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OPTiNET2019 | 信通院敖立:10G PON成熟商用 我国千兆宽带接入将步入快车道

摘要:6月12日上午,2019中国光网络研讨会(OPTiNET 2019)在北京正式开幕,围绕数据中心互连、下一代光传输网络、宽带接入以及5G等行业热点话题展开研究和讨论。工信部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所长敖立发表《迈入千兆时代的光接入网》行业报告。

  ICCSZ讯(编辑:Aiur) 6月12日上午,2019中国光网络研讨会(OPTiNET 2019)在北京正式开幕,围绕数据中心互连、下一代光传输网络、宽带接入以及5G等行业热点话题展开研究和讨论。工信部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所长敖立发表《迈入千兆时代的光接入网》行业报告。

工信部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所长 敖立

  我国宽带发展在世界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案例。固定网络方面,中国固定宽带全面进入“光网时代”,截至2019Q1,光纤端口在所有宽带接入端口中占比接近90%,光纤宽带用户在宽带用户中占比达到91.6%,在全球处于领先水平,为宽带能力持续提升和推动千兆网络发展奠定了网络基础。移动网络方面,中国构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4G移动宽带网络,截至2019Q1,中国4G基站数达399.4万个,深度覆盖城市和乡村,4G用户比例达到75.4%。

  根据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基于当前我国通信基础设施水平,持续提速降费的政策要求推动千兆宽带接入成为当前我国宽带发展重点,在300个以上城市部署千兆宽带接入网络,推动固定和移动宽带迈入千兆时代。2019年,千兆宽带覆盖用户规模要超过2000万,为高带宽应用创新和推广提供基础网络保障。全年新增千兆宽带用户(含家庭用户和政企用户)40万。

  运营商之间的业务竞争,争夺高价值用户市场推动千兆宽带接入业务快速发展,目前已有11个省的14家省级运营商推出商用千兆业务。截至4月,500M用户,中国移动有1208.1万户绝对优势,而1000M用户,中国电信约有18.1万户。三大运营商也先后推出自己的千兆宽带业务。

  敖立指出,政府提出的千兆宽带建设规划,得到了相关技术和产业逐步成熟的必要支撑。首先是标准成熟,ITU和IEEE分别制定的10G GPON和10G EPON早已进入成熟商用阶段。

  其次是技术成熟,10G PON SOC芯片已经ASIC化,目前主要供应商有海思、中兴和博通等,设备厂家8口、16口10G速率单板已经完成验证,具备规模发货能力。10G PON光模块也已经成熟,10G EPON PR/PRX30等主流发货产品已经规模商用,10G GPON的N1/N2a/N2已经可以规模发货,而PON Combo Class B+/C+可以规模发货。另外,业界的11ac Wifi芯片已经达到成熟商用阶段。

  PON将是千兆宽带的技术基础,2010-2016主流技术是EPON/GPON,主要普及100M以内业务,2020-2029年主流技术将是10G EPON/XG-PON,主要普及1000M以内业务。2029年以后目标是实现50G PON标准商用,而50G PON标准预计在2023年输出,2026年开始商用,2029年以后规模商用。

  敖立表示,2018年6月ITU-T SG15全会已经通过了50G PON相关标准立项,重点是需求标准(G.hsp.req)、PMD层(G.hsp.50 Gpmd)和融合TC层(G.hsp.comTC)

  当前业界关注10G GPON(XG PON)平滑演进问题,传统做法是外置合波方案,需要额外映入0.8dB插损,占用安装空间,布线复杂。而Combo PON是解决平滑演进的理想方案,其优势是不需要WDM1r,新增跳线,节省空间,不需要额外插损,更无需筛查,缺点是设备成本较高。

  而为了满足边缘智能提升需求,OLT需要探索不同形态的重构,熬立介绍了三种方式:1、横向分割,通过网管和系统软件重构实现OLT的切片,实现多租户共享,节省机房面积,灵活实现租户开通和独立的配置;2、纵向分离,通过OMCI管理功能上移实现OLT虚拟化,让pOLT与ONU管理解耦,服务模块化;3、计算存储集成,通过内置计算存储支持网络和业务虚拟化,作为边缘CDN提升用户体验,节省网络带宽,可以提供NFVI,支持接入网NFV和MEC APP的部署。

  敖立还提到Wifi芯片演进,802.11ac占据主流,802.11ax开始2018年推出,2019年终端开始配套,预计2020年开始普及。

  敖立总结到,我国宽带的高水平发展为推动千兆宽带接入定点了见识的基础,10G PON是当前主流的千兆宽带接入技术,后续也将持续升级演进,智能化和高速互联需求也将带动OLT和Wifi的技术发展。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68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