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讯 从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并成立贝尔电话公司开始,通信业已经走过了140个年头。在这140年里每次技术升级都会给行业带来巨大的变化,现在这样的时刻再次出现,为了适应网络流量的爆炸式增长,探索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新高地,运营商的网络再次到了变革的边缘。
继WDM传送技术大规模部署100G之后,400G、1T等超100G技术成为行业的热点。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唐雄燕在2016OPTiNET论坛上表示,中国联通2014年开启了100G的大规模建设,目前已经成为干线传输的主流,并逐步向本地网扩张。
对于超100G,唐雄燕认为,光缆网络建设周期和寿命都很长,投资巨大需要格外谨慎。短期内100G仍将是主流,超100G新型光纤的引入,还需要吸取以往新型光纤引入的经验教训尽可能充分论证。目前,中国联通在山东和新疆的400G试点即将建设完毕,后续将对传输性能和环境适应性进行更深层次的现网试点。
400G部署挑战
虽然超100G被广泛讨论,但是在具体部署中仍然存在很大挑战。
唐雄燕指出,在100G及超100G时代,CD /PMD不再是主要限制因素,非线性效应和光纤衰减成为系统传输性能主要因素。如何在香农极限的限制下,平衡频谱效率、传输距离和系统容量,以及成本,是400G应用部署的关键问题。
提升设备性能、新型光放技术和新型光纤光缆是提升频谱效率、传输距离和系统容量的主要手段。
对于400G传输技术,采用ROADM组网模式需要更长无电中继距离以及大衰减光放段对传输能力带来较大影响,中国联通对传输距离提出干线应用需要满足长途1000公里甚至2000公里标准跨段传输能力,本地应用也需要600公里标准跨段传输能力。
开启现网试点
唐雄燕表示,新技术新产品的引用,运营商需要充分的论证。对于400G现网试点,中国联通设置了详细的流程。
从着色光纤、光纤套塑、缆芯绞合、光纤护套、光缆出厂、光缆运输、敷设接续、400G测试、长期监测每个环节都进行相关测试,并在着色光纤伊始进行入场测试、光缆出厂验收测试机械性能和环境性能测试。
唐雄燕介绍,中国联通分别在新疆和山东建设了两条400G光缆。其中新疆是从哈密到巴里坤长140公里,山东是从济南到青岛长420公里。目前这两条光缆建设均已初步完成,并在本月内完成验收。
哈密到巴里坤段将转入长期自动监测阶段,利用光缆自动检测系统 收集工作环境变化下的光纤性能变化数据。济南到青岛段三季度将开展400G现网测试。
从走出实验室到产品性能验证,再到现网测试,超100G技术正在缓缓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