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信通院郑永亮:光电线缆智能制造发展分为四步走

摘要:2016年全国通信光电缆专家联席会议于6月23日在苏州吴江隆重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光电线缆及光器件分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通信电缆光缆专业委员会等联合举办,通鼎互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ICCSZ讯    2016年全国通信光电缆专家联席会议于6月23日在苏州吴江隆重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光电线缆及光器件分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通信电缆光缆专业委员会等联合举办,通鼎互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在会议现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认证研究所副总工郑永亮发表了题为“光电线缆行业智能制造路径探索”的重磅演讲。

  为提高生产制造能力,“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行动计划相继提出,为我国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指导思想。

  郑永亮指出,目前国内光电线缆制造企业各种生产设备的单机自动化率接近100%,关键检测设备的单机自动化率接近100%,关键工序生产设备单机数字化率达到相当高水平,其中光纤光缆企业已经接近100%。同时,也存在设备缺乏网络化集成,数据采集与应用水平还不高;生产计划分解、生产进度跟踪、在制品物流管理等生产组织仍停留在以人工统计为主,各工序集成制造的水平仍有待提升;产供销财一体化管控能力有待提升的问题。

  针对光电线缆行业的智能制造,在郑永亮看来,应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础,以数据采集利用为手段,以管理创新为切入点,以精益化和柔性化制造为目标,以集成和协同为方向。具体而言分为四步走。

  第一步,横向集成,即部署工业互联网,实现设备间的横向集成。线缆制造行业应充分利用数字化设备的通信接口,在自动化设备上加装传感器和控制器,利用有线/无线网络接入技术,构建覆盖全工序、全流程的各类生产、检测、物流设备的工业互联网。充分采集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和图像信息,从而为设备的集中监视、远程控制、协同制造创造条件。

  第二步,纵向集成,即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纵向集成,构建数字化车间。线缆制造行业应在设备联网改造的基础上,开发部署线缆行业适用的APS(高级计划与排程系统)、PD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MES(制造执行系统)、EM(设备管理系统)、LIMS(质量管理系统)、WMS(仓储管理系统)等IT系统,建立企业级数据仓库、消除数据孤岛、确保对企业大数据进行充分加工和利用,从而构建数字化车间。

  第三步,管理理念创新,即提升全工序的集成化、精益化、柔性化制造能力,在生产组织、质量控制、设备保养、产能管理、成本核算5方面进行转型升级。

  第四步,价值链协同,即构建研产供销财一体化管控,实现企业价值链上集成和协同。

  在以数字化车间为核心的生产制造模式转型升级的基础上,向智能工厂迈进。运用CPS信息物理系统,把企业的设备、生产线、物料、员工、供应商及客户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企业内部的纵向集成和价值链上的横向集成,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端到端的生产和服务。而贯穿智能制造建设始终的则是企业管理方式和运营模式的变革创新。

内容来自:通信世界网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16/06/24/20160624021537085200.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光电线缆
文章标题:信通院郑永亮:光电线缆智能制造发展分为四步走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88   deb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