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讯 过去一年,4G技术的全面应用、ICT产业融合和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使得电信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市场格局亦一变再变,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烽火通信”)依然以两位数的快速稳健增长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其营收也首次突破百亿元人民币大关。
2014年,烽火通信实现营业收入107.21亿元,较2013年的91.09亿元增长11.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0亿元,较2013年的5.19亿元增长4.06%;每股收益为0.56元,略高于上年的0.54元。
纵观整个电信基础设施制造业,从电报的发明者马可尼、移动通信的推动者摩托罗拉,到朗讯、西门子、北电,一家家巨头或退出或被并购,而烽火通信不仅成功生存下来,而且成为国内一流、全球知名的设备供应商。究其背后,离不开对技术与市场的深度洞悉、精准而有效的市场定位、围绕“客户中心”的技术创新与市场布局,以及极为关键的系统性的管理变革。
今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烽火通信也刚刚度过了由科研院所转制创立以来的15周岁。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中国制造2025”下,这家公司将迸发出怎样的活力创造出怎样的成绩,值得拭目以待。
“光通信专家”产业布局进展明显
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梓森就率先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制造出了中国第一根实用化光纤,中国第一套光通信系统设备同样诞生于此。
作为中国光通信的发源地,经过上市后近15年的发展,烽火通信已形成了以光通信产业为核心的产业格局,产业领域从较单一的光传输和光纤光缆,扩展到光传送系统、光纤线缆、宽带接入系统、业务与终端系统、光配线系统、数据通信、系统集成、应用软件等多个领域,成为唯一同时覆盖光通信网络设备、光纤光缆、ODN三大战略领域的电信基础设施供应商。截至2014年底,烽火通信总资产达到154.33亿元,较2013年的143.58亿元增长7.48%。
2014年,烽火通信遵循“光通信专家”的战略定位,坚持谋变图强、增量发展,围绕“优化布局”的年度主题,在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方面取得新的成果。在OVUM等权威调研机构公布的最新排名中,烽火通信在各光通信领域的地位都较往年有明显提升,其中光传输产品收入排名全球第六、PON产品收入排名全球第四、光缆综合实力亦处于全球顶尖水平。
国内市场上,烽火通信抓住国内运营商4G建设机会,突破新市场、挖掘老市场,主流产品国内市场份额稳中有升;集采项目和省内项目运作取得长足进步;在国内三大运营商服务后评估中,各产品均名列前茅,得到高度广泛认可。报告期内,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55亿元,较上年增长5.53%。
国际市场上,烽火通信加快国际主流运营商布局的步伐,加强了直接客户关系管理,形成网络产品快速增长、线缆产品强势不减、ODN产品总包领先、终端产品局部突破、综合代维规模应用的市场拓展格局。其主流产品在西班牙电信、德国电信、沃达丰等高端市场规模有所扩大,在部分区域保持最大份额,并实现局部市场的重大突破。报告期内,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31亿元,较上年大幅增长95.21%,逐渐成为继华为、中兴之后中国电信基础设施行业的又一张名片。
与此同时,烽火通信继续加大信息化大市场的拓展力度,市场布局成果进一步巩固,品牌形象有所提升。过去一年中实现了全系列产品在电力、广电和铁路等市场的规模商用;集成业务进一步加大省外市场布局,轨道通信业务成长为国内第一品牌;政企信息化市场稳步推进,自主开发产品获得规模应用;网络安全业务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据C114了解,烽火通信的目标是成为主流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使信息化市场收入在烽火总体收入中“三分天下有其一”。
创新驱动产品和技术布局持续优化
作为民族光通信的领导者,烽火通信坚持自主研发创新,每年都将销售收入的10%以上投入研发以保证研发项目的持续投入以充实产品储备,培育长期竞争力。报告期内,研发支出达11.76亿元,较上年增长17.35%,占当年营业收入10.97%。
从各系列产品维度表现可以看到,如年报所称,烽火通信“将产品布局和技术布局紧密结合起来,加快产品和技术开发平台建设,努力提升创新驱动在布局优化中的作用”。
