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焦立坤
3G(第三代移动通信)是块“肥肉”,但现在不是“吃”的时机。电信市场纷争激烈的香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日前,香港Sunday公司选定华为建设商用的3G网。引人注意的是,其划定的时间表是明年年底,相关负责人称,“只有市场准备就绪,有足够产品及服务满足市场需求时才推3G。”
这样,持有3G牌照的四家香港电信运营商先后推迟了推出时间。另三家为和记黄埔、香港流动通讯和数码通电讯。
其中,和记黄埔的几次推迟颇耐人寻味。原定今年年初推出3G服务,先是推至8月,再延至年底,现又表示“明年年初前可能不会推出3G服务”,并将推迟归因于“手机缺货”。
手机确是瓶颈。目前市场仅有几款3G手机,而3G急先锋NTT DOCOMO当年也遭遇此尴尬,独咽苦涩。
“这仅仅是表面原因,”业界人士评论说,“最重要的是市场环境不成熟。在香港这个竞争激烈的地方引入一个未经测试的3G技术,可能成为一场代价昂贵的练习。”
事实正在印证这一点。“对内地而言,香港3G的遭遇就像一枚探路石。”电信观察家分析认为,走在前面的香港3G为内地电信运营商“交了学费”。“香港3G推出选定明年年底,这应该是一个理想的时间。有此参照,内地更不必急于发放3G牌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