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2011:业务网提升驾驭能力

摘要:2011:业务网提升驾驭能力,在征战移动互联网的进程中,运营商逐渐认识到必须打破原有的围墙模式,充分把各种创新力量纳入整个产业链中.
        在征战移动互联网的进程中,运营商逐渐认识到必须打破原有的围墙模式,充分把各种创新力量纳入整个产业链中,形成一个更加成熟的价值链。

     当前,建设智能网络已经成为电信运营商的共识。业务网作为智能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在朝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前进。

       2011年,电信运营商将继续利用IMS、RCS、电信能力开放网关、视频传输等技术改造业务网,持续提升业务网的驾驭和适应能力。

      提高业务网的应用驾驭能力

      据IDC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球个人及企业用户在多媒体业务的支出将由2006年的2900百万美元跃增至2011年的1.78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43%。全球个人多媒体消费支出(固定、移动及融合)将从2006年的2600美元增长至2011年的1.48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41%。全球企业用于与统一通信UC相关的产品和服务上的之处将从2006年的330万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2900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54%。

     面对如此诱人的市场,电信运营商如何抓住?IMS脱颖而出,它已经成为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控制核心”。利用IMS不仅可以创建丰富的个人应用,而且可以同那些在统一通信市场浸淫多年的厂商相抗衡。

      全球范围内的主流运营商已经相继启动核心网向IMS演进的计划。在国内,2010年,三大运营商在IMS市场稳扎稳打。按照中国移动的规划,2010年基本完成IMS网络全国覆盖,2011年将借助IMS继续抢滩大客户市场,为政企用户提供V网伴侣业务、融合的Centrex业务、视频会议业务以及统一通信业务。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将继续扩大IMS的试点工作范围。而运营商对IMS的重视也将引起设备商的争相竞逐,预计2011年,华为、中兴、上海贝尔、爱立信以及诺西将继续加大对IMS市场的投资,谁将获得运营商最多的市场订单,拭目以待。

      持续提高核心网的业务驾驭能力以及适应新生市场的能力已经成为运营商和设备商的共识。中国移动正加紧在分布式业务网DSN的布局,为了进一步验证DSN架构的可行性,中国移动2011年将在四川移动和江苏移动展开试点工作,试点项目主要是围绕CM-IMSP2PStreaming产品进行,构建包括机顶盒、CM-IMS的P2P流媒体结合平台,以便为后续IMS向DSN演进奠定基础。

      而华为则提出了虚拟核心网的概念,和DSN理念相似,两者都重点强调了虚拟化的支持,以适应云计算的发展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运营商将继续加大对RCS技术的研究和投资。运营商希望通过将RCS和IMS相结合,为个人提供更具竞争力的整套的基于通讯录的远程呈现、即时通信、群组聊天、文件传送等在线通信应用,帮助运营商占据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主动地位,抵挡Facebook、Skype等业务对运营商应用市场的侵蚀。

开放进一步深化

       在征战移动互联网的进程中,运营商逐渐认识到必须打破原有的围墙模式,充分把各种创新力量纳入整个产业链中,形成一个更加成熟的价值链。特别是在前有谷歌后有苹果的挑战下,运营商的开放需求更为迫切。

       爱立信专家表示,在移动通信渗透率不断提升、逐步接近人均拥有连接的形势下,电信能力开放已经发展成为与物联网、M2M平行的新的电信商业拓展领域,成为主流运营商进一步成功增长的必由之路。

     中国移动正在进行一个wIMS项目,强调的就是IMS和Web2.0技术的融合,通过开放API和Widget等技术将IMS网络和业务能力开放给互联网用户,并使其融入Web2.0的生态环境,以提供通信网络与互联网的混搭应用,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增加运营商的收入。

        中国电信也希望实现IMS的开放,通过Widget等技术将IMS业务能力开放给第三方开发者,利用IMS的开放性提供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更加丰富灵活的业务。

         诸如爱立信、华为等设备商也推出了业务能力开放网关,可以预计,随着相关产品形态的成熟,三大运营商的电信能力开放在今年将得到进一步深化。

视频传送成研究重点

      三网融合政策的进一步出台使得三网融合不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口号宣传。从业务层面上讲,视频将成为运营商未来三网融合业务的主流表现形式。因此,如何将视频业务更好地推送至用户桌面成为运营商的主要任务之一。

     目前,国际上IETF和ITU等标准组织都在进行视频传输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包括如何增强视频质量、如何降低视频分发的带宽以及自适应的视频OAM机制。据参与标准制定的华为专家告诉记者,这些标准工作组主要包括DECADE、PPSP、AVT和HTTPStreaming。而中国电信、中国移动都有参与这些标准的研究。

     而在网舟咨询看来,内容交付网络CDN、深度数据包检测DPI、视频编解码技术以及数字版权DRM等一系列围绕视频等的技术将成为2011年运营商的研究和投资重点。

       在移动互联网战场上,运营商已经将业务网这颗“子弹”打出,虽然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但正所谓“让子弹再飞一会儿”,业务网必将成为运营商征战移动互联网的一枚好令牌。
内容来自:IT时报a5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11/01/04/20110104013157667125.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三网融合 华为 中国电信y
文章标题:2011:业务网提升驾驭能力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88   deb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