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讯 2025年全球光通信领域规模最大、影响力最深远的行业盛会——第49届光纤通信大会暨展览会(OFC2025)将于4月上旬正式拉开帷幕。作为行业技术趋势的“定调者”,本届OFC以“探索蓬勃发展的光通信与网络产业”为主题,汇聚全球顶尖学者、企业领袖与技术先锋,共议光通信技术革命与产业未来。
近日,主办方公布了全体会议(PlenarySession)的核心演讲阵容,三位行业领军人物将围绕硅光子技术范式转移、空间光通信应用及数据中心扩展矛盾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为大会奠定前瞻基调。
全球光通信“中枢”再启,规模与议题双升级
据官方数据,本届OFC预计吸引来自83个国家及地区的超过13,500名注册者,600余家全球顶尖企业将参展,覆盖从光纤材料、芯片设计到网络架构的全产业链。会议期间将举办数百场技术演讲与行业论坛,聚焦1.6T传输、人工智能(AI)驱动网络、相干无源光网络(Coherent PON)、线性可插拔光学器件(LPO)、多芯光纤、数据中心技术及量子通信网络等前沿领域,为学术界与产业界搭建深度协作的全球枢纽。
全体会议演讲阵容揭晓:技术革命与产业矛盾的双向碰撞
作为OFC的“灵魂环节”,全体会议历来是行业趋势的核心风向标。本届大会邀请了三位重量级嘉宾,从技术突破与产业挑战的双重视角,解析光通信的未来路径:
1.硅光子技术范式转移:从“键合”到“直接外延”的可行性之争
香港科技大学荣誉研究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IEEE/OPTICA会士刘纪美(KeiMayLau)将以《硅光子技术:从III-V族材料键合到直接外延的范式转移是否现实?》(A Paradigm Shift From III-V Bonding to Direct Epitaxy for Silicon Photonics - How Realistic?)为题,探讨硅基光子集成技术的关键瓶颈。作为光电子领域先驱,刘教授深耕III-V族半导体材料数十年,其团队在硅基光电子器件集成领域的突破或将重新定义光互连芯片的制造路径。她将直面技术路线争议,剖析直接外延工艺的可行性及对下一代光子集成电路(PIC)的潜在影响。
2.空间光通信:从月球到深海的技术跨越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光与量子通信团队负责人BryanS.Robinson博士将分享《空间光通信:当前能力与未来机遇》(Space-Based Optical Communications: Present Capabilities and Future Opportunities)。作为NASA首个太空激光通信项目“月球激光通信演示”(LLCD)的首席系统工程师,罗宾逊团队成功实现了地月间高速激光通信的突破。其演讲将延伸至海底光通信、量子通信网络等新兴场景,揭示激光通信技术从太空到深海的全域应用潜力。
3.数据中心扩展与接口速率的矛盾:微软技术院士发出警告
微软硅技术院士、Fungible联合创始人Pradeep Sindhu博士的演讲《数据中心规模化与接口提速的矛盾》(Scaling Data Centers is in Conflict with Increasing Interface Speeds)将直指行业隐忧。作为网络硬件革命的标志性人物(曾创立瞻博网络并发明革命性数据处理器DPU),Sindhu提出:以太网交换机接口速率的持续提升正与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能效目标背道而驰。他警告称,突破400Gbps后的接口速率将受限于芯片晶体管速度与交换架构的物理极限,导致网络层级复杂化、时延与能耗攀升。这一论断或引发对数据中心架构转型的深度反思。
行业共聚,驱动光通信生态进化
OFC2025不仅是技术展示的舞台,更是全球产业链协同创新的催化剂。从硅光子集成的底层技术迭代,到空天地海一体化的通信网络布局,再到数据中心与AI算力基础设施的再平衡,本届大会将凝聚共识,为光通信行业的下一个十年提供关键决策参考。
注:本文基于OFC2025官方发布信息撰写,旨在传递行业动态,不构成任何参会或商业建议。
官网介绍:Plenary Session | OFC | https://www.ofcconference.org/en-us/home/program-speakers/plenary-se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