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IMS一期集采揭晓 华为中兴获大单
讯石光通讯网 发布时间:2011/6/13 9:30:01 编者:iccsz
摘要:日前,在刚刚结束的中国电信IMS一期集采中,中兴、华为、上海贝尔瓜分了十个省份的大单。其中,中兴与华为同时中标浙江、福建、江苏、广东四地。
由于本土厂商对各地业务的熟悉程度更高,反应速度和定制能力也有保障,因此三家本土企业才能够最终胜出。
日前,在刚刚结束的中国电信IMS一期集采中,中兴、华为、上海贝尔瓜分了十个省份的大单。其中,中兴与华为同时中标浙江、福建、江苏、广东四地,华为独家承建湖南、陕西、新疆,中兴独家中标四川,上海贝尔则拿下上海和山东两省。通过此次集采,中国电信将建成国内最大的IMS网络,此次集采数量超过了此前中国移动全国集采的总容量。
据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国电信内部人士透露,此次参与竞标的还有诸多外资背景厂商,但考虑到IMS将对未来全业务竞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由于本土厂商对各地业务的熟悉程度更高,反应速度和定制能力也有保障,因此三家本土企业才能够最终胜出。
其实早在2010年中国电信开展的小范围IMS试点过程中,本土企业的优势就已经非常明显。华为与福建泉州电信合作,采用IMS进行PSTN网改,配合东莞电信开展彩色e家的商用试点;上海贝尔帮助上海电信、山东电信开拓了包括视频共享、多媒体彩铃等多种新型业务模式;中兴通讯则为四川电信提供了业务能力开放、协同通信、融合视频业务、PSTN仿真业务、现网业务继承等在内的全套解决方案。
业务驱动
据了解,中国电信的此次集采是在2010年初7+1试点的基础上进行的,当时的8个省份中,去掉了广西,加入了湖南、陕西、新疆。“此次集采的自由度比较高,由各省分别报需求。”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各省的网络基础和竞争环境各不相同,所以各省的业务需求和容量大小也有很大差别。”
而与之前的试点完全不同,此次集采剑指IMS商用,在冗余性、可靠性、计费,以及与周边系统的配套等方面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工作,要求与软交换、CDMA、H.323网络的互联互通安全可靠。
据上述知情人士介绍,此次IMS集采的业务驱动力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是“城市光网”实施后,用什么业务填充宽带网络一直是运营商最急迫的问题。IMS的商用将大大改善用户对实时视频业务的体验,有利于视频业务的规模部署。另外,IMS实施后,用宽带承载语音业务(VoBB)成为可能。虽然软交换也可以支持SIP语音,但是其更多面向的是企业级客户,IMS实施后,分散的个人宽带用户也可以使用VoBB。
目前,无论是GPON还是EPON的ONU设备中,普遍集成了内置IAD(综合接入设备)模块,将光纤宽带接入和IMS语音接入等多种功能融为一体。不同设备厂商间的IMS与PON实现互通,将全方位解决用户的有线接入IMS需求,提供数据、语音、多媒体、固定移动融合等业务。
中国电信还力图通过本次集采突破IMS终端上的瓶颈。据记者了解,目前已经有7-8家厂商为中国电信提供了宽带终端,用户可以选择高、中、低三个档次的产品。由于应用比较简单,目前低端产品的种类已经比较丰富,而高端产品的芯片技术掌握在单一厂商手中,使得整个产业链的参与积极性不高,目前只有4-5款产品。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88 deb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