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讯 “光电做1年,抵得上纺织做10年!”浙江绍兴商人倪小永曾经踌躇满志地说出这样的话。而如今,曾经作为“转型升级”明星企业主的他已经身陷囹圄。
据当地有关部门处获悉,绍兴飞泰光电公司法人代表倪小永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于8月23日被绍兴市越城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绍兴市袍江公安分局已执行逮捕。
轨迹:卖布起家毅然转型新兴产业
此前,上到中央、下到地方的新闻媒体中,绍兴飞泰光电是当地经济转型升级的样本。拥有亚洲最大纺织品市场“中国轻纺城”的绍兴,是纺织大市。倪小永曾在媒体上表示,自己1996年开始卖布,利润曾经高达100%,而现在却不足5%,因此坚定决心,走入新兴产业。
2009年落户于绍兴袍江经济开发区的绍兴飞泰光电公司,总投资3.63亿元,是浙江省唯一一家生产光模块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集研发、生产、销售光器件产品于一体,产品广泛应用于“三网融合”、光纤到户、3G网络、智能电网等领域,先后成为烽火科技、阿尔卡特、中兴、华为等IT巨头的供应商。
在某IT企业工作的硬件工程师马遥透露,机房里的交换机就有光模块,用来将光纤中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它可谓用途广泛。
据袍江开发区的统计,绍兴飞泰光电201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3亿元,今年前7个月实现业务收入2.58亿元。而有消息称,企业在停产前已经接到了8月份的订单。
端倪:被捕背后隐现17亿元非法集资额
但是,倪小永的企业还是没有能熬过“浙江史上最热的夏天”。记者从绍兴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杭州市公安局分别获悉:7月11日,倪小永与外界失去联系,随后根据群众举报,袍江公安分局对他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立案侦查。
7月19日,杭州警方将犯罪嫌疑人倪小永抓获,并于30日将他随案移交给绍兴警方。7月21日,绍兴飞泰光电停产,8月9日,袍江开发区和绍兴市劳动部门为全部263名职工发放了基本工资并解除劳动合同。百度百科上的相关词条应景地增加了“老板跑路”的内容,还有公司员工在认证微博上提到了“澳门赌博”。
倪小永在绍兴县等地拥有包括绍兴县沁高纺织品有限公司等在内的多家企业。而有知情人士透露,时至今日,他仍然希望绍兴飞泰光电能起死回生。不过,如今的他已经不再以转型升级的“明星企业家”著称,有媒体已经将案件与吴英案相提并论,表示倪小永在家乡17亿元的非法集资金额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时还透露案件涉及当地12家银行。
对此,当地有关部门并没有透露更详细的案情,只是表示此案正在进一步侦查中,而企业也已经停电停水,由当地的保安公司派员24小时保护资产安全,下一步将依法予以处置。但是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罪名中,公众也可以一窥端倪,而通过此前的一些新闻报道,我们也可以看到,绍兴飞泰光电是多家银行在当地的服务对象.
解读:企业转型谨防民间融资“陷阱”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程惠芳教授认为,不能将绍兴飞泰光电轰然倒下,视作普遍的情况,但是民营企业如何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转型仍然面临着很大的风险,需要人才支撑、需求支撑和融资支撑。“我跟踪、观察过许多企业,大多数企业都知道要转型升级,也有转型升级的动力,但是转型之后市场需求没有起来,也需要时间建立营销网络,这段时间很容易就会陷入经营困难的陷阱。”
而一旦进入这样的“陷阱”之后,企业家又不甘心之前的转型投入打水漂,就会继续投入,而民间融资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投入来源。“他们觉得也许熬过一年、两年甚至三年,可能就能熬出头,但是像浙江制造业百强、服务业百强和综合百强企业,他们的盈利水平都只有3-5%,如何能承担高息的民间融资呢?所以,许多企业可能熬到第二年就熬不下去了。”
浙江省发展与改革研究所所长卓勇良则分析说,即使媒体透露的非法集资金额属实,如此大的资金规模与他的主业也没有太大的关系,很可能花在别的用途上了。“但是企业界也应该吸取教训,在转型的时候不能贪多冒进。在改革开放初期,企业是凭着敢想敢干赚钱,现在则要有足够的智慧。”
对此,程惠芳同样认为,许多民营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确实不重视可行性研究,企业家本身经验不足,盲目投资。“往往是吃饭时听说某个行业好,或者看新闻上说某个行业好,就马上转向,没有市场调研和前期研究,只是凭自己的感觉。”
公众对于“吴英案”的关注,以及2012年启动的温州金改,似乎给一些人以民营企业融资环境改善的感觉。对此,程惠芳认为,希望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很快好起来过于理想化,银行同样是有风险管控的企业,不能只贷款不收回,因此不能完全寄希望于银行,而唯一可行的办法是深化金融改革,实现利率市场化,然后发展民营银行,“到时候风险大的行业,利率仍然会上浮,但是‘中利贷’总比‘高利贷’的融资成本低,正规银行借贷总比民间借贷风险低。而利率市场化事关全国,不是一个实验区能够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