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面向F5G时代,华为发布分布式智能全光接入网和Liquid OTN解决方案

摘要:在 “5G,创造新价值” 华为产品与解决方案线上发布会上,华为发布业界首个分布式智能全光接入网解决方案和Liquid OTN光传送解决方案,基于端-管-局-云分布式智能和端到端的网络硬切片,助力运营商重塑家庭、企业业务体验,实现从带宽经营到体验经营的转型。华为传送与接入产品线副总裁、首席营销官黄志勇表示,5G网络和千兆光纤网络在国家基础设施中的战略性地位日益突出,华为将持续聚焦全光网络的技术创新,携手运营商打造世界领先的双千兆网络,使能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助推中国经济的新增长。

  在 “5G,创造新价值” 华为产品与解决方案线上发布会上,华为发布业界首个分布式智能全光接入网解决方案和Liquid OTN光传送解决方案,基于端-管-局-云分布式智能和端到端的网络硬切片,助力运营商重塑家庭、企业业务体验,实现从带宽经营到体验经营的转型。华为传送与接入产品线副总裁、首席营销官黄志勇表示,5G网络和千兆光纤网络在国家基础设施中的战略性地位日益突出,华为将持续聚焦全光网络的技术创新,携手运营商打造世界领先的双千兆网络,使能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助推中国经济的新增长。

  当前中国的在线教育、在线办公、在线娱乐等产业实现了爆发式的发展: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的用户规模将达到3亿;中国远程办公企业规模已经超过1800万家;某热门手游的日活跃用户数量达到1.2亿……如何有效保障各类新兴业务的网络体验已经成为产业的共同课题。2月25日,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正式成立第五代固定网络(F5G)工作组,给出了这一产业答案:ETSI将从全光联接(FFC)、增强型固定宽带(eFBB)、可保障的稳定体验(GRE)三个维度来定义F5G国际标准,加速光纤到户向光联万物的进程。

华为传送与接入产品线副总裁、CMO黄志勇在华为产品与解决方案线上发布会发言

  黄志勇表示,“2019年7月,华为发布了智简全光网战略,首次提出了携手上下游重新定义光产业的愿景,并发布了华为OptiXtrans、OptiXaccess、OptiXstar'三束光'系列创新产品,以打造无处不在的光联接;今天,基于F5G的产业创新方向,华为进一步升级智简全光网战略,推出业界首个分布式智能全光接入网解决方案和Liquid OTN光传送解决方案,以端-管-局-云分布式智能和端到端网络硬切片为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企业带来触手可及的品质体验。”

  分布式智能全光接入网助力运营商从带宽经营到体验经营转型

  • ONT家庭终端侧,引入嵌入式AI(eAI)技术智能识别家庭业务类型,配合Wi-Fi 6切片技术,加速ONT从单频向双频、从Wi-Fi 5到Wi-Fi 6的演进,支持为在线教育、云VR、在线办公、在线娱乐等各类家庭业务的定向加速。
  • ODN光纤管道侧,支持光路的全程拓扑可视,实现ODN基础网从哑管道到可视可管。
  • OLT光接入局端侧,引入创新的边缘计算智能单板,实现对各类业务KPI指标的秒级智能分析;同时,OLT光接入平台支持上行网络硬切片,实现不同SLA等级业务的灵活随选,从而全面使能GPON向10G PON的演进。
  • 云端引入iMaster NCE网络智能管理控制平台,基于AI算法和大数据分析,实现全网质差用户识别。

  基于华为与国内运营商在分布式智能全光接入网的联合创新实践,该方案可以帮助运营商提升15%的家庭宽带ARPU值,支持高价值用户体验的100%可承诺,减少30%的网络故障上门率。

  Liquid OTN使能千行百业的高品质业务体验

  • 网络硬切片颗粒度达到2Mbit/s,支撑网络联接数提升百倍,在满足大企业品质联接的基础上,以更优的成本进一步惠及大量中小型企业的品质联接。
  • 无极变速,支持用户在不中断业务的情况下随时按需调整网络带宽。
  • 大幅简化网络传输层次,提供差异化分级时延,单站时延降低70%,有效确保金融等对时延敏感业务的定向需求。

  截至2019年底,华为已经帮助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泰国CAT等全球运营商建设了超过30张OTN品质专线网络。而Liquid OTN的推出不仅将加速OTN品质专线的广泛普及,同时还将夯实5G、家庭、企业/行业等各类业务的承载底座,加速全光网城市的普及,使能中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黄志勇最后表示,“我们认为分布式智能、Liquid OTN将是第五代固定宽带网络的核心技术,是推动光纤到户向光联万物演进的关键支点。面向未来,华为将携手上下游共同推动F5G产业的繁荣发展,将光联接带入每个房间、每个桌面、每个机器,打造无处不在的光联接,构建触手可及的品质体验。”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68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