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讯 近期,美国对华加征高额关税政策引发市场广泛关注。针对政策影响,多家通信行业企业通过投资者互动平台或公开声明作出回应,普遍表示“影响有限”,并积极采取供应链调整、海外产能布局等策略以应对不确定性。
供应链多元化与海外建厂成主流策略
台积电表示与英特尔达成初步协议,计划共同运营美国晶圆厂,台积电持股20%,以规避关税风险。NVIDIA与AMD表示将启动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生产计划,通过本土化制造降低关税引发的成本波动风险。
中际旭创和新易盛均强调泰国生产基地的重要性,前者表示泰国厂已具备光模块全链条生产能力,后者称泰国工厂一、二期产能充足,可灵活调配海内外资源。光库科技与永鼎股份也提到意大利、泰国等地的海外子公司及生产基地对分散关税风险的积极作用。剑桥科技强调其马来西亚工厂生产的出口美国产品未被纳入征税范围,且德国-波兰及北美基地可满足区域客户需求,结合关税税率差异(马来西亚24% vs 越南46%),整体影响可控。
关税豁免申请与成本优化并行
中际旭创表示正评估产品关税豁免比例,若符合条件将提交申请;华工科技则利用越南、匈牙利等“关税洼地”国家的海外产能,弱化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其自研硅光芯片方案使400G产品较竞品成本降低超25美元,进一步巩固差异化优势。立讯精密表示,电子制造业通常采用FOB模式(关税由客户承担),叠加多元化客户与全球产能布局,公司受关税直接影响有限。
本土制造与供应链重构应对长期挑战
爱立信表示通过美国德克萨斯州工厂满足本土需求,并探索构建西方供应链以降低对亚洲元件的依赖。诺基亚表示虽通过收购Infinera布局美国制造,但关键零部件仍需进口,诺基亚CEO坦言需平衡成本转嫁与利润压缩的两难选择。
市场信心与风险可控成普遍基调
天孚通信与长光华芯均表示当前订单稳定,需求未现明显调整。后者作为国产激光芯片龙头,受益于中国对美反制关税,进一步推动进口替代。亨通光电称对美销售占比不足0.1%,影响可忽略。仕佳光子表示对美销售占比“较低”,影响微乎其微。三安光电指出,其海外收入占比仅13.81%,关税对现有业务影响较小。太辰光表示尚未收到客户关于关税的负面反馈,正与受影响客户协商降低业务冲击;博创科技称影响尚待观察,但已做好风险应对准备。
结语
面对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通信企业普遍采取全球化产能布局、供应链多元化及技术创新等策略,以降低风险并提升竞争力。短期内,多数企业通过现有海外基地与客户协同消化影响;长期则需加速本土化制造与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以应对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