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讯 思科成立于1984年,它可能是千禧年之交网络热潮的最大受益者。2000年3月,其股价从一年前的27美元飙升至77美元,但在泡沫破裂、需求骤减后的一年时间里,股价跌至不到16美元。历史图表呈现出一个尖峰形状,表明思科此后再也没有达到过那样的高度。但如今其股价超过62美元,在过去六个月里上涨了近38%,迎来了多年来的最佳表现。
当然,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最近的热潮,这一次与人工智能(AI)有关。所以,第一次热潮是关于人与人的连接,而这一次则是关于连接人工智能以确保机器之间能够相互通信。更确切地说,是通过思科开发的以太网技术连接数据中心中的图形处理单元(GPU)集群。
至少未来会是这样。思科的网络业务仍然是其最大的业务部门,占其总销售额的近一半,但在截至1月的三个月(思科的第二财季)里,该业务收入不到69亿美元,同比下降了3%。上半财年,网络业务销售额同比下降14%,约为136亿美元。长期以来,思科一直在抱怨“库存调整”,因为网络客户在消化他们已经购买的库存。
这引发了裁员。就在去年8月,思科首席执行官查克·罗宾斯宣布裁员7%。当时思科的在册员工约为90400人,高于前一年的84900人。人数的小幅增加是由于思科在去年3月以280亿美元收购了安全专业公司Splunk。根据Splunk在2023年3月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这笔收购使思科的员工人数增加了约8000人。因此,思科内部已经在裁员,按照思科的最新数据,裁员7%意味着约6300人将被裁掉。
新机遇
但就销售业绩而言,季度增长率表明思科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受Splunk收购案的推动,第二财季总营收同比增长9%,略低于140亿美元。得益于这笔交易,思科上半财年的安全业务收入翻了一番多,达到约41亿美元。但净利润下降了8%,约为24亿美元,部分原因是研发以及销售和营销费用增加。
用罗宾斯的话来说,向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销售以太网连接业务是一个“新机遇”。他在一次讨论第二季度业绩的电话会议上对分析师表示,人工智能投资“将使我们的网络设备与英伟达的GPU相结合,这就是我们未来要实现的目标”。
然而,竞争也随之而来。诺基亚也瞄准了同样的机遇,上个月该公司表示,将每年在其互联网协议部门额外投入1亿欧元(1.04亿美元),目标是到2028年在数据中心业务上再创造10亿欧元(10.4亿美元)的收入。Arista是这个市场的另一个竞争对手。还有英伟达,其在2019年以70亿美元收购Mellanox,获得了InfiniBand的有效控制权,这是一种替代以太网的技术,曾是连接GPU集群的主要选择之一。
尽管如此,Rosenblatt的研究人员在2023年8月发布的研究报告中预计,未来以太网及其众多竞争对手将成为首选。总部位于英国的数据中心公司Nscale对英伟达在InfiniBand中的角色持负面看法。Nscale的首席技术官大卫·鲍尔在12月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你只能从英伟达那里获得InfiniBand,所以它不再是真正的开放标准了。”相反,Nscale已经转向使用诺基亚提供的以太网技术。
思科高管关于电信公司对人工智能兴趣的言论,也让关注电信行业的人颇感兴趣。罗宾斯说:“我们看到一些欧洲运营商正在考虑将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服务来提供。我们还看到很多运营商正在为其为客户管理的网络边缘的人工智能边缘应用做规划。”
如果说投资者存在担忧,部分原因是对特朗普提高关税引发贸易战的担忧。但思科在电话会议上做出了安抚,表示已经将目前看到的拟议关税成本“考虑在内”。思科首席财务官理查德·斯科特·赫伦说:“我可以告诉你们,我们有一个供应链团队,在过去几年里,我们围绕在中国面临的关税问题积累了很多经验,知道如何应对。从最初加征关税到现在,我们的缓解措施已经将我们在这方面的风险敞口降低了约80%。”
思科提高了业绩预期,现在预计全年收入在560亿至565亿美元之间,高于此前553亿至563亿美元的预期范围。在2月12日业绩公布后的盘后交易中,其股价上涨6.6%,至约66.7美元。照这样下去,感觉又要迎来千禧年时的繁荣景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