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通才和专才谁更强?前者比后者Offer更多奖金更多

摘要:Merluzzi预测,通才将会继续拥有优势,“因为他们更特殊,有更多元的技能,可以适应不同的工作场景,且更有可能成为领导者”。

  假设你是一家投行HR,你面前有两位前来应聘的面试者,他们的学历都无可挑剔——名校顶级MBA毕业生,都致力于投身金融业——但不同之处在于,第一位面试者在读MBA之前是从事广告行业的,然后在咨询公司实习过;第二位在读MBA之前就在投行工作,在读书期间也在投行实习。

  所以你是会选择第一位还是第二位?

  美国杜兰大学副教授Jennifer Merluzzi认为第一位面试者代表通才(generalist),第二位面试者代表专才(specialist)。她和哥伦比亚商学院教授Damon Philips的一项联合研究发现,HR们更愿意给通才工作机会。

  两位教授研究了2008至2009年间将近400名从美国顶级MBA项目毕业且进入投行工作的员工档案,调查了他们的学校成绩、进入商学院前后的工作经历、年龄、国籍、族裔和性别,有了如下发现:有丰富多样的工作背景的人比专注于投行的人能获得更多的工作offer,不仅如此,他们还比后者多拿36%的奖金——最高奖金差距达到4.8万美元。

  Merluzzi指出,过去5到10年间社会上一直强调成为专才的重要性,然而这项研究表明“专才的优势可能是夸大其词”。

  专才为何不受欢迎了?Merluzzi在接受《哈佛商业评论》的采访时表示,当你已经有了顶级MBA毕业生的光环后,再表现出专业的一致性就不再是一种优势了:

  “现在非常强调让MBA学生找准一个领域深耕下去,比如说做金融,或者做市场营销。这导致的结果是,就业市场上有了很多有类似背景的人。当专业性成了硬通货,你在求职时就少了议价能力,因为你轻易能够被取代。而且,当公司习惯于招聘和你类似的人时,他们更容易在把你和其他有丰富背景成就的人比较时计算出你的价值。”

  Merluzzi发现,最有经验的招聘经理如今也更喜欢有各种不同技能的人才,“有很多不同成就的人比只做同一件事情、不懂得充分利用MBA项目的人更好”。

  这项研究从侧面证实了为什么如今商学院和科技公司都开始青睐原本不受待见的文科生。哈佛商学院、斯坦福商学院和中欧商学院纷纷表示文科生很重要,哈佛商学院招生办主任Dee Leopold认为文科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够为商学院带来特殊价值。而在程序员扎堆的科技公司,越来越多的文科生在此通过对人性的深入理解和高超的沟通技巧成为企业和普通大众的纽带。

  Merluzzi预测,通才将会继续拥有优势,“因为他们更特殊,有更多元的技能,可以适应不同的工作场景,且更有可能成为领导者”。

内容来自:网络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17/03/31/20170331020858855000.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通才
文章标题:通才和专才谁更强?前者比后者Offer更多奖金更多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88   debison

相关新闻

暂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