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爽/(通信世界)
2003年的全球电信市场仍然承受着泡沫经济带来的深远影响,没有出现明显的复苏迹象,大多数跨国通信企业的经营依旧陷于低迷状态。萧条的国际环境使得中国通信市场在这一年的迅猛增长越发显得非同寻常。尽管曾面临种种阻碍,但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却并没有放缓,惊人的经济增长速率再一次成为绽放在世界东方的亮丽风景。这是与众多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大幅度投入分不开的。虽然行业发展的不景气和竞争的日益激烈促使整个通信业界都在努力降低成本,谨慎投资,但在华的通信外资企业却在这一年纷纷加大了对中国的投资力度。众多外资企业的销售、生产、研发、管理的重心都在向这里转移。在全球通信行业的瑟瑟寒风中,中国已经成为了这些跨国企业难弃难离的庇护所,当行业的春天再次来临时,这里也必将成为它们逐鹿全球的大本营。时值岁末,《通信世界》特别甄选出以下十大外资品牌,以记念这些企业在2003年里为中国通信业的发展所做的贡献。
爱立信
在中国,爱立信对本地研发的投入正以每年25%的速度递增,约有15%的爱立信员工在从事研发工作,中国正在成为爱立信的核心研发基地。南京爱立信供应中心的建设完成,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全球三大供应中枢之一的地位。2003年4月,爱立信在华的最大合资企业——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成功发布了两款面向全球市场的无线基站新产品,并引入了一条新的生产线。9月,在第四届“中国(北京)IMT-2000移动通信国际论坛”上,爱立信发布了由中国本地研发并生产的3G/WCDMA基站产品RBS3402。这些成绩都证明了爱立信面向全球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正在中国快速提升,尤其是在3G领域。同时,电信专业服务也是爱立信业务发展的重点,迄今已有1000多名爱立信在华员工正在从事专业服务工作。
领先的技术研发水平和强大的本地供应能力为爱立信在业务上的长足发展提供了保证。2003年,爱立信在第三财政季度开始恢复赢利。同时,中国通信业持续的快速增长为爱立信公司带来了新的市场和发展机遇。这一年,爱立信继续为广东移动、广西移动、黑龙江移动和河北移动等提供GSM/GPRS网络扩容设备和服务,为江苏联通、辽宁联通和四川联通等提供CDMA1X网络扩容设备和服务。在DCN骨干网络建设中,爱立信再次与中国电信携手。此外,爱立信还与中国电信辽宁签署了LMDS合同,并借助以太DSL解决方案在宽带接入市场拥有良好的表现。爱立信的ENGINE软交换系统在3月获得了信息产业部颁发的入网试用许可证。爱立信在中国的长远战略部署不仅支持着国内客户的发展需求,也有力地支持着爱立信的全球市场。
西门子
一直在固定通信市场上领先的西门子公司在中国拥有4家投资公司,业务涵盖了固定网和移动网等多个领域。针对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变化,西门子公司在2003年对固网业务进行了新的定位,全力提供以投资回报和卓越技术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解决方案——SURPASS。SURPASS使运营商的投资更快地得到回报,并同时提供能够带来长期收益的新业务。目前,BISC在中国的EWSD及网络设备的装机总量已突破5600万端口,产品覆盖全国所有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1月份在国内推出的西门子无绳电话产品以其时尚的外观、领先的技术、强大实用的功能深受消费者青睐。短短半年时间,西门子无绳电话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的话机销售排行榜上均已位列三甲,并在高档产品中遥遥领先。
