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讯 “芯动力”人才计划邀您体验南京光子集成电路之旅!11月6-9日,“名家芯思维”--光子集成电路:技术方案和生态系统研讨会、第80期国际名家讲堂 - InP光子学和【集训营】将在南京隆重举行。会议获得国内外著名光子集成科研院所和光子行业领军企业支持,围绕光子集成技术交流,了解集成光学前沿发展,挖掘未来光子集成电路发展新机遇。本篇将为您详细介绍“名家芯思维”--光子集成电路:技术方案和生态系统研讨会。
“芯动力”人才计划南京光子集成电路之旅活动
会议名称:“名家芯思维” -- 光子集成电路研讨会
会议主题:光子集成电路 -- 技术方案和生态系统
会议时间:2018年11月7日 (周三)
会议地点:南京江北新区研创园腾飞大厦D座4楼报告厅
主办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MIITEC)
承办单位:江北新区IC智慧谷
支持单位:深圳市贝思科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南京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
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
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网络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南京江北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东隆科技集团
报名方式
欢迎拨打讯石工作人员咨询电话
雷仕杰 18588287357、0755-82960080-158
谢 彬 13715354269、0755-82960080-118
或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
“名家芯思维”
光子集成电路:技术方案和生态系统研讨会议程
光子集成电路:技术方案和生态系统研讨会讲师专家
李志华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硅基光电集成技术研发中心主任、研究员
演讲主题:硅光子工艺平台
于1998年和2002年分别获得中南大学材料科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6年获得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学位并加入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从事光互连技术及先进电子封装技术的研究;作为负责人主持了国家863课题 “高速芯片之间光互连技术与试验平台”;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承担了国家重大专项“封装基板关键技术研究”和“硅基光互连后道工艺及耦合封装技术研究”等课题;2011获中科院公派留学资格,于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从事RoF研究工作;2015年8月开始负责微电子所硅光子平台技术的研发,基于微电子所CMOS工艺线开发了成套硅光子工艺库、器件库以及PDK,于2017年5月发布了国内第一个8英寸硅光子平台,并开展面向国内外硅光子研究和产品开发的MPW流片服务和定制化工艺服务,致力于建立世界一流的硅光子工艺平台。
储涛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
演讲主题:硅基光电子器件
1991年于四川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电科43所工作:1996-2003年在日本京都工艺纤维大学从事光电仪器和半导体检测研究、获工学博士(2002)、2001-2003年任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2003年起从事集成光电子学研究,2003-2009年任日本光产业技术振兴协会(OITDA) 研究员、东京大学先端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2006-2011年任NEC中央研究所硅基光子学研究部主任、主任研究员;2009-2011年任日本国家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 纳米器件中心主任研究员、总括主管。2011-2016年在中科院半导体所任中科院特聘研究员,国科大教授。2017年1月起任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教授。
Christine Tan
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副总裁
演讲主题:混合集成 - LioniXTriPlex 基于二氧化硅/氮化硅的工艺平台
Christine Tan是LioniX International B.V.和Vision & Action B.V.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将国际前沿的芯片技术引进中国市场。Tan博士是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IET Fellow、英国皇家特许工程师Chartered Engineer,博士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本科(第一等荣誉)毕业于英国帝国理工大学。Tan博士曾担任核心角色,在全球排名第二的半导体代工厂Globalfoundries为主任工程师,德国多尼尔医疗集团为项目主管,上海新微技术国际合作中心为业务拓展主管。Tan博士发表了10余篇国际科学期刊的文章,以及4项美国和中国的专利。获得荣誉包括淡马锡/新加坡科技国际奖学金、Russell and Sigurd Varian奖(美国最佳研究生),Nellie Whetten Poh-Yeh Lin奖(康奈尔纳米制造),Globalfoundries全球质量奖(第一等奖)等。
Norbert Grote
德国Fraunhofer HHI研究所光子器件部副主任
演讲主题:
1、混合集成 - 有机平台 Hybrid Integration - Organic platforms
2、基于磷化铟的单片集成电 - InP based Monolithic Integration
诺伯特·格罗特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致力于III-V的LEDs和GaAs DFB激光器的研究。在1980年,他加入了德国Heinrich-Hertz-Institut fur Nachrichtentechnik Berlin GmbH并任职于集成光学部门,主要为电信设备开发磷化铟(InP)光学元件。1994年任材料部部长,2005年任光子元件部的副部长(约85位属下职员),管理不同的研发团队,专注于InP材料技术、激光设备、InP光电集成电路(PICs) 以及聚合物PLCs的混合集成,2015年开始在HHI公司担任咨询工作。诺伯特·格罗特博士主要从事外延和各种电子(HBT)和光子器件的研究。多年来,诺伯特·格罗特博士广泛参与了在公共和工业领域开展和协调光子学相关的研发项目,协调了欧盟资助的FP6 MEPHISTO项目,且是EU- fp7项目EuroPIC和PARADIGM InP光电集成电路技术管理团队的成员。2011年,诺伯特·格罗特博士担任了关于InP及相关材料(IPRM) 著名实习生(Intern)会议的董事长,2011-2013年担任IPRM国际指导委员会主席。
张华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演讲主题:封装在光子集成中的重要作用
张华分别于2000年和2003年获吉林大学微电子技术学士学位和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硕士学位,于2007年获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博士学位,专业为光电子。在光电子集成芯片、光通信器件封装技术方面拥有10余年经验。作为项目负责人,曾主持过多项国家科技项目。曾发表国际期刊论文、会议论文近20篇、获近10项国内外发明专利。目前就职于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从事技术与产品的战略规划、标准制定、技术合作等工作。加入海信之前,于2008年至2011年在加拿大Enablence公司任高级研发工程师,从事基于平面光波导芯片混合集成技术的光收发器件的开发工作。
谢奕
欧洲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link部门商务经理
演讲主题:硅光技术开发和生产服务
解奕博士出生在中国柳州。他在南京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之后留学欧洲,在比利时荷语鲁汶大学和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获得欧盟Erasmus Mu ndus 纳米科学与技术硕士学位。并在比利时荷语鲁汶大学获得金融工程硕士学位。他在比利时根特大学由于对可调制发光的III-V半导体激光芯片的研究成果而获得电气工程博士学位。他目前就职于欧洲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担任imec.link部门的商务经理,主要负责全球硅光MPW业务和中国ASIC市场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