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面对3G充满矛盾 中移动不当最积极的推动者

摘要: 适合3G的业务还不多 3G的买单者是运营商,因为一旦上马,立刻背上沉重包袱的是运营商,而眼下看来,两个运营商几乎是同
    适合3G的业务还不多
    3G的买单者是运营商,因为一旦上马,立刻背上沉重包袱的是运营商,而眼下看来,两个运营商几乎是同一调子。11月12日,中国移动一位重要人士对本报记者说,中国移动目前还不是3G最积极的推动者,我们还不着急,我们只是会积极地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中国移动在2G时代的成功已经使其成为中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目前,中移动(香港)是我国在境外上市公司中市值最大的公司之一。根据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最新排名,中国移动通信位列第230位。
    近年来,业界一直认为中国移动必然要尽快上马3G,理由是,频率资源是制约中国移动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若而要解决就必须上马3G
    中国移动一直面临着频率资源紧缺的问题。根据中国移动集团提供的数据,其GSM移动电话交换容量达到1.82亿户,客户总数超过1.38亿户,也就是说,仅有5000万户的容量可用来满足用户增长的需求,而目前中国手机用户每年至少增长两千万户,用不了几年,频率资源就将枯竭。
    据悉,目前,中国移动正逐步关闭模拟网,以便腾出更多的900MHz频率给GSM移动系统使用,同时还在探索更为有效地利用频率的方法。即便如此,到2004年左右,一些发达省市依然会出现严重的频率不足的问题。所以,外界对中国移动引入在新的频段上能更有效利用频谱的3G期盼殷殷。
    还要看市场的需求
    但问题似乎没有那么简单,11月12日,北京移动市场经营部总经理范云军对本报记者说,目前全球3G都是低迷状况,所以,将来何时上马3G还要看市场的需求。
    除了频率资源紧张,中国移动上马3G的另一个理由是,从业务发展的角度来看,对于移动通信而言,移动的Internet将是移动通信的发展方向,3G提供的将是宽频带、多媒体业务,用户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享受丰富多彩的增值业务。根据预测,虽然话音业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主要业务,但移动数据将是新的业务增长点。到2004年中国移动数据用户将达到4300万。因此,业界人士普遍认为,3G将会给中国移动带来新的利润空间。
    但最起码,目前中国移动并不这么看了。范云军认为,3G现阶段所启动的业务与2代、2.5代相比是有所不同的。中国移动本来是发展增值业务的高手,2001年,中国移动开始的“移动梦网”计划催热了短信的狂飙式发展,而现在,中国移动因为增值业务开展得越来越火,干脆将口号变为:“移动改变生活,生活因此而精彩!”但即便在开发增值业务上如此有办法,范云军依然觉得,“现在适合3G的业务还不多”。
    这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的宽带运营还跟不上,范云军的说法是,如果说只是带宽增加而需求跟不上,这是不行的,所以3G还需要培养一些时间,“如果说我们这两年培养出了潜在用户群,到3G启动时用户数量将会很快发展的”。
    政府的谨慎态度有必要
    对于3G目前的研发成熟度,中国移动一位人士表示,无论在欧洲还是在中国,都要解决两个方面:一是终端二是应用,这两点不解决好,3G无法上。
    中国移动一位人士私下里表示,在3G问题上,中国政府的谨慎态度是很有必要的,因为3G的应用如果没有需求也就无法上马,而且我们的现场测试还没有。
    这位人士坦承,中国移动目前还不是最积极的推动者,“我们还不着急,但我们会积极地做好各方面的准备的,本来说明年上半年要发放3G牌照,但我觉得,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肯定要推迟,最快也要明年下半年了”。
    而且,运营商们现在还有一个担心,即也有人认为第三代可能是一种短期的过渡,它将很快被第四代移动系统取代。的确,目前在国际上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无线技术,人们都在研究3G以后的技术和第四代技术。尽管4G目前还比较遥远,但毕竟已在探讨研究之中。
    但一位业内人士私下里称,3G牌照在明年下半年发放都是乐观的估计了,其实,中国移动面对3G充满了矛盾心理,从与联通竞争的角度来看,早点上马3G对移动有利,因为移动的转网速度快,而时间越长,就越会给联通调整的时间。 
内容来自:经济观察报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03/11/25/20031125083920140625.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3G
文章标题:面对3G充满矛盾 中移动不当最积极的推动者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88   deb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