2003年,上海西门子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成为了全球第二个西门子WCDMA生产基地,第一期投资的3000万美元全部被用于提高生产能力。为推动TD-SCDMA的进一步发展,8月,西门子公司再次投资1亿多美元,与华为合作组建了一家新的合资公司,以专注于TD-SCDMA技术及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这一年,西门子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共签订了总价值约为12亿元人民币的7份合同。西门子无线模块为国内的掌上电脑、PDA、手机以及其它领域的厂家提供了一系列解决方案。这些模块主要用于移动计算、手持无线终端设备、GSM/GPS车载监控、无线付费电话以及远程监控等领域,大众、Meijin、Blaupunkt、联想、波导、NEC、宝马、夏普、Mitac、IBM、松下等企业都已成为它的客户。
诺基亚
中国一直是诺基亚公司市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诺基亚创新机构亚太区新业务发展中心在上海的建立,进一步表明了公司对中国市场的看重程度。通过联手德州仪器和意法半导体增强CDMA芯片研发能力后,在继续领导GSM手机市场的基础上,诺基亚在2003年大举进军CDMA手机市场,其全球市场份额比2002年增长了近一倍,达到约15%。在获得中国CDMA手机生产许可证并推出首款针对中国市场的CDMA1x手机后,2003年,诺基亚在中国接连推出了15款手机新品。与此同时,诺基亚继续加强与国内运营商在GSM、宽带、TETRA和3G等领域的合作。一度饱受行业经济衰退影响的诺基亚网络部门状况也逐渐转好。2003年,诺基亚赢得了北京移动、江西移动、海南移动的GSM扩容合同以及中国联通7家省级分公司的GSM网络扩容和服务合同。北京无线政务网、天津公安以及深圳地铁等数字集群项目也都有诺基亚的身影。此外,通过成功完成信息产业部3G试验的测试任务,诺基亚又一次推进了中国3G的进程。
出于对全球未来移动应用的理解和预见,诺基亚正在从移动通信业向融合性数字产业扩展,其业务不断从移动语音向图像、游戏、音乐等应用和企业解决方案延伸。2003年,小巧时尚的拍照手机7250i、堪称移动游戏极品的N-Gage、能播放MP3的3300、可手写输入的6108以及3GWCDMA手机7600等相继推出,一次次带给人们惊喜。此外,基于JAVA和Symbian的移动炒股、GPS定位、视频浏览、文件处理以及收发电子邮件等多媒体数据业务应用也相当激动人心。为进一步增强竞争优势,诺基亚正酝酿一场全球性的重组。对企业架构的大胆创新将使诺基亚面对未来市场的变化时更加自信。
摩托罗拉
截止到2003年,已成立75年的摩托罗拉在中国的投资总额达到34亿美元,销售总额达到57亿美元,成为中国电子领域最大的外资企业。受益于多年的成本结构改善、客户管理、产品创新和强大的品牌优势,摩托罗拉能够连续数年在中国手机市场保持占有率第一的位置。2003年3月启动的“MOTO服务快车乡村行”活动深受广大中小城市消费者的欢迎,更充分体现了摩托罗拉对消费者的重视和提供售后服务的能力。
数字集群系统在中国的发展同样得益于摩托罗拉的大力推动。2003年,摩托罗拉获得了香港警察指挥和控制系统、天津轻轨、北京地铁八通线、新长铁路、广州地铁三号线和台湾铁路管理局等多项TETRA合同,并成功通过了北京轻轨、广州地铁和上海公安二期TETRA系统的验收。采用摩托罗拉iDEN技术的上海国脉数字集群商业共网在运营服务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共网运营的典范。11月,上海三吉电子摩托罗拉数字集群系统应用实验室成为中国第一家专业从事数字集群应用研究与开发的实验室。迄今为止,摩托罗拉已经与兰新、上海三吉、中瑞特、上海量子光电等公司就数字集群在中国的开发应用建立起牢固的伙伴关系。
2003年7月,倚仗强大的技术实力和系统、全面的解决方案,摩托罗拉率先签署了总额超过8000万美元的中国联通CDMA1X三期扩容合同,为苏南6城市的CDMA1X工程扩容。同时,由摩托罗拉开发的基于JAVA技术的下载平台也被中国联通选中,为数百万中国用户提供移动信息下载业务。此外,摩托罗拉还在2003年与北京市政府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将注册9000万美元在北京建立摩托罗拉研发公司,这预示着摩托罗拉将在未来5年内继续加大在中国的研发投入。
朗讯
2003年是朗讯科技公司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在9月底结束的第4财政季度,朗讯实现了三年来的首次盈利,从此步入崭新的发展阶段。同年,朗讯在华的最大合资企业青岛朗讯喜迎十周年大庆,标志着朗讯在中国的本地化进程迈上了新台阶。
