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第二届光电智感论坛-先进传感技术专题大咖与演讲

摘要:论坛聚焦光纤传感、MEMS传感等前沿技术,探讨先进传感器如何提升精准感知能力,为环境监测和智慧医疗诊断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撑。

  ICC讯 由南方科技大学,光纤光缆先进制造与应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省集成光电子智感重点实验室主办,ICC讯石承办的第二届光电智感论坛将于2025年6月15日在中国南方科技大学工学院南楼813报告厅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以"光电技术的未来:交叉领域的创新"为主题,聚焦光电技术与人工智能、传感、生物医学及激光、显示等领域的深度融合,诚邀广大高校师生、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产业界精英共聚一堂,探讨前沿技术趋势,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文末查看完整议程及报名方式)

 本篇为您介绍人先进传感技术专题主旨与演讲讲师

  (专题主持人:党竑教授)

  未来世界是否“感知无处不在”?光纤传感、MEMS传感等前沿技术正在赋能环境监测和结构健康监测等领域。论坛聚焦光纤传感、MEMS传感等前沿技术,探讨先进传感器如何提升精准感知能力,为环境监测和智慧医疗诊断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撑。


吕超 "光纤光学讲座教授/光子技术研究院院长" 香港理工大学

《光纤通信及感知一体化系统》

  讲师简介:吕超,1985年在北京清华大学获得电子工程学士学位,随后,分别于1987年与1990年在英国曼切斯特大学获得工学硕士与博士学位。他于1991年加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任教。 在南洋大学期间他协助创建了网络技术研究中心的光通信和光纤技术研究部(NTRC)。2002-2005年12月他同时任职于新加坡科技局国立信息科技研究院(Institute for Infocomm Research, A*STAR),协助创建了光技术研究部并任研究部主任。在新加坡期间他曾经主持过多项政府资助的重大项目。他于2006年4月加入香港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系, 现为光纤光学讲座教授及香港理工大学光子研究院院长。他现在香港理工大学带领团队从事高速光通信系统及网络方面及光纤传感系统方面的工作。在进行学术研究的同时,也和光通信的产业界进行了紧密的合作,成功完成几十项工业界资助的研究课题, 并曾任多家国际公司的技术顾问。吕超教授发表了400余篇国际杂志论文并多次在国际会议上发表大会及特邀报告。他拥有多项专利。 他组织过多次国际会议并出任多个重要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他是国际光学学会会士(OPTICA,原OSA)。

  演讲摘要:由于互联网及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对通信网络的容量需求一直在快速增长。 为了满足这个需求,全球的陆地和海底里已部署了大量的光纤。最近,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开始研究是否能利用这些现有光纤设施在提供大容量信息传输的同时进行环境感测。这一趋势主要由两个因素驱动:光纤的广泛地理覆盖和光传感的高灵敏度使之前无法实现的大范围传感网络成为可能。这包括地震及地质环境的监测网络以及交通系统的辅助监测网络。第二个因素是,将感测功能整合进高容量通信网络中将有助于提高当前光网络的可靠性。由于单一光纤链接可以传输数百T比特甚至P比特的数据,任何中断都可能导致大量数据丢失。许多此类中断是由未经授权的挖掘、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引起的。能够及早检测到这些变化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将可以减少数据丢失。我们将讨论最近在集成光通信和传感系统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在如何在单根光纤内实现通信及传感技术融合以及此技术在海洋监测和交通系统中的应用

孙琪真 教授/副院长 华中科技大学

《多功能集成化光纤超声换能器及其应用研究》

  讲师简介:孙琪真,华中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未来技术学院教授、副院长,兼任IEEE传感与系统中国专委会主席、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理事、湖北省物联网接入工程中心主任等职务。主要从事微纳结构光纤传感技术及应用研究,入选国家杰青、优青、欧盟“玛丽▪居里”学者和湖北省创新群体等,主持了多项国家级项目,包括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先后发表SCI论文1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5余项。研究成果获中国通信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技术创新一等奖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等科技奖励7项

  演讲摘要:光纤超声换能器具有高度集成化、宽频带和抗电磁干扰等优势,可在狭窄工作空间和极端环境下实现高分辨率成像。近年来,报告人围绕特种光纤与结构开展了一系列高灵敏度、多功能集成的超声传感技术研究。本报告重点介绍高度集成化的全光纤光声/超声复合换能器与双模态成像技术,以及具备超声发射接收一体化的全光纤超声换能器及主动超声成像技术,在展示其优异探测与成像性能的同时,还将探讨其在内窥成像、电池健康监测及无损检测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宋章启 教授 深圳技术大学

《光纤形态传感器及其在海底滑坡监测的应用研究》

  讲师简介:主要从事光纤信息技术和海洋探测技术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现为“深圳技术大学-润宇光纤智能感知”联合实验室,“海洋分布式探测系统”联合实验室主任、国防科工局专家、广东省军民融合专家、兵工学会光电子专业委员会委员。先后承担和参与装备预研项目6项,国家重大专项项目5项,863项目3项;负责光纤陀螺技术开发与技术转让横向项目8项;作为核心骨干还参加型谱、演示验证项目和型号项目研究十余项。发表论文八十余篇,获得国家和军队发明专利三十余项。

       演讲摘要:光纤形态传感器是一种可以植入结构体内部实时感知结构体形态变化的新型传感器方式,在内窥镜控制、大型结构物安全和海底滑坡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报告将首先回顾光纤形态传感器技术发展现状和大尺度光纤形态传感器技术方面发展存在的不足,然后介绍用于海底滑坡监测的光纤形态传感系统的关键技术,最后报道了在海底滑坡监测的试验研究情况

完整议程及报名方式


  投稿支持期刊

  《光通信研究》

  简介:《光通信研究》是光通信技术和网络全国重点实验室---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的学术刊物,主管单位为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刊于1975年,是国内创刊最早的光通信期刊。期刊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DOAJ、EBSCO,OAJ, Ulrichsweb(乌利希期刊指南),ICI World of Journals(哥白尼索引期刊数据库)和ICI Master List(哥白尼精选数据库)收录期刊,入选《信息通信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入选《电子技术、通信技术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3级,曾多次获得信息产业部、湖北省优秀期刊。

  论坛投稿联系:冯秘书 15989420950(微信同号)

  期刊官网及投稿链接:www.gtxyj.com.cn

  期刊联系电话:027-87691537

  参会信息与合作报名

  论坛名称:第二届光电智感论坛

  主办单位:南方科技大学,光纤光缆先进制造与应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集成光电子智感重点实验室

  承办单位:深圳市讯石科技有限公司

  时间:2025年6月15日(全天)

  地点:中国南方科技大学工学院南楼813报告厅(深圳市南山区学苑大道1088号)

  商务合作与报名咨询

  ICC讯石 冯秘书(大会秘书)

  联系电话:15989420950

  邮箱:jane@iccsz.com

诚邀参会,智启未来

  光电技术作为新一代信息产业、生物医疗与智能制造的核心驱动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科技边界。光电智感论坛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战略创新高地,诚邀各界同仁共赴这场学术盛宴,以智慧碰撞激发创新火花,以跨界合作赋能产业升级,共同书写光电技术的未来篇章!


内容来自:讯石光通讯网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25/05/27/20250527123329878514.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文章标题:第二届光电智感论坛-先进传感技术专题大咖与演讲
1、凡本网注明“来源:讯石光通讯网”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讯石光通讯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讯石光通讯网)”的作品,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因可能存在第三方转载无法确定原网地址,若作品内容、版权争议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本网,将第一时间删除。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68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