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华为砸50亿加速3G进程 大唐移动打破独角戏

摘要:华为自3G概念初始,即投入巨资,对技术和产品进行开发。在3G推行在即的现在,华为对中国的3G市场、对公司的3G战略又是如何考虑的呢?  记者采访了华为负责3G业务的高级副总裁余承东先生 。  3G环境


华为自3G概念初始,即投入巨资,对技术和产品进行开发。在3G推行在即的现在,华为对中国的3G市场、对公司的3G战略又是如何考虑的呢?
  记者采访了华为负责3G业务的高级副总裁余承东先生 。
  3G环境已经成熟
  “当年GSM建设的初期,第一代大哥大也在进行扩建,现在看来这是一个浪费,因为GSM投入运营后谁还会用大哥大呢?相同道理,现在电信部门在GSM和GPRS的扩容上面花费大量的投资也是浪费。因为随着3G的建设这些投资可能变为无效投资,何不把这部分投资一开始就放在成本更低、性能更高的WCDMA上。”余承东对记者说,“3G是一个高性能的业务承载平台,这就如同将以往崎岖不平的小道扩建为宽阔的高速公路,势必会带动一系列行业应用的出现和消费需求的实现。” 余承东说。
  余承东解释说,以往人们的误解在于认为3G产品价格过高,但实际上,由于技术上的进步,3G比传统GSM成本优势更为明显,价格更低。此外3G运营成本(OPEX)也将比2G低。余承东分析,由于建设成本的关系,估计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网通等三家运营商的3G建设总投资三年不会超过2000亿元。
  记者了解3G业务几年前在国际市场投入运营,但实际收益并不尽如人意,余承东认为这有四个主要原因:一、电信运营商由于过高牌照费用摊销等因素,导致初期价格较高;二、终端设备缺陷打击消费者热情,例如手机过于笨重、待机时间短;三、网络建设需要过程;四、业务开发需要时间,内容与应用还比较匮乏。
  国外3G存在的缺陷现在国内已基本解决,“3G能提供比GSM质量更好的通话效果、比小灵通更为便宜的通话费用,因此,在中国是有广泛需求的,它的出现将大大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押宝WCDMA
  不可否认,华为错过了小灵通等市场的开拓,并承担了3G开发高投入的巨大风险;但是从另一面来讲,华为的大手笔3G投资使得其拥有了在3G领域的优势。
  余承东介绍说,华为在3G主流标准WCDMA上一直是重点投入,华为从1995年启动关键技术研究,1998年开始进行商用系统研发,累计投入资金超过50亿元,投入研发人员3500多人。公司今年投入3G研发的费用接近10亿元,占公司研发总投入的3成以上。可见华为公司对3G的重视程度。
  到现在为止,华为公司已全面掌握WCDMA核心技术,成为全球少数几个能够提供全套商用系统的厂商之一。
  在商业应用上,华为的WCDMA产品已经在阿联酋、香港、毛里求斯、马来西亚等地进行了成功应用。今天,华为具有了3G领域全面的优势,包括技术优势、规模优势、市场优势等多方面的优势,华为已经拥有包括GSM、WCDMA、CDMA2000和TD-SCDMA产品在内的全套移动通信解决方案。
  期待3G
  余承东表示,希望中国3G建设能一开始就采用基于“R4+部分R5”的架构,一步到位,占领世界的先机。
  对华为在中国未来3G的市场份额的展望,余承东表示了很强的信心:“我们希望借助3G创造又一个时代,华为在光网络、ADSL、移动等业务占据了中国60%以上的份额,我们希望3G也能和其他产品一样。”
  韩国在CDMA市场的率先开发使得三星、LG等韩国厂商在CDMA终端建立了大量的国际领先优势,余承东希望,中国对3G的应用能使得华为这些国内厂家获得良好的市场运用环境,并借此开拓国际市场;因为,3G如果能在中国如此地广人多、且环境各不相同的国家得到成功应用,无疑是很有说服力的。
  余承东最后表示,由于3G建设周期比较长,假设明年年中发放牌照,则到后年才会投入运用,因此有关部门可否考虑更快地促进3G的启动。从各方面大环境来说,目前3G泡沫已经过去,产业环境回归务实,国内3G产业环境已经形成,而系统解决方案也已经成熟,借此机会启动3G,对国民经济的促进、对国内企业的促进、对我国科技和通信水平和提高是大有帮助的。
  大唐移动打破独角戏
  从1998年TD-SCDMA立项到如今3G标准渐趋明朗,“一直饱受外界讥笑、缺钱又缺人”的大唐移动用“如履薄冰”来形容一路走来的心情。2004年9月,3G标准谜局终于拨云见日,有关3G标准很有可能采用混合组网方式的消息让大唐移动尝到了苦尽甘来的滋味,同时,在由三大部委联合立项支持TD-SCDMA产业联盟的7亿元人民币国家专项资金中,大唐移动作为最大赢家将获得2亿资金的支持。大唐内部人士用“这意味着TD-SCDMA取得了关键的阶段性的胜利”来总结这一历史时刻。
