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讯 量子计算行业在2025年首季迎来融资热潮,标志着这项曾被视为纯理论的技术正加速走向商业化。据The Quantum Insider发布的Q1报告显示,该季度行业融资总额突破12亿美元,同比增长125%。虽然交易数量减少,但单笔规模扩大推动总额环比增长28%。数家致力于构建实用量子系统和软件的公司获得巨额融资。
总部位于波士顿的中性原子量子计算机开发商QuEra Computing获得本季度最大单笔融资——2.3亿美元B轮资金,将用于加速可扩展容错量子计算机研发。该公司是少数同时布局近期模拟量子计算方案与长期数字容错目标的企之一。
以色列量子处理器控制系统开发商Quantum Machines完成1.7亿美元C轮融资,累计融资达2.8亿美元。其跨硬件架构的量子编排平台已吸引英特尔资本等主要投资者。
美股上市公司IonQ通过股权融资3.6亿美元,同时宣布收购瑞士量子安全加密提供商ID Quantique以扩展商业版图。公司任命Niccolò de Masi为新任CEO。
其他资本市场动态包括:D-Wave完成1.5亿美元股权融资;Horizon Quantum Computing宣布拟通过SPAC上市,这家新加坡软件公司估值约5亿美元。
投资热潮伴随着行业重心从实验验证转向实际应用。微软发布自称采用新型"拓扑"架构的Majorana 1芯片引发关注,但科学界对其容错量子计算主张持保留态度。微软同步推出"Quantum Ready"计划帮助企业为未来技术集成做准备。
政府支持力度加大:英国国家网络安全中心发布后量子密码迁移时间表,建议机构立即启动评估以实现2035年全面过渡目标。
研究方面取得多项突破:摩根大通、Quantinuum与美国国家实验室在《自然》发表论文,首次实现"经认证的量子随机数"生成;D-Wave在《科学》杂志宣布其退火量子系统在材料模拟中实现"量子优越性"。
行业仍面临挑战:英伟达CEO Jensen Huang关于"量子计算机15-30年内难有实用价值"的言论导致相关股票下跌,与加速的私人投资形成反差。
分析师指出,虽然交易数量下降,但资金向更成熟企业集中。后期大额融资成为主流,显示资本正押注最接近商业化的企业。软件、加密和控制平台作为量子技术堆栈关键层日益受重视,Horizon和微软的软件布局正顺应这一趋势。
当前超过50%的已知量子计算公司已采用头部硬件和控制企业的解决方案,下一阶段或将加强硬件、控制、软件和网络安全各层级的整合,以实现该技术的长期承诺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