的信息传输管道,彻底改变了人类的通讯模式,促成了互联网的应运而生。
 
  2000年,高锟与邓小平一起被《新闻周刊》选为“二十世纪亚洲风云人物”。 

  由于他的杰出贡献,1996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于1981年12月3日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63”的小行星命名为“高锟星”。 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在“高锟星”的命名典礼上致词时曾说:“今天以后,我知道每次我和小孙女看夜空的时候,将会告诉她,其中一颗是‘高锟星’。我还会对她说,就在那刹那,数不清的光纤,正在传递着数不尽的数位(bits),把人类世界推进高速资讯的新纪元。” 

  现今,由光纤构成的系统“滋养”着我们的通信社会。这些低损耗的玻璃纤维推动了全球宽带通信,比如因特网。光在这些细玻璃线中流动,携带着几乎所有的四面八方的电话和数据通信。文本、音乐、图像和视频可在瞬间进行全球传输。 

赞不绝口的太太——巨人背后的女人 

  高锟曾一度忙于写自己的传记。在接受采访时,他表示:“我的传记第一个章节就是写我和太太结婚的情形,你可猜想这是为什么。但我不知道应不应该出版。”一提及太太黄美芳,高锟更掩不住满脸的幸福和满足。只要一有机会,高锟就对太太赞不绝口。高锟夫妇现有一子一女,如今都在美国硅谷生活和工作。 



高锟教授与太太黄美芳。



高锟与讯石的缘分 

  在讯石第一届光纤通讯市场暨技术专题研讨会上,讯石有幸邀请到了高锟教授作为主讲嘉宾。会上,一向比较低调的高教授语出惊人:”在通讯领域,再过一千年也没有一个材料可以取代光纤。”与会听众在惊讶之余,也折服于高教授的自信与渊博的知识。 

  2006年10月11日~13日,由香港光电协会主办的ICOIA国际光电联会上,讯石作为大会的支持机构出席。



高教授(中)与讯石代表合影。


 
  在会议休息期间,讯石有幸邀请高锟教授到讯石的台前,进行了轻松、愉快的交谈。高教授兴致勃勃地与讯石代表交谈,直到会议重新开始。交谈中我们得知高教授原籍上海,早年到香港,曾在英国、德国、香港等地工作过,高教授风趣地说:“除了英语、德语我还会讲广东话、上海话呢。”高教授虽多年在海外居住,但乡音未改。双方谈着谈着就说起了家乡话(上海话),能在香港听到乡音,双方都倍感亲切。利用这个短暂的时间,高教授与讯石代表合影,记录下了这珍贵的时刻。 

高锟简介:

  高锟,1933年出生于中国上海,现拥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他1965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博士学位,1987年至1996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第三任校长,并于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高锟被誉为“光纤之父”。是由于他早在1966年就在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用玻璃纤维作为光波导用于通讯的理论。简单地说,就是提出以玻璃制造比头发丝更细的光纤,取代铜导线作为长距离的通讯线路。这个理论引起了世界通信技术的一次革命。随着第一个光纤系统于1981年成功问世,高锟光纤之父”美誉传遍世界。

  高锟还开发了实现光纤通讯所需的辅助性子系统。他在单模纤维的构造、纤维的强度和耐久性、纤维连接器和耦合器以及扩散均衡特性等多个领域都作了大量的研究,而这些研究成果都是使信号在无放大的条件下,以每秒亿兆位元传送至距离以万米为单位的成功关键。

[讯石报道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内容来自:讯石光通讯咨询网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09/10/07/20091007025623826684.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光纤之父 诺贝尔物理学奖 高锟
文章标题:华人“光纤之父” 高锟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88   deb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