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网通海外上市的幕后:不让逆市而上悲剧重演

摘要:  对于进入海外上市最后关键的中国网通集团而言,可谓箭在弦上,只是在寻找最后发力的最佳时机。  一、必须完成的任务  尽管中国网通一直低调,但业界依然能从侧面不断获得相应信息。最新的消息称,“最后重组

  对于进入海外上市最后关键的中国网通集团而言,可谓箭在弦上,只是在寻找最后发力的最佳时机。
  一、必须完成的任务
  尽管中国网通一直低调,但业界依然能从侧面不断获得相应信息。最新的消息称,“最后重组方案”的网通集团收购网通控股的意向性协议已上报至国务院,呈交相关部委会签。行将在4月路演,7月正式在香港和纽约两地上市。
  中国网通上市的详细方案是:网通北方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辽宁六省市和网通南方的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五省市,加上网通国际2月份从新桥资本及软银亚洲基金手中购得的亚洲网通的全部股权进行剥离,作为到海外IPO的优良资产,以此打造一个覆盖中国内地全部沿海发达省份,并通过亚洲网通辐射泛亚太地区的国际运营商的形象。
  早在今年1月就有信息说,中国网通已经为其规模达20亿美元的上市计划挑选花旗环球金融、高盛及中国国际金融任保荐人,并获得信息产业部的批准和支持。2004年初,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中央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央企业具备条件的要加快重组上市的步伐,集团能上市的也要积极上市,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相互参股、并购重组等方式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国资委要求从今年开始,除了兵工等少数难以实现产权多元化的企业之外,各中央企业都要积极寻求战略投资者,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李荣融一直对中国网通的上市寄以厚望,早在去年9月就表示,中国网通的上市工作正在积极的进行,企业内部的改革不断在深化,网通内部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大大加快,对未来市场的竞争也有很好的战略规划。因为国资委希望中国网通能够按照国家对于大型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成为国企改革的试点和表率。
  作为国有资产出资人,国资委的成立明确了资本竞争的主体,增强了资本竞争的可操作性。国资委的职责就是以股东的身份行使股东权利、履行股东义务、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把对企业的行政管理转化为产权管理,从而使资本管理成为国资委管理国有企业的重要手段,更加关注企业的资本运营和资本竞争。
  在我国四大电信运营商中,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都已于海外上市,开始国际业务拓展和融资,而中国网通却还面临着上市的考验。作为唯一没有上市的国有特大型电信运营企业,网通集团当前可谓形势逼人,压力巨大,任重道远,海外上市是中国网通必须尽快完成的任务,而且事关企业荣辱,只许胜不许败。
  这是因为目前电信业已进入资本竞争时代,融资能力的强弱将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所在,只有在海外上市,才能募集到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大量资金,真正实现网通集团的融合、改制的任务,缓解企业发展的自身需求,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同时向国资委展示自己企业的实力和能力,作为同质化竞争的资本竞争,更能体现各家企业的优劣。
  1月8日,网通集团总裁张春江在网通北方公司工作会议上发出动员令:今年是中国网通发展最关键的一年,做好今年工作事关上市的成功与否,更决定着网通集团的发展。在2月18日召开的中国网通集团工作会议上,张春江更是要求集团上下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实施“融合、改制、上市”战略,确保今年实现扭亏增盈,确保全面完成各项工作目标。
   尽管上市是网通集团的当务之急,但业内专家一直在警告,中国网通上市应当按照资本市场的要求按部就班地进行,如果仅将上市作为政治任务来完成,恐怕会重蹈中国电信逆市而上的悲剧。资金需求量、市场情况和上市比例这三大要素都是值得网通集团反复考虑的因素。简言之就是中国网通要想成功在海外上市需看资本市场脸色行事。
   二、风险与机遇共存
    在进入倒计时的中国网通海外上市时刻表上,形势越发严峻。港交所的资料显示,截至去年11月28日,审批中及已获上市委员会批准上市的公司达68家,集资总额480亿元。2004年,进入香港市场的IPO集资总额可能超过1000亿元,成为历年之冠。中芯国际、建行、平安保险集团、民生银行、国航等都在陆续亮相。而来自道琼斯的消息称,纽约市场对来自中国的保健和科技企业的IPO开始有些厌倦。
