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光纤光缆行业:全球现状及展望

摘要:全球光纤光缆市场近年以来几乎在世界各地都经历了强劲的增长,部分原因是由于最近推出的可以降低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的新型光纤产品。与此同时,光纤光缆产业也面临着挑战。
        全球光纤光缆市场近年以来几乎在世界各地都经历了强劲的增长,部分原因是由于最近推出的可以降低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的新型光纤产品。与此同时,光纤光缆产业也面临着挑战。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析市场对光纤的需求,包括2012年市场需求的关键驱动力和市场前景,行业趋势对光纤光缆市场的影响,以及自2008年以来已经成为世界上光纤需求量最大的中国市场。

  光纤市场需求回顾与2012市场前景

  随着中国市场的需求增加以及运营商对于接入网的投资,在过去的十年里,全球光纤市场销量增长超过250%。在短短几年里,中国已经成为在全球范围内最大的光纤市场。在2000年,中国占据了全球8%的光纤市场需求;到2009年上升至49%。2011年,中国已占据了全球47%的光纤市场;2011年中国市场全球市场所占比率的小幅下降是由于最近在其它地区接入网络的投资和发展中地区市场需求的增长。

  接入网(Fiber-to-the-x或FTTx)的普遍建设和新的服务项目如云计算和无线宽带进一步刺激了带宽的增长。光纤将继续取代着铜缆并且更接近终端用户。在2011年一年之内,光纤部署的累积长度超过了从地球到太阳五个来回的距离。

  2012年,受到在北美(宽带)、新兴地区(基础设施)和中国的影响,全球市场的增长率预计将增加约10%。中国市场至少会保持稳定,与2011年相比或许还会有所增长,这主要受益于中国电信运营商三巨头对光纤到户(FTTH),2G/3G/无线局域网,和4G试点项目的投资拉动。

  光纤光缆行业趋势

  从历史上看,光纤市场价格与产能利用率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光纤价格的大幅下降时期主要是由于产能过剩。自2006年以来,光纤产业有效地利用了产能,因此我们已经观察到市场价格基本趋于稳定。相对而言,十年前的价格大幅下跌的时期,产能利用率也显著低于当前的水平。2012年的市场价格压力预期较低,因为我们相信2012年由于强劲的市场需求,全球产能利用率将再次回归到高水平。

在过去的几年中,光纤生产商的原材料成本不断增加,我们预期这种趋势将继续下去。光纤制造商似乎不愿再降低价格,因此被迫取采用其他方式来削减整体成本。

  对于光缆市场,光缆生产的主要成本包括原材料、燃料、运输和包装,每项成本都在上升。同时,2011年光纤供应受到了限制(很大程度上由于日本不幸的自然灾害),从而导致了在全球范围内相对稳定的价格环境。与此同时,运营商正在提高光缆规格要求,以确保网络的可靠性。可预期的结果是,电信运营商将面临光缆价格上升的压力,原因是光缆制造商既要保持的一定的利润空间,又要确保交付产品满足电信运营商更为严格的光缆规格要求。

 中国市场

  2012年持续增长

  2012年,中国对光纤光缆的需求有望保持稳定或增长。主要的需求来源于FTTx部署、2G/3G建设,4G/LTE网络部署的开始。

  光纤预制棒产能的影响

  中国国内光纤预制棒的制造能力预计在未来的几年中将超过中国的市场需求(假设光纤市场需求在2012年的水平未增长)。但是,我们预计在2012年与接下来的几年中,中国仍将继续进口相当数量的光纤预制棒。进口光纤预制棒价格在过去五年中持续上涨,由于全球市场供需紧张局面,目前正处于很高的价格水平。 

2011年,从光纤拉丝产能角度的来看,中国的光纤供应量已高于需求量。然而,考虑到客户需求的季节性因素,预制棒/光纤拉丝产能的量产时间,以及由于全球供应紧张而导致的较高预制棒进口成本,客户可能仍要面对光纤的供应紧张问题。同时,所有的光缆和光纤制造商将继续承受逐步上升的成本以及利润的压力。

  总结

  2011年,全世界光纤市场增长了大约17%。2012年的市场需求预计将增长10%至15%。平均行业产能利用率有望保持高水平,导致光纤现货售价趋于稳定或有可能上涨。尽管因为全球光纤供需紧张导致进口光纤预制棒价格处于较高水平,但为了满足中国当前光纤需求的历史高点,中国市场仍将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进口光纤预制棒。中国光纤市场供需情况从光纤拉丝能力的角度上而言可能将取得平衡。然而,我们相信由于需求的季节性影响,以及供应商产能量产时间因素,客户可能有时会面临供应紧张的局面。

内容来自:通信产业网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12/03/12/20120312004136753875.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光纤|光缆|FTTx
文章标题:光纤光缆行业:全球现状及展望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88   debison