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讯 (作者:Iain Morris,Light Reading国际编辑)尽管网络设备成品可能在中国境外组装,但整个行业仍严重依赖中国提供的各类基础元器件与原材料。
上周末,思科、戴尔、爱立信、HPE、诺基亚等网络设备制造商的员工们埋头查阅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在线公布的《协调关税表》(Harmonized Tariff Schedule),试图确认其中国采购的零部件是否属于4月11日宣布的关税豁免范围。但他们的努力可能徒劳无功——次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Truth Social发文怒斥外界对其"对华软弱"的批评:"没有任何国家能逃脱不公平贸易平衡和非货币关税壁垒的责任,尤其是对待我们最恶劣的中国!周五根本没有宣布任何关税'例外'。"他宣称即将启动的"国家安全关税调查"将覆盖"整个电子供应链",而不仅限于半导体。
分析师们对此困惑不已。表面看来,这再次暴露特朗普经济策略的反复无常:他在讨好坚信"中国窃取美国就业"的铁锈地带选民与规避经济风险之间摇摆不定。企业领袖们如同被反复无常的枪手挟持,若其中真有深意,目前无人能解。
被低估的中国依赖度
近年来,网络设备商试图淡化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疫情期间,爱立信、诺基亚、三星等企业已将美国客户产品的组装环节迁出中国。爱立信2020年甚至在德克萨斯州设厂,此前其美国电信客户产品均由墨西哥工厂供应。这些设备中的先进芯片多由企业自研或美国供应商设计,通常在中国境外晶圆厂生产。
但EJL Wireless Research创始人Earl Lum拆解大量通信设备后发现,系统级成本平均约50%来自中国。"很难找到中国占比仅25%或更低的产品,"他告诉Light Reading,"几乎所有非半导体的无源元件都可能产自中国。"这包括防水垫圈、压力端口膜等基础部件,以及Massive MIMO和宏基站射频单元中占比70%的微腔滤波器(需大量铝材加工)。
思科去年公布的"占2024财年采购额80%"的主要供应商名单中,Amphenol和国巨(Yageo)尤为突出。总部位于美国的Amphenol生产泄压阀、数字背板连接器等关键部件,其最新财报显示65家子公司设在中国。中国台湾企业国巨虽收购了圣地亚哥的普思电子(Pulse Electronics),但其61座工厂中23座位于中国大陆,美国仅4座且不生产电阻器。"爱立信和诺基亚电源板上的零件不是普思就是其他中国厂商的产品,"Lum指出,"大功率电感器基本都来自中国。"
诺基亚前CEO Pekka Lundmark几周前坦言:"现实是,当你深入到元器件层面——直至半导体和印刷电路板(PCB)——美国几乎毫无产能,这类供应链需要数十年才能建成。"Lum认为台湾企业短期内也难以将PCB产能撤出中国大陆,因为相关原材料同样集中在中国大陆。除铝等常见金属外,还包括5G射频单元功放所需的镓等稀土材料。中国数月前实施的镓出口禁令已推高价格,现有合同虽仍在履行,但若特朗普加码制裁,局面可能迅速恶化。
光器件市场受冲击
美国在光器件领域同样依赖中国。Omdia分析师Lisa Huff指出:"十大光器件供应商中六家为中资企业,关税将产生巨大影响。"据Omdia数据,2024年四季度,光迅科技、昂纳科技、中际旭创、海信宽带四家企业合计占据35%市场份额。其中市占率16%的龙头中际旭创也是思科供应商。
Mobile Experts首席分析师Joe Madden表示:"所有企业都难以完全避开中国元器件。大体上,主流电信设备商已实现与中国脱钩,能在美国组装射频和基带产品,但某些特定部件仍是难题。"
绕不开的关税壁垒
此前业界曾寄望于将中国产元器件运往墨西哥等低关税国家组装,再以成品形式出口美国。但Lum认为此漏洞已被堵死:"无论最终产地为何,含中国部件的系统仍需缴税。"考虑到其他国家10%的基础税率,厂商不如直接向美国工厂运输部件。
这对利润微薄的电信设备商无异于雪上加霜。诺基亚移动网络业务群去年运营利润率仅5.3%,爱立信集团调整后运营利润率为3.8%,两家企业2024年均裁员数千人以削减成本。最终关税成本或将转嫁给运营商,但短期压力将由设备商承担。随着中美对峙升级,局势可能进一步恶化。
原文:The 'made-in-China' tariff quagmire for Cisco, Ericsson and Nokia | https://www.lightreading.com/5g/the-made-in-china-tariff-quagmire-for-cisco-ericsson-and-nok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