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石光通讯咨询网】近日,某通信论坛一篇名为“惊闻联通PON集采因为厂商联合涨价,停了!”的帖子火了,引起很大关注。传言联通刚刚开始的PON集采停了,原因是厂商打算联合涨价。一方面说明PON的价格低到不能再低,厂商无法承受了;二是说明业界也开始恢复理性,不能继续打价格战了。对此,讯石也进行了一些调查。
近年来,设备商PON的价格在运营商面前持续被压低,甚至低于成本价,这种恶性竞争带来的结果必然是行业最终的崩溃。况且,运营商也应该考虑低价采购所带来的后果将是高昂的维护费用,毕竟低于成本价的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尽管随着PON设备的大规模使用,终端降价是必然。但是持续被压价,甚至低于成本价,这样设备商的日子没法过了,只能奋起反击。日前传闻设备商欲寻求价格联盟的形式以自保,在强大的运营商面前,或许这也是万不得已的做法,毕竟成本太高,无法再进行低价销售。
有报道称,按照目前的产业趋势,涨价是必然的,因为厂商已经没有了扩张地盘的动力,另外联通自己也知道上一次集团的集采价格已经低得让厂商拒绝在省内执行,厂商不是慈善家,今年将不可能继续降价。
今年整个通信产业大环境处于亚健康状态,再加上受经济形势大环境的影响,今年运营商投资情况也并不乐观。运营商资费一再下降,只能把成本压力转嫁到上游设备厂商,走进低价采购进一步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势必提高运维成本提高,这也将导致利润下降,之后再低价采购,这样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而PON厂商也在面临材料和人工等成本的压力,在PON这种大规模采购品类中,厂商没有办法以其他产品的销售补充其亏空,只能维护价格的水平。
PON价格变化牵动上游BOSA厂商
假若PON设备被压价,随之而来设备商也将对上游器件商提出更苛刻的采购价格。据讯石了解,处于PON产业链的BOSA器件,今年来的价格下降得尤为厉害,据悉,最近烽火、华为对BOSA光组件的采购价就下降很多。据业内人士分析,BOSA中的芯片价格虽然技术含量高但是价格也很便宜了,相反管帽CAP和HEADER及底座成本却占据了大部分成本,但这块材料来源大部分在日本和西德,这样一来材料受制于人,想要再控制成本难上加难。PON价格的一降再降,已严重影响到BOSA厂商的利润,目前BOSA厂商处境艰难,在亏损边缘挣扎。
据了解,日前中国电信PON招标结果已经出来了,烽火、华为、贝尔和中兴等设备商持续引领风骚。而在Infonetics公布的2012年全球PON设备商销售收入排名中,中兴以20%仅次于华为的33%,排名第二。据悉,此次中兴中标中国电信的份额下降是因为其设备提价了, 这样一来,或许中兴的上游供货商也将受到很大影响。对于此次联通停标事件,大部分业内人士都表示并不清楚。
业界呼吁理性应对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PON价格早该合理回归,无论是设备商还是运营商都不应再打价格战,面对整个通信业的发展,各大厂商需要理性思考,毕竟唇亡齿寒是件不光彩的事情,况且提高整个行业的利润也是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有人认为设备商要对抗强大的买家,实力还是非常薄弱,也许这样一出联通停标,只是联通单方面的停止,看到价格上升暂时的“冷落”调整。这样一场博弈势必将拉开。
也有专家认为,PON价格的确太低了,厂商价格联盟属于正常的保护自身的利益的做法,只是价格应该回归理性,作为一根绳子上的蚂蚱,无论是运营商还是供应商,都应该理性,合伙赚钱才是最重要的。再者,假若真的进行价格联盟了,难保一些厂家不会中途变卦,价格跳水,到时候受损的还是大部分厂家。因此,大部分业内人士支持理性,光进铜退,回归理性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