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讯 江苏移动通过对具备光电混合调度能力OTN设备进行现网创新试点,验证了光电混合方式的大容量OTN+ROADM系统的技术可行性、调度灵活性、保护可靠性和配置便利性,探索克服目前网络可靠性不足、光层不灵活、维护成本高等一系列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为未来传送基础网络向T-SDN演进做了一定的摸索,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南京移动城域网络现状和面临的主要挑战
1.网络现状
南京移动城域网数据业务通过双归属流量分担来实现保护,传输层面不做保护:
2.面临的主要挑战
当前的组网架构主要有如下几点挑战:
1)FOADM光层不灵活,业务开通时间长
随着IDC和集客专线等突发性业务需求的快速增长,对业务发放效率和灵活调度提出了很高要求,不少客户要求一周以内开通业务,未来VDC甚至要求近实时(分钟级)开通业务。传统FOADM站点组网,从签合同、发订单、设备到货、工程安装到验收入网,整个流程1~2半月,无法快速满足临时突发的需求。
2)OTN平面无板卡级保护,需提高可靠性
目前对于OTN电交叉子架中线路单板的故障,一般需要配置ODUkSNCP来进行保护,但这样需要的线路带宽是支路带宽的2倍,增加大量硬件投资。南京移动从投资成本的考虑,未做电层的保护,一旦出现线路单板故障,会导致业务长时间中断。
3)单纯IP层冗余保护成本高、可靠性较低。
南京城域网出口有两个核心节点,每个核心与省干四核心相联,负荷分担。我们知道,纯IP冗余备份面临着矛盾:为了提高可靠性,IP设备会采用轻载双归属,导致端到端成本高;为了降成本而提高负载率,如果线路失效会导拥塞丢包,可靠性降低。
此次创新试点是在现网环境下,测试了华为大容量OTN设备OSN9800配合具备波长无关、方向无关的CDROADM系统,验证了此组网下的波长无关、方向无关等系统配置功能,实现了业务远程快速发放、流向灵活调整和快速恢复,以及运维效率提升的目的,探索了光电混合交叉解决方案的可行性。
创新课题1:远程“自动ODF”,快速建立波长连接。
通过带宽资源池+远程“自动ODF”,通过空闲的支路端口和提前备好的线路波道构筑的带宽资源池,在网管上远程端到端配置业务,具备波长无关、方向无关功能的ROADM可以自动建立波长连接,免去逐站ODF跳纤,业务开通和调整效率大幅提升,时间可缩短至30分钟,未来配合T-SDN等软件可以进一步减少到分钟级。
创新课题2:“超级备波”1:N保护,一块卡保护所有方向所有业务
“超级备波”1:N保护,只要增加一块线路单板(直接利用备波线路板,不需要额外配置),通过光电混合交叉调度:OTN实现电子架内调度,ROADM实现光子架多线路方向调度,即可保护子架内所有线路方向的所有业务。
创新课题3:IP冗余备份结合ROADM远程快速恢复业务,提高可靠性降低总成本
IP冗余备份结合光层ROADM远程快速波长开通,可以提高IP负载率,线路失效时由光网络提供备用路由,IP链路不拥塞;通过光层ROADM业务快速恢复,不增加硬件配置成本,彻底解决成本与可靠性的矛盾。
此课题后续可结合光层ASON功能或未来T-SDN技术实现自动化快速恢复业务。
随着业务的不断增长和高速传送技术的发展,运营商需要在网络的组网方式上有所革新,尤其是在拓扑和业务复杂的城域网。基于ROADM的光电混合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满足高速传送的组网方式,而近年来技术的进步已经或者大大缓解了ROADM应用中原有的各种顾虑,目前已经到了更新我们的光网络组网技术的阶段了,城域网可以是一个开始。
通过该项目的光电混合交叉系统创新试点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当前业务开通效率低和光层不灵活的瓶颈,并提升了传输可靠性、安全性、易用性、可维护性,项目很好地实现了试点目标。
后续针对光电混合交叉应用需要考虑的问题:目前光交叉增加了光层模块数量,光层设备级本身的故障风险加大。通过采用分布式的光交叉设备架构控制故障扩散范围、采用光层ASON保护恢复及1:N保护提升网络级的可靠性,光交叉网络的可靠性最终会超过FOADM板卡,未来应用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