烽火通信网络产品在国内运营商市场竞争力稳步提升、在国际市场合同额同比翻番,形成多个区域的稳定收入来源。100G OTN在运营商市场集采和测试中均取得较好的技术排名,同时承建多省非运营商市场的国干和省干工程;IP RAN强化了主流供应商地位;PON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XG-PON规模商用。率先发布SDN整体解决方案;部署全球首个跨城域SPTN网络;400G现网测试表现优异。
其线缆产品成长为中国出口第一品牌,产品范围更广,具备线缆全系列解决方案提供能力;占据国内技术制高点,具备与国外领先厂家相竞争的实力;高速拉丝装备和技术开发步入国际领先水平;面向400G的超低损耗光纤预研稳步推进;面向海外不同主流运营商的产品定制开发成效显着。
其终端产品借助社会化、电商销售的商业模式,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40%,再创历史新高,在网应用设备突破一千万台。LTE模块、OTT融合预研进展顺利;基于IPTV CDN、OTT TV的互联网电视业务平台进一步完善,并形成从平台到终端的多媒体业务总体解决方案。
其光配线产品保持翻番的发展态势,整体解决方案能力进一步提升。海外总包项目形成全面而灵活的商业模式;主导推进的河南联通光改和驻地网模式获得集团认可;智能ODN开始规模商用。聚焦优化产品解决方案,明确了总包类、器件箱体类、机柜产品类以及智能ODN类四个主要产品线方向。
烽火通信的行业高端路由器、高端交换机产品通过国家电网集采测试,支撑多批次集采排名第一;接入网新产品实现广电市场的试点应用,定制化接入产品在产品线合同额占比过半;PON+EOC解决方案在海外市场大规模应用。集成业务初步构建了具有烽火特色的党政国产信息化解决方案;基于LTE的第二代车地无线系统通过国际权威测试。在有效支撑主业运营的基础上,其服务产品协同发展。驻地网多种商业模式增强总体竞争力,网络优化、综合代维等产品也促进了该公司主营产品再销售。
此外,烽火通信积极探索适应互联网时代特点的新业务模式,启动和强化在数据中心、云计算、智慧城市和海洋通信等方面的布局。
统筹谋划 狠抓产能交付
年报显示,为提升交付质量与及时性,烽火通信在过去一年中狠抓产能布局,围绕“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方针,统筹自有及合作伙伴的产能,确保产品的按时保质交付。
在烽火通信四大产品板块中,系统设备产出量较2013年提升50%;线缆产能实现了年产3000万芯公里的跨越;宽带终端出货量同比增长50%;光配线产品在国内运营商市场交付业绩名列前茅,仅光分路器在2014年最后两个月的交付量就超过2013年全年。
C114自烽火通信处获悉,为掌控产能,其网络产出线强化ODM/OEM供应商管控,通过优化生产制程、严格执行供应商绩效评估等举措,ODM/OEM产品发货量同比增加75%;线缆产出线面向海内外市场,布局光棒、光纤和室内外光缆的再度扩产,已基本具备冲刺50亿规模的生产能力;业务与终端产出线紧抓产业链上下游的协作整合,推动市场到供应的有机联动,实现单月峰值出货量翻番;光配线系统产出线着重提前布局,成为影响光分路器、光交等关键产品产能的主导力量。
在提前谋划的同时,烽火通信还加强了总包项目管理相关制度建设,提炼出总包项目核心能力;国际销售平台完成第一期PTC搭建,打通从合同到回款的端到端流程;制造平台全面实施制造执行管理系统,提升了交付运作的整体效率。
增量导向 管理变革持续深化
以内部变革释放增长动力已经成为烽火通信的一大成功要素。1999-2009年间,烽火通信共计进行了5次改革,推动它从事业单位体制的科研院所真正转型为一家现代化的高科技企业。
2011年8月,烽火通信在践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启动了“基于组织绩效提升的管理变革”,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涉及市场营销体系、产品开发体系、战略绩效管理体系、企业文化和干部体系建设的全面系统再造。
年报称,随着推动系统变革走向深入,烽火通信在2014年着力优化增量机制,推动开放式预核算体系逐步下沉,释放基层单元增量活力。
烽火通信方面介绍称,其网络产出线贯彻“产品线‘打仗’,资源部门‘养兵’”的思路,以经营为资源配置的关键因素,通过开放式利润空间联动机制,推动资源主动向产出配置,提升了响应客户需求的速度。
其他产出单元贯彻执行开放式预核算体系,完善机构及职能设置,加强矩阵式管理,逐步推动资源下沉,在体制上促进产品线高速发展。
国内销售平台在省办层面推行预算下沉和资源下沉,拟订了针对省办的开放式预核算原则,实现资源配置直接与利润空间挂钩;同时在政策上牵引省办进行新市场新产品的长期布局工作。国际销售平台将客户群作为最小经营单元,将“存量打折,增量翻番”的思路下沉到这些经营单元,力求做到收入可预期。行业网销售平台开放式预核算初次尝试下沉到六大网络线。
通过考核、预核算等制度,增量文化落实到基层作战单元和直管干部,既追求组织业绩的“合奏明”,也突出个人贡献的“独奏亮”,增强了增量文化对于关键岗位的渗透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