    近期在香港上市的IPO表现也不尽人意,如TOM Online、中芯国际以及香港本地移动运营商万众电话、SUNDAY等,市场对这几家公司IPO的需求不如以前旺盛。其中万众电话不被看好的原因是,券商经常将万众电话与其较大的竞争对手数码通电讯作比较。
   中国网通显然也存在这样的冲击,来自同类股票的撞车使得中国网通上市的风险明显加大。3月17日,中国电信在公布年报的时候表示,今年将发行人民币83.2亿元新H股。3月29日,和黄宣布将把印度、以色列等在内的全球8个地区的电信资产,分拆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最快可于5、6月间招股集资10亿至20亿美元,此举显然会对期内中国网通的IPO计划构成影响,比较明显的就是争夺资金。
   但机构投资者青睐现金流较高的企业,这样的公司具有较强的增长驱动力,有能力派发有吸引力的股息。也许撞车会使网通从中受益,因为投资界一直在担心中国电信配发新股将会摊薄中国电信的盈利增长动力。但这只是侥幸心理,中国网通对自己上市充满信心的前提下,更应居安思危。
    因为资本市场的气候变化使海外融资存在较大的发行风险,中海油、中电信的海外经历可以说是痛者思痛的深刻一课。2002年中国电信的海外首发就是在整个国际电信股低迷的情况下几乎剑沉香江,被迫将发行股份数由原来的168亿股减至75.56亿股,集资额也由36.8亿美元减至15.2亿美元,虽然最终得以首发成功,但由此对企业形象造成的影响却是非常明显的。
    对于中国电信的前车之鉴,中国网通似乎已经接受了教训。通过对自己优良资产的包装,加上覆盖泛亚洲的原AGC网络,网通集团正将自身包装成一个有稳定现金流又具有国际拓展潜力的电信运营商,以增长型的股票形象迎接资本市场的挑剔的目光,这也是中国网通对自己上市充满自信的关键所在。
    尽管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网通盈利不佳,并被业界视为最大的弱点。但网通集团已经巧妙地将原因归结为实现融合所付出的代价。连网通集团的员工也能形象地比喻说,现在的电信市场竞争好比4×100接力赛,当其他参赛队伍已经在奋力跑第一棒时,网通集团还在研究应该由谁来跑第一棒。
    网通副总张长胜在2月初信产部组织的电信政策通报会上表示,网通集团制订的“三步走”实施方案现已顺利完成了“三步走”中的前两步。其中,为收购吉通公司的股权,支付了4.8亿元现金,同时还承担了超过29亿元的债务,为实现融合重组支付了巨额的改革成本。张长胜说,网通国际、北方和南方三大公司的陆续成立,保证了“三方”自2004年1月1日起,以一个主体统一对外经营,消除了内部竞争,整合了内部资源,提高了企业效益。清晰的股权不仅对网通集团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对网通(控股)公司的四家股东也是个很好的交代,更能在未来很好地调动其积极性。
    张长胜说,今年,网通集团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迅速把企业的着力点从内部融合重组转移到加快改制和发展上来,把握市场机遇,确保扭亏增盈。同时,加快改制步伐,实现在海外资本市场成功上市。
    来自网通集团内部的消息称,在融合重组的蛰伏期中,网通集团一直在深化集团财务管理,建立面向市场、面向国际的财务管理体系;推进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加快网络优化改造,利用新技术开拓市场,创造宽带通信、增值服务、内容服务等新的业务增长点,增强赢利能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同时积极申请移动牌照。2003年12月公开发行的50亿元企业债券,则展示了网通集团在资本市场的实力。
    对照网通上年的业绩可以发现,2003年中国网通集团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51.36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完成利润-1.76亿元,比上年减亏9.49亿元。2004年,网通集团全年将完成主营业务收入817亿元,比上年增长8.7%;实现利润12亿元,比上年增长近8倍。在3月18日召开的网通集团市场经营工作会议上,网通集团副总冷荣泉表示,网通集团头两个月的业务发展形势喜人,并将确保集团今年工作目标的圆满实现。
    目前,网通集团所属上市省市已基本完成清产核资和主辅分离工作,正在全力冲刺海外资本市场,试图一展身手,重振国企雄风。

内容来自:计算机世界网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04/04/01/20040401081336234375.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网通
文章标题:网通海外上市的幕后:不让逆市而上悲剧重演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88   deb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