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创新先锋”李晗:不忘网络强国初心 追寻科创兴国之梦

摘要:在李晗的带领下,中国移动传输技术团队实现了“SDH时代跟随”“PTN时代并跑”到“SPN时代引领”,尤其在5G承载领域,李晗团队提出SPN总体架构和技术体系,并推动其在ITU立项成功,这意味着ITU-T SG15研究组认可了SPN成为新一代的传送网技术体系,标志着中国在传输领域正进入原始创新阶段。

  ICC讯 李晗,中国移动研究院基础网络技术研究所所长,工作近20年来一直专注于传输、承载等光通信领域的研究,先后参与和主导了PTN、OTN、GPON、SPN、高精度时间同步等技术的研究与创新,荣获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中国专利奖和多项省部级奖项。如今,他正作为国家“万人计划”和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移动集团级首席专家、中国移动劳动模范等在科研领域耕耘不辍。

  世界一流,是踏踏实实

  “做”出来的!

  2004年,李晗来到中国移动研究院从事传输领域研究。彼时,研究院的传输技术团队仅有2人。

  人常说“人多力量大”,而在李晗眼里,人少也不怕!在科研中,时常遇到技术攻关难点和重要科研节点,仅仅两个人的力量,难免显得单薄了些。为了赶上进度、追上脚步,李晗没有别的选择,只有拿出背水一战的气势全力以赴。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最终,他们在PTN、SPN、OTN、GPON和时间同步等高速光网络领域攻坚克难,提出并引领了多项重大技术机制及发展;支撑公司作出“采用PTN构建3G/4G回传网络”“采用SPN构建5G回传网络”“跨域40G,引入100G OTN”、“GPON/EPON并重,优选GPON”“采用1588v2地面高精度时间同步网替代GPS”等一系列技术决策。李晗深知,科研工作没有什么诀窍和捷径,唯有咬牙坚持和笃定坚守,才能走得更远,取得更多收获。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带着丰硕的国家科研成果,李晗一次次受邀到多个国际国内重要会议上做大会报告,并深度参与到ITU-T、IETF、CCSA等国际国内标准化组织的工作,成为多项ITU和IETF标准的编辑人,这让他带着民族标签在国际社会上赢得了重要影响力。

  伴随着中国移动跨越式的发展,研究院传输技术团队也迅速成长壮大起来。最初李晗带队的2人小组,如今已成为拥有30余名成员的优秀团队。这支团队还自主培养了3名教授级高工,并在国家科学进步奖、国家专利奖等“荣誉树”上摘得多枚奖牌,主导了几十个国际标准的制定,提交了200多项发明专利和近千篇标准文稿……

  在李晗的带领下,中国移动传输技术团队实现了“SDH时代跟随”“PTN时代并跑”到“SPN时代引领”,尤其在5G承载领域,李晗团队提出SPN总体架构和技术体系,并推动其在ITU立项成功,这意味着ITU-T SG15研究组认可了SPN成为新一代的传送网技术体系,标志着中国在传输领域正进入原始创新阶段。

  “打造世界一流传输团队,无法简单学出来,只能踏踏实实通过一个又一个项目认真‘做’出来!”这是李晗和团队成员经过多年努力总结出来的道理。

  国际引领,是坚持不懈

  “啃”出来的!

  光通信技术创新对落实网络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从跟随西方国家到实现中国技术引领,包括李晗在内的众多科研工作者都走过了一条艰难的道路。其中,国际标准就是个“难啃的硬骨头”。


  2016年,中国移动首次向ITU-T传输工作组提出了满足5G回传的切片分组网络(SPN)概念,这是李晗带领团队推出的面向5G承载的原创性技术,它的诞生引起了产业界巨大震动。ITU-T管理层对于SPN立项非常谨慎,经过两年多次会议讨论仍未决定立项。

  2018年10月全会期间,ITU管理层组织了ITU和IEEE的专家,单独邀请李晗前往主席办公室进行技术讨论,并一口气列举了8大问题。李晗围绕SPN技术理念、架构、方案及技术细节等对所有问题一一做了详细解答。随后3天,李晗又带领中国移动专家,联合国内研究机构和主要设备制造商,主动沟通,结合中国的仿真实验和测试结果耐心细致地向管理层专家进行技术可行性和先进性阐述。

  功夫不负有心人。历时两年多次会议的激烈讨论,由中国移动牵头提出的SPN原创性技术方案,最终在2018年10月的ITU-T SG15全会上成功实现标准立项,并被定位为下一代传送网的系列标准,这是超乎预期的——在十年一代的传送网技术发展中,中国不仅抓住了机遇,还实现了引领!

  ITU-T SG15中国专家组组长朱洪激动地表示:“SPN首次实现了中国的整体原始创新技术在ITU-T SG15的国际标准化。目前,中国不仅在5G移动通信技术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同样在5G传送网技术方面也引领着国际发展方向。”中国移动传输人经过20年的努力,让中国移动在光通信技术实现了从1G、2G时代的跟随,到3G、4G时代的比肩,到最终5G时代的引领,这是中国移动传输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传输人的骄傲。

  不过,标准立项只是国际标准工作的万里长征第一步,在国际标准的推进过程中还面临着多重挑战。由于SPN/MTN是面向5G的下一代传送标准,国际上运营商、设备商、芯片商、仪表商等标准参与单位都重点关注,每一项技术问题的讨论都异常激烈。仅在SPN Path层OAM技术方案的讨论中,就涌现出多达6种竞争方案,而每一种竞争方案涉及到的关键技术点的选择又多达10余项,每次会议讨论都会形成较大分歧。再加上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原本面对面的会议无法开展,SPN标准的推进面临滞后风险。

  在这种形势下,以李晗为代表的SPN/MTN技术标准推进团队又一次发挥了团结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对内,在每一次SG15线上中间会议及全会前夕,李晗与国内代表团专家们提前布局,对技术展开深入分析,把握提升文稿质量,从不同侧面分析推进SPN相关技术方案;对外,李晗积极与ITU管理层沟通,建立了每周一次的线上单独会谈机制,仅2020年5月至7月就召开了32次线上沟通会议,参与千余封ITU工作组Corresponding邮件讨论,在北京时间晚上至凌晨参加4次ITU-T 网络会议,贡献40余篇讨论文稿。疫情期间,关于SPN标准的讨论会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SPN标准的推进进度不仅没有滞后,反而加快了!最终SPN相关的G.mtn核心标准在2020年9月正式发布,又一次大大超出了中国代表团的预期。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作为科研工作者,李晗是中国移动研究院1400多名科研工作者的缩影,勤奋敬业、勇于创新,为实现中国的通信技术发展努力奋斗;作为共产党员,李晗是中国移动研究院800多名共产党员的代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贡献力量,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奋斗不息。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1、凡本网注明“来源:讯石光通讯网”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讯石光通讯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讯石光通讯网)”的作品,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因可能存在第三方转载无法确定原网地址,若作品内容、版权争议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本网,将第一时间删除。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68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