  按大唐移动总裁唐如安的话讲,从 TD-SCDMA的标准提出到如今,大唐已经经历了四个阶段,每一步都很艰苦。在标准创立、关键技术开发、和截止到今年上半年的商用化阶段,大唐移动在TD-SCDMA上的研发投入总计已经超过10多亿元人民币,资金缺口一直是大唐的隐痛。从今年2004年下半年开始,大唐移动终于驶入了“快车道”,即3G市场的大规模商用和后研发阶段。
  的确,熬过来的大唐移动正处于一个战略拐点。现在,几乎每家大型的通信设备公司都有相关部门针对TD-SCDMA进行密切关注,但是,在2003年以前,他们的“支持”大多也只限于关注。而由大唐移动牵头的14家TD-SCDMA产业联盟在大多数情况下也一直是由大唐移动独臂支撑。
  如今,形势截然不同了。从中国政府对3G牌照的迟迟不放和7亿元的项目拨款,一向善于察言观色的欧盟看出了TD-SCDMA的大势已经不可逆转。一个由西门子牵头,成员包括沃达丰、全球GSM协会和北京邮电大学的项目团队已经组建完毕。这个涵盖了运营商、制造商以及本土研究机构的项目组,于今年9月中旬向欧盟提交一份技术意见书,以获得欧盟对WCDMA和TD-SCDMA两种3G标准进行捆绑的研发资金支持。
  事实上,这种“皆大欢喜”的局面是处心积虑的大唐移动一直期待的。在业内人士看来,在3G研发和商用上,广结良缘的大唐一直在为叫好不叫座的TD-SCDMA积聚人气。
  从2002年10月成立TD-SCDMA产业联盟,到2003年授权意法半导体开发终端芯片,再到合资的天科技成立,大唐在极短的时间内连续出招,并且大打民族产业旗,以求一呼百应。大唐电信董事长周寰习惯强调,TD-SCDMA不只是大唐的事,而是关系到整个国家移动通信战略的事。
  不过,尽管大唐移动渴望打破独角戏的局面,但是,全球性的IT寒冬让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大唐集团更加步履维艰,国家有限的项目经费和银行举债,这种有限的融资渠道从长期来说势必难以为继。因此,在大唐看来,除了期待有关部门应该给予大唐更多更实质性的支持,从政策保护到经济支持甚至政府公关等,最关键的就是尽快启动3G市场,唐如安表示,当国内各运营商还都处在研究评估阶段,必然会与TDD和FDD厂商进行充分交流。大唐移动将通过现场试验来验证TD-SCDMA在业务、功能、性能和成本方面的优势,用事实证明TD-SCDMA在未来3G的运行中是值得选择的。
  事实证明,打起民族旗是大唐移动最聪明的商业战略。有消息称,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在计划提交给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的3G规划方案中,均提出以“WCDMA+TD-SCDMA”的模式进行混合组网。一个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中国电信和网通选择TD-SCDMA的可能性非常大。
  至于实力较弱的卫通则更是在早前传出花费800亿元打造TD-SCDMA网络建设的消息,虽有“画饼充饥”之嫌,但也是秋波频频。
  不过,大唐移动的3G帝国能否真正建立起来,最后的砝码还是3G产品的商用和产业化上。今年下半年以来,大唐移动正在马不停蹄开始新的广结联盟。在新一轮的合作伙伴中,日本的Access公司、摩托罗拉、北电网络正在成为大唐移动共推TD-SCDMA商业芯片的亲密伙伴,在这场被业内人士称为“TD的扩军运动”中,大唐的宗旨是在全球范围内开放合作,形成完整的TD-SCDMA产业链和多厂商供货环境。

-------------------经济观察报

内容来自:本站原创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04/10/28/20041028085144203125.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华为
文章标题:华为砸50亿加速3G进程 大唐移动打破独角戏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88   deb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