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讯 6月6日,上交所上市委审议公告,北京凯普林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在科创板首发上会。凯普林深耕激光领域,积累了技术和质量上的领先优势。截至2023年12月末,公司激光器产品已远销60多个国家,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医疗健康、精密加工、消费电子、新能源等行业领域。
创新产品带来营收、利润爆发式增长
据悉,凯普林主营业务为半导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及超快激光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长期专注于激光器在高端制造、科学研究、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应用及产品迭代,在全球半导体激光器市场销售占有率位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2年、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实现了4.96亿元、7.22亿元和11.04亿元,其中光纤激光器业务的收入增速尤为显著,分别实现营收1.89亿元、3.01亿元和7亿元。
凯普林光纤激光器业务的高增速,得益于“闪电”系列光纤激光器产品销量的增长与其小型化制造成本的降低。据悉,“闪电”系列光纤激光器为公司研发技术产业化的代表性产品。该系列光纤激光器依托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泵浦源技术体系及光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开发能力,具有小体积、高集成度的特征,并于2023年11月被中国光学工程学会评选为“光纤激光五年优秀成果”,产品设计和应用效果获得行业内好评。
去年9月份,公司正式推出“雷霆”系列光纤激光器,与“闪电”系列相结合实现了对连续光纤激光器领域相对完整的产品功率段覆盖,有效推动了公司主营业务增长,进一步助力国家制造业的转型发展。
研发人员逐步增加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突出
激光器是激光设备的“心脏”,激光器的研发工作涉及产品研发、器件开发、工艺优化、自动化设计等多方面研发内容。据了解,2021年度、2022年度和2023年度,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7410.01万元、7476.84万元和1.2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4.93%、10.36%和11.63%,研发投入整体规模逐年增加。
凯普林的研发团队,自成立以来牵头承担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重点专项课题以及国家“863计划”子课题等国家级重大科技专项。
据了解,凯普林在报告期内逐步增加了研发人员支撑各项研发工作。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凯普林研发人员合计335人,包括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研究生68人。公司有着完善的研发机构设置,在公司及半导体事业部、光纤事业部、超快事业部等业务层面均设立有研发机构,研发部门包括技术研发部、半导体激光实验室、工程研发部、光学研发部等。
在实现技术原理到产品的工艺优化工作方面,凯普林也储备了较多人员。研发团队中,工艺与工程研发人员超200人,主要负责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特性,制定和实施激光器新产品的应用工艺方案。2023年末,公司工艺与工程研发人员增加127人,主要服务于“闪电”系列和“雷霆”系列光纤激光器,尤其是高功率自制泵浦源性能持续提升、规模化生产工艺优化和难点突破等工艺与工程方面。
凯普林所深耕的激光器领域,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高端制造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在凯普林的营收结构中,公司应用核心技术的主营业务产品收入占比超过98%,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经营,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突出。
科技创新方面,截至2024年2月29日,公司共拥有专利权181项,其中发明专利52项(含4项境外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13项。
取消一募投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凯普林在IPO途中变更了募投项目,而这一情况在市场上较为罕见。
此次冲击科创板上市,凯普林最终计划有高功率激光器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半导体激光器研发项目、光纤激光器研发项目、营销总部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5个募投项目,拟首发募资9.52亿元。而根据凯普林最新披露的上会稿,公司募集资金拟投资高功率激光器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半导体激光器研发项目、光纤激光器研发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分别拟投入募资约为2.54亿元、1.8亿元、1.68亿元、2.57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合计约8.59亿元。
不难看出,凯普林取消了营销总部建设项目,总募资额也相应缩水。
另外,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凯普林的资本布局已然掉队。招股书中,凯普林将锐科激光、炬光科技、英诺激光、长光华芯、杰普特列为了同行业可比公司。经统计,上述同行业公司分别成立于2007年、2007年、2011年、2012年、2006年;对应上市时间分别为2018年、2021年、2021年、2022年、2019年。
凯普林则成立于2003年,不难看出,上述同行业可比公司成立时间均晚于凯普林,但却均早于凯普林实现上市。
在上述可比公司中,长光华芯是最新上市企业,公司聚焦半导体激光细分行业,主营业务为半导体激光芯片、器件及模块等激光行业核心元器件的研发、制造与销售。2021—2023年,长光华芯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4.29亿元、3.86亿元、2.9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1.15亿元、1.19亿元、-9194.72万元,净利在2023年转亏。
经同花顺iFinD统计,除了长光华芯之外,英诺激光2023年净利也同样转亏。
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均值
冲击科创板上市背后,凯普林的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
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凯普林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4.93%、10.36%、11.63%,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12.03%、13.68%、14.4%。凯普林研发费用率近两年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
对于这一问题,凯普林表示,2022年及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主要系公司收入增长速度较快,尽管公司研发投入进一步增长,但营业收入增速较快,导致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有所下降。
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凯普林研发费用分别约为0.74亿元、0.75亿元、1.28亿元。
对于研发费用率对科创板IPO企业的重要性,康德智库专家、北京市两高(上海)律师事务所郭凤丽律师对北京商报记者指出,科创板高度强调申报企业具备科技创新的“硬实力”,这种实力主要体现在企业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积累形成核心技术,并能够将核心技术进行成果转化,形成基于核心技术的产品或服务,研发费用在IPO过程中也是一项非常有力的加分项,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
此外,郭凤丽也提到,研发费用下降并不一定意味着公司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下降,因为公司可能通过其他方式来提高研发效率和创新能力。但同时,研发费用率走低也可能意味着企业在维护现有产品方面投入较多,而对研发新产品的投入相对较少,这可能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