2003年,朗讯在中国涉足的所有领域均有令人满意的建树。朗讯CDMA解决方案在联通CDMA三期扩容中赢得了6省市价值2.3亿美元的合同,基于5ESS交换机的端到端解决方案相继中标福建电信、江苏电信、山东网通的“小灵通”网络扩容项目。光网络方面,朗讯LambdaUniteMSS、MetropolisADM以及MetropolisAM等全系列端到端智能光网络解决方案成功入主北京通信、上海通信、浙江电信、山东联通、湖南联通、江苏电力等城域网建设。此外,朗讯在多业务数据网络和网络服务等领域亦取得了多项突破性进展。在3G方面,朗讯W-CDMA和CDMA2000设备顺利通过了信息产业部组织的第一阶段测试,并携手中国电信与中国网通进入第二阶段的外场测试。
在朗讯涉足的3G移动通信、下一代网络、光网络、融合网络、软交换、服务等领域,中国通信市场都存在着巨大的商机。为实现对中国3G发展的承诺,朗讯在2003年专门成立了从事扩展频谱技术研发的南京3G研发中心,并进一步强化了青岛朗讯的研发实力。此外,2003年,朗讯继续实施“希望工程全国教师培训”项目,并在四川捐赠30万美元建设多所希望小学和希望网校,全力支持中国偏远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事业。
思科
“这就是网络的力量”,年初在国内推出的广告主题将思科公司的品牌形象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在全球严峻的市场形势下,思科在2003年依然取得了扎实的业绩,市场地位进一步领先。2003财年,思科的净销售额为189亿美元,与2002财年持平,净收入则为36亿美元,比上一年的19亿美元增长了89%。其高端路由和交换领域出现了稳定、持续的增长,整个高新技术领域的连续增长率超过了20%,其中增长最快的技术依次是IP电话、存储和光传输。此外,收购linksys公司使思科在6月迅速进入了家庭网络市场。
思科亲身参与并见证着中国IP网络的发展。2003年,在参与了中国电信ChinaNet工程的前期建设之后,思科再次成为ChinaNet五期扩容的主要设备提供商,帮助中国电信建立覆盖全国、稳定可靠的ChinaNet骨干网络。在11月的国际通信展上,思科推出了3G、多媒体软交换系统、网络安全、IPv6、MPLSVPN、数字电视等多个核心解决方案,能够帮助运营商简化网络结构,优化管理和业务系统,快速灵活地推出新业务,以获取更多收益。《计算机世界》将2003年年终产品奖授予了思科的新一代Catalyst6500交换机。这款产品还同Cisco7600路由器、Aironet 1200无线接入点产品共同获得了《中国计算机报》2003编辑选择奖。思科的光网络传输解决方案还入选了《通信世界》评选的“2003年中国通信业百个成功解决方案”。
2003年,思科与中国共同经历了非典疫情的考验。在北京的疫情处于高峰期时,为保证员工的健康,思科允许员工在公司的统筹安排下在家办公。借助先进、完善的企业网络,思科在特殊时期同样得以顺利开展工作。思科还向卫生部捐赠了价值人民币2150万元的网络设备和服务,以帮助中国建立国家级防疫网络,抗击疫情。
北电
北电网络是目前唯一能够分别在GPRS、CDMA2000和UMTS领域同时提供数据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作为全球3G市场的领导者,北电网络已在欧洲、北美和亚洲赢得了26个3G合同,为Vodafone、mmO2等运营商构建UMTS网络,并为SprintPCS、VerizonWireless等运营商构建CDMA2000网络。同时,北电CDMA2000网络设备在北美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并正在从CDMA2000 1X向CDMA 2000 EV-DO迈进。
北电网络在中国的业务2003年更是捷报频传。年初,网通选择北电网络构建全国性光传输骨干网,OPTeraConnectHDX智能光交换设备首次在中国公司得以部署。在无线领域,北电网络与联通在CDMA1x方面进行着合作,而GSM和GPRS的市场份额也不断增长。为推动中国3G标准的商业化进程,北电网络与大唐移动联合成立了TD-SCDMA试验室。在有线领域,北电Shasta 5000宽带业务节点获得了中国电信、网通和铁通等运营商的选用。日前,北电网络又作为独家设备供应商,赢得了网通和铁通的下一代网络构建合同。此外,不久前的全国10城市企业网解决方案巡展也受到了用户的好评,为北电进一步了解客户需求并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借助持续的技术创新,历史悠久的北电网络始终保持着产品及网络性能、可维护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优势。2003年9月,北电网络与北京朝阳区政府签约兴建中国北电网络公司园区,此举将继续扩展其在中国的研发能力,以更好地为国内客户服务并支持亚太区市场的发展。
