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讯 (原文作者:Iain Morris,Light Reading国际编辑)根据活动主办方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的数据,2025年的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约有10.9万名参会者。
如果不是仿生人或西班牙学生(为了凑数而被免费午餐的承诺吸引到会场),那么他们是谁?请记住,根据Light Reading的统计,2015年至2023年间,北美和欧洲的20家电信公司裁员近44万人。同期,AT&T和Verizon的员工总数减少了44%。然而,MWC似乎无视行业的萎缩,规模逐年扩大。
GSMA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访客数量增加了8000人,使2025年MWC的规模与2019年持平,成为历史上最大的一届。与2022年涌入巴塞罗那的6.1万人相比,这一数字大幅增长。当时,中国以外的疫情封锁刚刚结束,很少有人能预料到仅用三年时间就能恢复到2019年的盛况。
不仅仅是电信行业的员工数量在减少。爱立信(仅次于中国华为的第二大参展商)去年底的员工数量比2015年减少了2.2万人。诺基亚在失去与AT&T的无线接入网(RAN)合同后,最近裁减了数千名员工。顾名思义,MWC本应是一个以移动通信为主题的活动,但根据Light Reading的姊妹公司Omdia的数据,去年全球RAN产品销售额下降了50亿美元,至约350亿美元,而2023年也出现了同样的降幅。
别谈6G
与此同时,今年的MWC缺乏新意。人工智能是一个通用话题,而非电信行业专属,MWC上讨论的许多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应用于银行、能源、零售或其他众多领域。其中一些甚至很难称得上是人工智能。一些组织随意贴上人工智能标签,就像MWC的早起者喷上须后水以掩盖前夜的异味。在5G未能推动电信公司销售增长后,几乎没有人愿意考虑6G。“平淡”是几位行业高管用来形容今年展会的词。
问题仍然是,这些参会者是谁?尽管面临财务挑战,大型电信公司和设备供应商是否派出了更多员工?这似乎不太可能。初创公司蜂拥而至?同样,它们的影响力不足也使得这种可能性很低。分析师这一蓬勃发展的群体似乎越来越多地涌入展会。但如果没有行业高管可供分析,分析师们就会像没有花朵的蜜蜂一样毫无意义地嗡嗡作响。
有几种可能的解释。据报道,华为所在的1号展厅人满为患(本文记者未能前往),这家中国设备供应商与西方竞争对手不同,声称去年业绩良好,销售额增长了22%。虽然尚未发布2024年年报,但华为在2021年至2023年间净增了1.2万名员工,使其员工总数达到20.7万人。作为中国实力的典型展示,它可能派出了足够多的人马,足以发动一场海外“入侵”。
然而,另一种可能性是,今年的参会者中有比往年更多的人来自电信行业以外。多年来,虚拟化和云化等趋势一直在缓慢地将权力平衡从爱立信和诺基亚等传统供应商转向IT公司,无论是AWS和微软等超大规模企业,还是戴尔和英特尔等硬件制造商。人工智能是这一现象的最新例证,促使芯片巨头英伟达和众多软件开发商对电信行业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尽管存在诸多问题,但该行业每年固定和移动服务的销售额毕竟超过1万亿美元。
仿生人尚未出现
因此,参会人数的增加可能并不是行业健康发展的标志,而是其被外部力量接管的迹象。云化的真正驱动力可能只是简单地需要跟随那些能够产生更好规模经济效应的大公司。但长期影响是,爱立信、诺基亚和其他公司已经在硬件开发领域让出了部分角色,最终也将退出定制芯片设计等活动。
2023年,诺基亚放弃了构建云基础设施平台的努力。“坦率地说,我们跟不上云领域的创新,我们的行业也跟不上,”诺基亚云和网络服务业务负责人拉加夫·萨加尔在今年展会上对Light Reading表示。爱立信仍在抵抗。但还能坚持多久?
年长的展会参与者可能会觉得MWC来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而2026年无疑将迎来又一个充满动荡、裁员和对反乌托邦式人工智能未来日益焦虑的快速年份。至少目前,仿生人仍然无处可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