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讯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生成式AI模型如Google的Veo2和OpenAI的Sora之间的激烈竞争,对数据传输速度和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满足这一需求,硅光子技术和光通讯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中国台湾地区的一些企业在2024年展现出惊人的市场表现。
行业领头羊:光圣科技涨幅超9倍
据台媒报道,在众多受益企业中,光圣(6442-TW)的表现尤为突出。从2023年的收盘价70.3元(新台币,下同)上涨至2024年12月30日的654元,年内涨幅达到约9.3倍,刷新了行业纪录。光圣专注于光纤有源与无源器件、高频连接器模块制造,并积极拓展低轨卫星、5G以及车载应用等高成长领域。得益于美国数据中心对光无源器件的需求旺盛,公司产能持续满载,相关业务贡献超过70%的营收,预计未来毛利率将维持在40%左右。
联钧科技、联亚光电、上诠股份紧随其后
除了光圣外,联钧(3450-TW)、联亚(3081-TW)和上诠(3363-TW)也实现了3到4倍的增长,成为年度市场上的佼佼者。联钧凭借其子公司源杰切入AOC(有源光缆)收发器市场,成功打入美国四大云计算服务提供商(CSP),并计划于2025年上半年推出800G AOC产品,下半年实现大规模量产。
联亚则指出,自第二季度开始供应800G产品以来,已获得美国数据中心客户的高度认可,过去三到五年内在硅光产品对主要客户的营业额都有超过倍数以上的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内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而上诠依靠其独有的光纤阵列和封装技术,在全球数据中心建设需求增加的背景下,有望通过CPO(Co-Packaged Optics,共封装光学)光纤阵列产品的逐步放量,进一步推动业绩增长。
AI竞赛激发硅光子通讯商机
随着科技企业间的AI竞赛愈发激烈,更强的生成式AI软件必然需要更高效的数据传输技术支持。硅光子与光通讯领域的机遇因此更加凸显。例如,立碁(8111-TW)、众达-KY(4977-TW)、惠特(6706-TW)、波若威(3163-TW)、志圣(2467-TW)等公司在面对市场波动时展现了不同的应对策略和技术优势。
结语
综上所述,硅光子产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日益增长的数据传输需求,行业内企业不仅需要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还需不断探索技术创新,以确保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随着更多高科技成果的应用落地,硅光子及相关产业链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