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潘建伟:量子卫星取名“墨子”展现科研自信

摘要:潘建伟说,给这颗卫星取“墨子号”这个名字,是因为墨子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科圣。墨子生活在2400年前,他主张“兼爱、非攻”,也就是平等、博爱、反对战争。


  亲历者说

  2016年8月16日,“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九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现在看发射录像感觉很轻松,但其实在发射前30秒,我一直双手合十。尽管没念阿弥陀佛,却也在默念老天保佑,希望卫星能成功进入太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回忆道。

  潘建伟说,给这颗卫星取“墨子号”这个名字,是因为墨子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科圣。墨子生活在2400年前,他主张“兼爱、非攻”,也就是平等、博爱、反对战争。

  “墨子在墨家著作《墨经》里面提到‘端,体之无序而最前者也’。这个‘端’指的是小颗粒,是组成所有物质的最基本的单位。”潘建伟说,从这个含义上讲,墨子是所有科学家里面最早提出原子概念雏形的人。与他同时期的希腊的科学家、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也提出了相同的观点。此外,墨子在《墨经》里面还提出“止,以久也,无久之不止”。久是力的意思。这句话说的是一个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主要因为受到力的作用,如果说没有阻力的话,一个物体的运动是永远不会停止的。

  “这与我们在高中学到的牛顿惯性定律是完全一样的。不过,与墨子同时期的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却说,如果一个物体不受到力的作用就会停下来。后来牛顿提出了惯性定律,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潘建伟说,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已经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提出了非常基本的物理学概念。

  “有种说法,中国人也许不适合做科研。我们当时取‘墨子号’这个名字,就是想告诉大家:中国人可以做好科研。”潘建伟说,取名“墨子”正是为展现我国的科研自信。

  此外,墨子还做了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其与光学研究有关。“现在我们都知道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但在古时候人们并不清楚这个事情。如何通过一个实验来证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呢?”潘建伟说,墨子在2000多年前就做过一个小孔成像实验。他站在门外面,在门上挖一个小孔,门里面有一面墙,结果发现墙上的影子是倒过来的。我们知道光只有沿着直线传播才会有这种现象。我们将世界上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取名为“墨子号”,一方面是为了纪念墨子在我国科学方面所作出的一些重大贡献,同时也为了纪念他在光学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一些成就。

内容来自:科技日报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21/06/23/20210623020317700856.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量子 卫星
文章标题:潘建伟:量子卫星取名“墨子”展现科研自信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1、凡本网注明“来源:讯石光通讯网”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讯石光通讯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讯石光通讯网)”的作品,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因可能存在第三方转载无法确定原网地址,若作品内容、版权争议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本网,将第一时间删除。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68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