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讯 1990年,当General Instruments的半导体部门独立为Microchip Technology一年后,这家新公司的销售额停滞不前,濒临清算边缘。正是在此时,前英特尔员工Steve Sanghi接手了这个初创企业,开启了一段商业传奇。
当时Microchip每季度亏损250万美元,制造业务一团混乱。但Sanghi没有依赖咨询公司的建议,而是创建了一套全新的运营体系,后来被内部称为"聚合系统"(Aggregate System)。在公司大部分收入来自通用EPROM存储器时,他果断将研发重点转向8位微控制器,这个产品线后来成为公司的摇钱树。他还停止了与德州仪器竞争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开发,转而专注制造技术的提升。
虽然这些举措在扭亏为盈的故事中似曾相识,但Sanghi的管理风格独具特色。他在2007年接受EE Times采访时表示:"我们不是依赖杀手级应用的公司。"Microchip的定位是在细分市场中寻求平衡。
关于半导体晶圆厂,Sanghi有个著名观点:"我们从不自建晶圆厂,我们只收购别人的失误。"他还是最早预见微控制器需要搭配模拟芯片的远见者之一。这一战略最终促使Microchip在2015年收购Micrel,2018年收购Microsemi。
2021年,在执掌公司近30年后,Sanghi将帅印交给了另一位前英特尔员工Ganesh Moorthy。Moorthy 2001年加入Microchip担任8位微控制器部门副总裁,2016年升任首席运营官,被普遍视为Sanghi的接班人。
这次权力交接完成了Microchip的平稳过渡,也结束了Sanghi30年的统治期。在此期间,这家位于亚利桑那州钱德勒市的半导体公司市值从近1000万美元飙升至440亿美元,更创下连续121个季度盈利的惊人纪录。
然而这个企业童话在Moorthy任期内出现了转折。Microchip开始面临库存积压和销售下滑,2024年股价下跌28%。随后发生的事情对半导体行业人士来说并不意外:2024年11月,Sanghi复出担任临时CEO兼总裁,誓言要让公司恢复收入和利润增长。
最新的进展同样在预料之中。Microchip董事会已宣布Sanghi将永久担任CEO兼总裁。他曾经创造过奇迹,业界普遍期待他能再次力挽狂澜。
不过本月将满70岁的Sanghi不可能永远执掌公司,培养接班人仍是当务之急。值得关注的是,他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上的策略会与过去有何不同?面对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等新增长点,他围绕MCU整合模拟芯片的战略将如何调整?更重要的是,他是否会通过新的收购来推动公司转型?
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半导体行业,扭亏为盈从来不是易事。但自Sanghi 2021年离任后,Microchip的核心架构并未发生太大改变。他近期加入英特尔董事会也增强了外界对其领导能力和行业地位的信心。当然,重组高管团队并制定更完善的继任计划,将是这位传奇CEO面临的新挑战。
(本文作者Majeed Ahmad是EDN和Planet Analog主编,拥有超过20年电子设计行业报道经验,曾任职EE Times Asia和Electronic Products,持有埃因霍温理工大学电信工程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