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40岁以后应每年查骨密度

摘要: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的骨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流失,甚至患上骨质疏松症,一旦发生骨折,会给生活带来很多额外的负担。专家认为,40岁以后应每年都去检查骨密度,检测自己的骨质状况。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的骨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流失,甚至患上骨质疏松症,一旦发生骨折,会给生活带来很多额外的负担。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为此,我们请来广东省人民医院骨质疏松防治中心的吴文主任为读者答疑解惑———

  Q 导致骨质疏松症的病因是什么?这个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是不是很普遍?

  A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中老年期常见的骨骼系统疾病。其中女性较男性更易得骨质疏松,其数量大约是男性的3倍。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静悄悄的疾病”, 50%的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背痛、身高缩短、驼背等症状易被中老年人视作为身体老化应有的常态而被忽略,殊不知这时身体就已敲响了骨质疏松的警钟。

  骨质疏松症的实质是因骨量低下(即骨密度减少)而引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中的网状结构逐渐稀疏。骨骼就像一根被白蚁侵蚀的横梁,从外表看,依然是正常的木头,但里面早已被蛀空,坚固不再。此时只要稍不留神,脆弱的骨骼就会发生骨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因此,为了防患于未然,中老年人应将骨骼健康纳入到体检项目中,定期到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测,通常一年一次为宜。

  Q 在确诊骨质疏松症后,是否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习惯进行控制,有效防止疾病进展呢?

  A 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进行骨质疏松症的预防。钙和维生素D都是骨骼健康的基础补充剂,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量摄入。一方面,多吃奶制品、豆制品和绿色蔬菜等有效补充钙质;另一方面,多晒太阳,提升体内维生素D的转化,促进钙吸收。此外,戒掉嗜烟酗酒等不良习惯也对预防骨质疏松有帮助。但调节生活方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骨质疏松,一旦被确诊为骨质疏松症,患者还是应及时去正规的医院接受抗骨松的专业药物治疗,有效阻止疾病进展。

  Q 目前骨质疏松症有哪些有效的治疗手段呢?

  A 抗骨质疏松药物和维生素D是全球各大骨质疏松诊疗指南一致推荐的黄金组合。一方面,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维持正常骨的形成;另一方面,抗骨松药物有效抑制了破骨细胞的活性,降低骨质的流失。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至少坚持服药一年,一年以后再根据情况而定。一般患者需要服药三年;如果患者有骨折史的,需要三到五年。对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要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我们推荐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测,尽量选择比较正规和权威的,例如骨质疏松治疗基地。
 

内容来自:羊城晚报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12/10/23/20121023010158198721.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40岁|骨密度
文章标题:40岁以后应每年查骨密度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88   debison

相关新闻

暂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