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讯 12月5-6日,OSIC 2024第二届光电智联大会在苏州成功举办,来自光电企业、高校、投资机构等相关参会单位突破400+家,参会人员达到700+人,获得了光电子、光通信行业人士的热烈关注,包括低空经济、空天产业、汽车智能和机器人应用的光电互联,重点展望2025光通信产业创新机遇等光电行业的跨界趋势。
在OSIC大会上,江苏亨通光纤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赵良圆博士发表《特种光纤的多维应用技术探索》报告,介绍特种光纤需求趋势,多芯光纤、多模光纤的应用探索并展望未来发展。同时,亨通还在大会展示了最新研发的多芯光纤、多模光纤等特种产品,获得行业客户的关注与认可。
人工智能应用为光纤网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应用突破,需要光纤网络能够支撑超高速、超海量、超低延迟的数据传输,但是波分复用与高阶调制相结合,使得单模光纤传输容量快速接近香农理论极限。因此,业界需要找到创新的光纤传输介质来突破瓶颈,而基于空分复用的多芯光纤为光纤容量继续增长创造了一种新型、有效的技术途径。
赵良圆介绍,在多芯光纤技术发展方面,亨通建立自主的多芯光纤制备平台,通过对光纤结构及组分设计、芯棒制备、精密拉丝和测试采用循环控制,不断优化持续提升产品质量。目前亨通已具备2孔、4孔、7孔、19孔等规格的批量生产能力,精密打孔加工长度可达1000mm,为多芯光纤的研发制造提供有力保障。在试验部署方面,亨通制备的基于四芯/七芯弱耦合光纤的空分复用海底光缆成功在马尔代夫海域下海开展海试验证,四芯/七芯弱耦合光纤实现了成缆后0.002 dB/km的超低附加衰减。
当前,除了大幅提升通信容量,多芯光纤技术已经找到了更多可以贡献价值的应用场景。在通感一体应用中,亨通联合合作伙伴已经实现了38公里七芯光纤超低频分布式传感与大容量通信共纤传输。在量子网络应用中,利用多芯光纤可以解决量子网络中量子信号单独占用一根光纤的问题,同时无需改动量子和经典网络设备,且经典光噪声芯间串扰对量子网络系统影响极低。赵良圆表示,基于商用低损耗4芯弱耦合多芯光纤验证了接近实际条件下城域范围内的量子与经典光信号空分复用传输的可行性。
在AI与数据中心场景,多模光纤连接方案是支撑数据中心提升光纤通信系统容量,以应对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带宽和流量需求爆炸性增长的关键技术之一。在高性能多模光纤领域,基于亨通自主开发的先进多模制棒工艺平台和特殊掺杂技术,亨通推出面向高性能智算中心的MultiCom®OM4、OM4-Ultra、OM5等系列多模光纤,其具备精确控制折射率剖面的优势,能够显著减少差分模时延和宏弯损耗,同时具有优越的带宽性能和抗弯曲性能,可以满足大型数据中心的更高速率和更长距离的传输要求。
总体而言,多芯光纤在应对人工智能时代数据流量爆炸性增长是一种有效的技术方案,除了提升通信传输容量,在通感一体、量子网络等新兴应用场景中已展现出独特优势。同时,面对AI带来的高性能计算数据中心机遇,多模光纤将在数据中心的高速连接和绿色运营中发挥关键作用。
目前,多芯光纤、多模光纤已经在实际应用中发挥重要价值,而作为全球光纤光缆行业创新领导者,亨通光电将在多芯光纤、多模光纤技术领域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从光纤结构及组分设计、核心材料的芯棒制备、光纤精密拉丝到多芯、多模光纤的测试,实现多芯、多模光纤持续优化,为市场提供高品质、强抗弯、高性能、低损耗的多模光纤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