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北邮吕廷杰:卫星互联网民用不经济 可作为5G和6G补充

摘要:近日举办的“数字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线上专题研讨会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吕廷杰表示?5G赋能工业互联网,商业模式仍在探索。他还针对空天互联网络的话题发表了观点,在他看来,卫星互联网是作为5G或者6G的补充,因为其没有经济效益。
 ICC讯 5月25日晚间消息,信息社会50人论坛近日举办主题为“数字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线上专题研讨会,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信息社会50人论坛2020年度轮值主席吕廷杰,发表主题演讲并接受了媒体采访,阐释了其在5G赋能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未来的发展等方面的观点。
  
 5G赋能工业互联网 商业模式仍在探索
  
  吕廷杰发言的主题是“万物智联:5G赋能工业互联网的关键因素与目标“。他认为,5G改变社会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增强移动宽带,是4G上网速度的100倍;第二,海量机器连接,能够每平方公里100万个接入;第三个,低时延,1毫秒的时延。
  
  他提出,智慧地球时代,将带来三个显著的通信能力上的变化,第一,人应该成为网络中的要素,成为智慧的节点。第二,由于大量的物联出现,大量的异构化的网络与系统将实现互联互通。第三,无处不在的计算。
  
  工业互联网的三个关键是四个T的融合,软件能力与算力算法市场的应用深度和云、物、边协同的架构。他更提出,在5G时代,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会带来六个大的趋势:一,越来越多的数据和越来越少的管理;二,越来越多的自动化的工厂和越来越数字化的运营;三,越来越短的产品周期与越来越服务化的制造业;四,越来越个性化的定制;五,越来越多样化的终端;六,越来越智能化的基础设施与越来越智慧的制造。
  
  不过他也坦承,目前5G在工业互联网上的应用,商业模式还未清晰。“比如说中国联通跟商飞做了5G网络的应用覆盖,据说很先进。但是怎么收费,是按流量收,还是月租费收,都还没确定。现在就是一个样板工程,谁都不知道商业盈利模式在哪儿。”吕廷杰说。
  
  卫星互联网民用不经济 可补充5G和6G
  
  在研讨会上,网络信息科技前沿创新研究专家胡延平的主题演讲题目是“空天互联:从下一代网络看信息基础设施演进、OTT变革“。他特别强调整个信息基础设施正在发生更加根本性的变化,即空天互联网络。
  
  他指出,虽然国内的空天互联网络过去几年一直在发展变化,但是仍然有诸多误区,需要重新审视,以避免在认识空天互联网络上出现认知偏差。我们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第一是技术,第二是认知。他认为,从政策到产业到公众,都应重视空天互联网络的建设,因为空天互联网络是十年后的下一代网络新型基础设施,其必需的轨道资源与频谱资源的物理极限非常有限,我们已经落后了,需要急起直追。
  
  在回答网友提问时,吕廷杰也针对空天互联网络的话题发表了观点。
  
  特斯拉CEO马斯克曾声称要通过星链计划打造空天地互联网,也让这个话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吕廷杰认为,星链计划在通信技术方面没有任何突破,采用的是5G频率、5G技术。相比技术进步,可能还是一个经济问题。因为其掌握了卫星回收复用和一箭多星技术,所以释放通信卫星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同时目前国际上对卫星通信的规则是,占了卫星轨道资源和某个频段,只需要在国际电联报备。“我有能力我就占了,更像一种抢地盘,更多是经济考量,包括获得资本市场的追捧。”
  
  在他看来,如果卫星互联网是作为5G或者6G的补充来实现对物甚至人的连接与覆盖,一定是那些对时间延迟不敏感的业务。因为尽管是低轨道,任何一组信号从1200多公里的天空一个来回,至少8毫秒,而5G地面网络的时延仅仅为1毫秒。卫星互联网的8毫秒时延无法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控制、工业互联网、VR/AR等场景。“卫星绝对不可能用在泛在计算的控制类的应用当中,但它可以做覆盖的补充,用于对带宽和时延的需求并不强烈的业务,或者信号不好的地方。”
  
  “我们测算过,就目前看到的这些应用,这套空天地互联网解决方案是不会有经济效益的。”吕廷杰说,马斯克的星琏计划在民用上不可能有效益,最终的经济效益可能来自军方。密集的卫星通信网络将是指挥无人机最好的解决方案,也是导航的最佳备份系统。空天对抗时,卫星控制飞行器的距离明显缩短,时延问题也就不会那么明显。因此他也呼吁,中国要重视卫星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
内容来自:新浪科技 张俊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20/05/26/20200526023104594492.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互联网|5G
文章标题:北邮吕廷杰:卫星互联网民用不经济 可作为5G和6G补充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68   Right

相关新闻

暂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