高通
为加强公司在中国的团队管理实力并加快本土化进程,高通公司于2003年初分别任命汪静和孟樸为中国区董事长和中国区总裁。与中国联通于2003年2月合资成立的“联通博路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标志着高通公司针对无线互联服务推出的BREW端到端解决方案在中国的推广实施取得了关键性进展。这一年,“神奇宝典”业务在联通、高通和联通博路公司的共同推动下迅速发展,基于BREW的应用层出不穷。9月,高通与联通公司合作建设的GSM1x一期工程顺利完成,工程采用了高通公司针对两种主要通信制式而研发的桥梁性技术,它的完成极大地增强了业界对双制式互通技术的信心,双模手机的概念进一步凸显。
高通公司始终在帮助中国打造并培养一条不断成长的CDMA价值链。2003年6月,高通公司投入一亿美元,帮助那些仍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中国公司开发基于CDMA技术的产品、应用和服务,以进一步支持中国CDMA的发展。2003年7月,高通公司董事长艾文·雅各布在广州召开的CDMA技术成果展示会上授予金鹏公司BREW业务开发贡献奖,显示出高通对CDMA价值链中的重要环节——开发商的重视与支持。伴随着CDMA网络的快速升温,9月,高通公司的CDMA手机和基站芯片发货量自1994年以来已然突破10亿。年底,高通又任命周渔君为中国区首席技术官,进一步加强了公司在中国区的技术实力和影响力。
三星
2003年,三星公司在华投资额近4亿美元,总投资额达到28亿美元,而累计销售业绩达到了64亿美元。三星在通信系统和手机、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等电子产品市场的业绩均有突破性增长,有些甚至比2002年增长了近一倍。在外资企业在华销售额排行中,三星投资的9家企业进入了前500名,而在进出口额的排行中则有10家三星投资的企业进入了前500名。
2003年,三星在中国的传统生产加工企业逐渐向集研发与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转型。通信北京研究所、苏州—杭州半导体研发中心等机构纷纷在中国成立了统一的销售公司和维修服务中心。在通信领域,除了继续重视对手机芯片的开发之外,三星在2003年还向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等运营商提供了范围广阔的CDMA通信系统、终端、光纤和DSL等设备。在中国2003年的3G网络测试中,三星成功完成了其WCDMA、CDMA20001X和CDMA2000EVDO的测试试验。此外,三星公司还同飞利浦和大唐电信共同投资开发TD-SCDMA技术,为中国未来的3G网络建设贡献力量。
NEC
2003年对NEC公司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在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于2003年11月公布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最新排名中,NEC的超级计算机“地球模拟器”以每秒35.86万亿次的运算速度名列榜首。强大的技术实力使得NEC能够在中国的信息产业发展进程中取得令人瞩目的业绩。2003年,NEC在华研发人员增加到3400人,而公司的在华销售总额有望达到30亿美元。NEC在移动电话领域的业绩这一年有了突破性的增长,仅N8手机的年销售量就接近100万部。10月以来,NEC又陆续推出了N800/810、N700/708、N600等多种新机型。
以往专注于提供系统设备的NEC开始更加注重其整体解决方案和终端产品的推广。2003年9月,新上任的公司总裁金杉明信在访华时明确表示要将中国作为NEC全球供应链的中心之一。随后,移动终端开发中心、NEC中国研究院等NEC在华机构纷纷成立。NEC还与上广电合资在上海建立了TFT液晶技术工厂,并分别与东软集团、神州数码和网易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此外,作为钻石赞助商,NEC出席了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主办的3G峰会,并在电信研究院的IOT测试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