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为什么你“知道”挺多,却“见识”很少

摘要:为什么你“知道”挺多,却“见识”很少

  职场领袖

  知识,指的是对某个主题确信的认识,并且这些认识拥有潜在的能力,为特定目的而使用(引自Wikipedia)。通常知识具备三个特征,它是被验证过的(justified),正确的(true),而且是被人们相信的(believed),这也是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分标准。

(图片来源于网络)

  知与识

  我们通常把知识讲得很笼统,其实“知识”是由“知”和“识”两个部分组成,知与识,是两个概念,“有知”不等于“有识”。我们许多人掌握的所谓知识其实不过是知趣点,仅是有趣而已,还构不成知识或是惰性知识,是碎片的,孤立的,零散的知识,听起来高大上,然而没什么实际用途,无法在现实中应用,是缺少活力的知识

  识是什么?识就是从知识中找到规律,之后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见解、洞察和认知,能找到机会和解决方案。博学的人不一定有见识,有些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谈话中无论讲到什么话题他们总可以提出一些事实和数字,可他们的见解总令人气短。有些人对历史上的日期和人物了如指掌,可他们的态度和观点是完全错误的。他们有着广博的学问,可是缺乏见识或鉴赏力,他们的博学只是塞满一些事实或见闻而已。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知到识

  光有知识点还不够,还需要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只有当把你大脑中那些散乱的知识点勾连起来,构成完整的体系才构成知识本身。过去讲书本知识,现在更多是网络知识,这些都是唾手可及,但是为什么面对同样的知识环境,每个人的知识水平不同呢?因为这些都是外在知识,只有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搬到自己的脑子里才有用。因此千万不要说网络上什么都有这种话了,网络上有没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大脑里有没有,能不能灵活地为你所用。

  有了体系还不够,还需要形成洞察变成识或认知。只要将它们拓展开来就可以成为活知识,成为你的智慧和能力。我们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思维体系,在大脑中,通过神经元将不同的点串联起来,就会有新的认识,即从知到识。这个体系至少应该包括观察、分析、判断、行动、矫正和反馈等,构成一个积极的知识循环,做到有知有识。

  面对同样的知识,人们会有不同的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认知水平的差异。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决定了人的高度,人和人最大的差别是认知的差别。

  "当年齐白石告诉一个卖白菜的说我给你画一颗白菜,你把这车白菜卖给我,答案是否定的,认知使然。"

  由于知识的易得性,单纯拥有知识的价值变得越来越小。单纯的拥有知识,在知道,了解的层面没有多大价值,而发挥价值需要经过从知到识的过程。这就好比吃了很多却营养缺乏,读书很多却没啥文化。读书只停留在读的层面,只去追求看了多少书,花了多少时间,到头来不见得有多少认知水平的提高。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死记硬背不是真学问,不是真正的受过教育,只是一本字典或一个存量大点的移动硬盘,在当今信息化年代越发不值钱。

  知行合一

  许多人停留在知的层面,不能形成识,更不能变成行动。因此总觉得知识无用。如何做一个有识之士?

  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把外部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遇到问题能快速动用自己的知识体系,抓住要点,形成洞察,把死知识变成活知识;

  知行合一,抓住机会解决问题,不仅能看到问题的本质,更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真正的智慧是靠“识”而非靠“知”。从知到识,从识到行是一个升华的过程,领悟的过程。即思考和实践,透过经验进而了解某件事情;只有完成了整个过程,才算是有了“知识”。

  毛主席讲过:“读书是学习,实践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书到用时方恨少就是自己的知识不足以去解决自己所面对的问题。一个人不能将知识与解决问题联系起来,就不能转化为经验。反过来,经验的东西总结出来被人接受,验证就是知识可见知识和经验之间要连接一个使用,要解决问题,不然就是死知识,没有多大用。

  要用所学的知识去看未来,解决未来的问题,而非仅总结过去。利用知识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能力。真正的认知必须知行合一。不行动的认知是伪认知。坐而论道没有意义。很多人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现今社会,你不行动,一定有人行动,结果白白把机会浪费掉。看准的事情一定要干。立即行动,在行动中形成新的认知。从认知到实践,再到认知,螺旋式上升。

内容来自:领英—职场领袖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17/06/13/20170613065117201800.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知识
文章标题:为什么你“知道”挺多,却“见识”很少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68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